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太平犬,莫做亂離人。”寧願做太平盛世的狗,都不願意當亂世的人,可想而知戰亂對於人民造成的傷害有多麼巨大啊。
現如今在世界上一些地區的人民,還沒有擺脫戰亂帶來的傷害,每天都要提心吊膽於是否會遭受到炮火轟擊。萬幸的是我們國家如今度過了戰亂的年代,迎來了太平盛世。
“亂世出英雄卻也出梟雄”。英雄是為了國民、社會可以捨棄自身的利益去成全、去犧牲的人。而梟雄卻是可以為了一己私利,置大局於不顧,置國民、社會於危險境地的人。
在民國軍閥林立,戰亂的時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但是卻也出生了一些,只顧自己一己之私的梟雄,如被人們稱作寧夏的土皇帝的馬鴻逵。
馬家的發家史
提到馬鴻逵,就不得不提起他的父親馬福祥。由於其父組織民兵協助清政府鎮壓河湟起義有功,被清政府看中納入麾下。之後在八國聯軍進攻京城之際,又協助慈禧與光緒皇帝西逃。
因為護駕有功,馬福祥甚得慈禧看中,在朝中如魚得水的他又借此結識了袁世凱。在袁世凱成功當上大總統後,馬福祥又是第一個站出來聯系各方承認共合體的人。
就這樣馬福祥成功當上了袁世凱的大將。志在實權的他本意不想去寧夏,可是在馬安良的排擠下,不得不赴寧夏走馬上任。沒想到這一次的被迫出走寧夏,卻成功為自己及兒子打造了一個堅固無比的大本營。
馬鴻逵出生於軍閥世家,尚武之風濃厚。18歲的時候進入甘肅陸軍學堂學習,在這期間,受到革命思想薰陶的他,加入了反清複明的同盟會。
進入軍隊靠著“賣主求榮”步步高升
可惜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最終在洩露後被清軍逮捕入獄。其父費盡千辛萬苦才將其“撈”出來。為了管教好這不成器的兒子,馬福祥將其送入了軍隊,任昭武軍教官。
袁世凱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制約各路軍閥,責令他們將令公子送入京城。
馬鴻逵就這麼被送到了袁世凱身邊擔當侍衛武官。雖然本意上是為了制約馬福祥,但是由於長期待在袁世凱身邊,眼界見識自然也漲了不少。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這時馮玉祥率眾加入革命軍,於1926年發動北伐戰爭,準備一舉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
馬鴻逵見狀果斷轉身投入了馮玉祥的麾下,一舉成為了第二集團第四軍的軍長。面對如此待遇,馬鴻逵卻絲毫未念及馮玉祥的知遇之恩。
1929年馮玉祥因軍隊編遣問題與蔣介石爆發衝突,雙發爆發了中原大戰。
在如此關鍵的戰事中,馬鴻逵突然叛變倒戈向蔣介石。他的倒戈大大削弱了馮玉祥軍隊的戰鬥力,最終導致馮玉祥敗北。
主政寧夏,大肆斂財
在取得勝利之後,馬鴻逵被安排赴寧夏就任。主政寧夏後,為了斂財,馬鴻逵私自印發了345萬元的紙幣,並且強制要求百姓用手中的舊幣折半換取。
1932年,馬鴻逵已被任命為寧夏省主席,可惜馬鴻逵認為寧夏地處偏僻,不願赴任,想要留在河南。可是由於有貽誤軍機的前例,蔣介石不允許其速速返回寧夏。
被迫返回寧夏的馬鴻逵,沒有自甘墮落,反而開始進一步掌控地方政權。由於寧夏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蔣介石對寧夏省管理自然也沒那麼嚴。
各政府委員、廳長、處長均由馬鴻逵任命,甚至於蔣介石親自任命的教育廳廳長,馬鴻逵也不放在眼中,一連趕走了五個,最終寧夏省盡皆掌握在了其手下。
當上了“土皇帝”的馬鴻逵,沒有想著如何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反而因為沒有了掣肘,行事作風開始愈加肆無忌憚了起來。
馬鴻逵曾經說過這麼一句並將其奉為信條:有兵就有權,有權就有錢。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斂財。現在有兵又有權,馬鴻逵就開始了他的斂財之路。
他開始多加賦稅,致使百姓們生活負擔加重,甚至不得不背井離鄉。他甚至還想到一個“絕妙”的點子,借助抗戰的名義要求群眾捐款,一旦群眾拒絕,就會被扣上賣國賊的帽子,將對方抄家。
有時看到年輕貌美的女子,馬鴻逵還會將其高價販賣到外地。只能說馬鴻逵為了斂財,連做人最基本的良知都沒有了。當地的百姓無不想生啖其肉,飲其血。
無處可去逃往美國
1949年,國民黨被革命军打得節節敗退,蔣介石已經早早地逃往了臺灣,早已無暇顧及遠在寧夏的馬鴻逵了。
新中國成立後,馬鴻逵自知在這片土地上已無他的容身之地,於是攜家帶子倉皇逃亡了臺灣。
逃到臺灣的他日子也並不好受,因為不曾出兵幫助友軍遭到馬步芳父子的指控,要他為西北敗局負責。
臺灣當局就對其進行了撤職查辦,自知在臺灣也活不下去的他,開始籌畫起了逃亡之路。他先謊稱妻子有病,需要送港治療,一段時間後又稱妻子已到彌留之際,所以請假一月去照顧。
得到准許的他馬上趕赴香港,緊接著就逃離國境,奔赴美國定居下來。當然身為財迷的他,在走之前已經將錢財都轉運過去了,據說加起來共有黃金7.5噸。
過慣了土皇帝生活的他,到了美國開始處處覺得不習慣,沒有屬下讓其隨意打罵,沒有那種高人一等的感覺。而且家庭也並不和睦,不通英語的幾個姨太,過得可謂是十分憋屈,整天在家中抱怨吵架。
此時的他已經到了高齡,對於這一切都無能為力了。當人老了之後回顧自己的一生,馬鴻逵可能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感到不齒。
於是某一天在大街上碰到一個中國人時,發出了提問:百姓恨我嗎?
壞事做盡的他,竟然還奢求得到國人的諒解,不得不說他也是太異想天開了。1970年馬鴻逵因病逝去,最終未能返回故鄉。他的一生結束了,但是他的所作所為都將被記載下來,永遭人們唾弃。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國家,但是對於一些品行低劣、壞事做盡的老人,我們不該有任何的容忍之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