在編教師,是春節時最讓人羡慕的職業。
從南大畢業後,我回到了湖北老家。經過三次筆試,一場壓迫感極强的面試,我終於落脚在這所省重點高中,做起了朝六晚十的班主任。
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日子也算是有滋有味。每天按時上下班,每個月有休假,薪水雖然不多,但是待遇和福利真的很好。
清晨六點的讀書聲琅琅,這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然而28歲的我,卻藏著一個自私而偏執的秘密。
為了班級的整體成績,我放弃了二十個中等生
在普通班,最受寵的有兩類學生,一類是成績最好的前10%,一類是成績最差的後10%。
特別是我們這樣的省重點,高一時,很多學生就通過物理競賽,獲得了C9的優待資格;還有幾個厲害的孩子,直接通過高二自主招生保送了中科大。
比如我班裡那幾比特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學霸,每個都有自己的日程,平時在學校根本看不到他們。
說實話,這群孩子的成績我根本不用擔心,也輪不到我擔心。
至於班裡後面那幾名同學,因為身在省重點,所以下限也很高。我們學校去年高考最後一名,都能讀個湖北工程這種有特色好就業的二本。
我非常喜歡教這樣的孩子。這類孩子很好提升,只要稍作努力,就可以把數學英語的分數提高很多,總分從450提高到一本線以上。
而我最不願意帶的,就是一些中等生。
平心而論,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提高分數,將來最差上個一本A段,好一點能够上211985;有時候班裡成績差,特別是遇到大考,不僅孩子們難過,我更難過。
但即使是省重點,想讓每個人都提升成績,也真的太難了。大多數孩子高一下學期的排名,基本就是高考的最終水准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最慘的就是中等生。
除非自己突然開竅或者發揮超常,否則既考不上最頂尖的大學,也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
更致命的是,很多中等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慣性”——
他們既不願意捨棄已經使用三四年,五六年已經成熟的學習方法,又迫切想“破圈”提高自己的成績,趁著一輪複習瘋狂逆襲一鳴驚人;
這不是件難事,但對於很多中等生來說,他們好像已經喪失了改變自己的勇氣。我在他們身上能看到想法,卻鮮見動力。
甘願做沉默者的,往往也對學習缺乏拼勁
上課時積極回應互動的,要麼是那些成績斐然的超級學霸,要麼就是成績不好,但是精力無限的“氣氛組”。
反而是成績中等,特別是班裡22-37名這個區間的孩子,通常最沉默,也最沒有存在感,相信很多家長都理解我說的這種現象。
作為數學老師,每次提問學生上黑板做題,輪到那幾個中等生時,都是我最頭疼的時刻——
站在黑板前,他們總是猶猶豫豫,遇到難題只會發呆,也不敢開口向我“求助”。
作為班主任,每次看見他們這樣,我真的很尷尬。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中等生明明最不甘心屈居於此,卻又總是沉默拒絕思考,好像打心眼裏認定自己註定永遠停在半山腰。
他們甘願呆在簡陋的“外層舒適圈”。
他們既不敢翹課不寫工作,不敢漏掉每一道大題,可又總是心存僥倖與懈怠,任由自己時不時偷懶,在半山腰站脚喘息。甘願做沉默者的,往往也對學習缺乏拼勁。
說實話,有那麼一段時間,考慮到班裡的整體成績,我是很想放弃他們的:
既然成績上不去下不來,自己又不思進取只會空想,那就隨便你們了。
但身為班主任,那份緊跟名譽而來的責任驅使我繼續思考下去:
中等生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即使最平庸的中等生,也可以擁有最靚麗的理想與驕傲
劉繼榮曾經在《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中討論過“中等生的快樂”。
他說,中等生也可以有靚麗的理想,而理想不僅决定了態度,更是一個上進的人應該有的依託。
沒有目標,缺乏規劃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中等生,帶著一份不上不下的學歷,卻發現自己無處容身,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請收起懶散,墮落,和那一點點安分守己的驕傲。
正如黃偉强所說的,“中等生之所以一直是中等生,是因為已經習慣了寥寥的掌聲。”
想要突破“中等成績陷阱”,就一定要拒絕間歇性躊躇滿志。
換句話說,中等生和學霸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對待“學與思”的態度。
“學而不思則罔”,總是躊躇滿志,筆記練習冊做了十多本,工作寫得滿滿當當,而每次放下筆時,卻從來不去問自己:“我到底收穫了什麼,我還能擁有什麼?”
有理想,才會有態度。
你需要一個真正的目標,能够讓你在深夜昏黃的燈光下,看著寫滿炭黑色筆跡的數學卷紙,仍然能滿是熱情地繼續耕耘——它可以是一場偉大的歷史戰役,可以是一場比賽,甚至可以16歲的你曾做過的那些最驕傲的事。
不要等到幾年之後,你上了一所不堪入目的三本:
坐在破爛的新生宿舍裏,你放下沉重的行李。
讓人昏昏欲睡的陽光穿過積灰的窗,你忽然想起多年前,你也曾擁有過一個偉大的目標。
然而那個目標,卻也只是讓你在它誕生的那一刻,閃過火花一般的熱情。
沒有目標和規劃的學習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不知不覺你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於是就習慣了一直做一名中等生。
中等生其實已經擁有了肯吃苦,會用功的的先決條件,已經領先了絕大多數人。
然後,你已經有了學習,模仿,甚至超越的對象。
你只需要對比著學霸和你的差距,發現自己的弱勢科目,再加以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好規劃,直到感覺自己煥然一新,對學習充滿赤子之心。
當然,影響90%中等生停滯不前的,還是源自性格與家庭環境的懶惰和不自律,這也是大多數家長最頭疼的事。
幫助中等生找到學習的意義和目標,是家長和老師非常重要的責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