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9篇(共257篇)原創文章
最近鴻星爾克因為5000萬物資捐贈河南,而引爆朋友圈。
二次引爆是因為直播間裏商品的物美價廉和總裁吳榮照一個勁地勸“別盲目買”,還專門設定了退貨包郵的運費險。
三次引爆是吳榮照在視頻中,解釋了捐贈內容和分批原因,建議大家理性消費,呼籲不要困擾同行,不要影響團結,強調正在埋頭創業、不要神話企業。
網友紛紛評估,吳總是實在人。
作為土生土長的福建人,我對福建企業或者福建人創辦的企業,多少帶著情感濾鏡。
但比較福建創始人(指的是公司總部在福建)和一線都市的創始人(指的是公司總部在一線都市),我很遺憾地發現:
福建創業項目的估值,都相對較低。
為了引起重視,請原諒我蹭一下鴻星爾克這家福建企業的熱點。
和大家聊聊,我常見的福建中早期創業者的三個特點:
第一,懂業務,不懂資本。
第二,看眼前,不看未來。
第三,具實幹,不具野心。
最後談談破局之法。
所有覺得自己企業估值過低,或者“不合理”地低於競爭對手的創始人,都歡迎一起探討。
01
懂業務,不懂資本
任正非說: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做決策。
創始人在業務第一線,對於早期項目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福建系創始人往往把商品市場視為戰場,卻忘了資本市場更是戰場。
許多創始人見到業務夥伴或者潛在客戶,滔滔不絕。
見到投資人,尤其是對這個行業瞭解不深的投資人,就惜字如金。
事實上,漂亮的訂單、大額的契约、高比例的續簽……這都是項目的優點,並不是說,跑業務沒有必要。
但如果忽視了資本的力量,可能在產品/服務上贏得了商機,卻在融資上輸給了對手。
擁有大額融資的對手,可以在市場中廣泛宣傳、搶奪人才、低價競爭、拿下標杆客戶……
而不重視融資的創業者,可能你一步一個腳印,沒有走錯,但卻走慢了。
投資玩的是規模經濟的邏輯。
在小而美的市場上,創始人測試了產品、驗證了方向。
此時是需要借助資本力量,快速佔領細分市場,成為頭部玩家,擁有局部壟斷效應。
或者,橫向快速推廣到相似市場,實現營收規模的增長。
尤其是當藍海市場切換到紅海市場的關鍵時間視窗,如果還埋頭做業務,而不抬頭看行業趨勢、看競爭格局,恐怕……
恐怕你不得不把市場讓給了你原本看不起或者看不到的對手。
02
看眼前,不看未來
投資,投的是未來。
福建系創始人經常和我說:我沒有那個誰誰誰會吹牛、會講故事,所以他估值高。
投資人不是聽故事的孩子,是看未來的成人。過去和現在的業績是重要,但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做得好,固然好,那也要說明未來如何好上加好。
過去做得不够好,也不意味著未來做不好,關鍵是你想怎麼做。
想得到、說得出,才有可能做得到。
想不到、說不出,如何讓人相信你能做到?
說句雞湯的話,投資,相信的就是“相信的力量”。
想想我黨如何讓人民相信新中國,相信“翻身農奴把歌唱”。
創始人讓投資人相信:這個行業有前途;自己帶領的團隊能為行業頭部。
這是需要創始人立足當下、展望未來,以終為始地去看自己的事業和行業。
不是在給投資人吹牛或者講故事,而是給投資人證明:那個未來,我能實現。
請參攷:《創業者如何給出高大上的BP和路演?讓你相信我的證明是正解》
03
具實幹,不具野心
福建創始人大多非常實幹。
但多半帶有落袋為安、小富即安的心態。
福建系創業項目比較少巨額虧損,也不喜歡燒錢砸市場的思路。
市場策略可以調整,但戰畧一定要把握。
創業項目的戰畧,往往體現了創始人的野心。
美團的王興(龍岩人)到同鄉寧德時代曾毓群辦公室,看到牆上掛著一幅字:
賭性堅強。
福建閩南有首歌《愛拼才會贏》,傳唱大江南北。
但拼是實幹,賭是野心。
曾毓群認為:“光拼是不够的,那是體力活,賭才是腦力活。”
他也在很多場合說:“假如我們不是世界第一,我們沒有存在的價值。”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福建龍岩這樣並非人才、資金聚集的地區,能誕生新能源領域的國際龍頭企業?
但他敢想、敢說、敢做,讓相信他的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
投資人經常會問創始人一個問題:
你覺得所在行業5年(10年)以後的競爭格局會是怎樣?你會在行業中的什麼位置?為什麼?
建議福建系創始人不妨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04
破局之法
多和强人為伍,自信而不自負。
福建古為蠻夷地區,遠離政治、經濟中心。
這裡的人們面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不宜居環境,用拼搏實現了溫飽,用貿易走遍了世界。
但是,福建的企業,往往太過於埋頭做生意,而沒有抬頭看天下。
看看世界、全國各行業最優秀的人都在做什麼、怎麼做,而非在身邊的生意圈裏,享受充裕的現金流、追求短平快的賺錢管道。
我們不是要在眼前的生意上和人比誰强,而是要和强人學習、切磋、互補、聯合,在未來實現更强的事業。
一線都市的項目創始人,沉浸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集中區,耳濡目染、反覆運算更新。
稍微一不努力,隨時會掉隊,這種緊迫感催生了一線都市創始人的上進心和學習力。
福建創始人應該經常融入這樣的環境,至少在行業中贏得有話語權的一席之比特,在企業裏創造好學、爭先的氛圍。
圖源:小林漫畫
和强人為伍、實現競合,還能保持自己的觀點和節奏,就要求創始人充滿自信。
自信,是創始人傳遞自己的項目價值的最佳管道。
一個講話猶猶豫豫、聲音飄飄忽忽的創始人,無法傳遞信心給投資人。
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面對投資人時,只能是自欺欺人。
不要自負,强求投資人必須瞭解行業、相信自己。
一個經不起質疑、挑戰的創始人,是不值得投資的。
能把質疑你的人說服,能把挑戰你的人征服,這才是一個創始人的實力和魅力。
最後,公司估值的定價,具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一家公司的估值高一點或者低一點,取決於行業,取決於營收,取決於科技,取決於市場……
但最終,取決於創始人。
往期文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