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集項目合作、人才對接、交流研討於一體的招才引智盛會——
16名“兩院”院士、16名知名專家學者以及340餘名專家人才參會;全省8個市州、32家組織,成功對接443個,涉及產業發展、教育衛生、人才培養等12個方面,較去年增長42.9%……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青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正凝聚一切智慧,團結一切力量,一步一個腳印把奮鬥目標、美好藍圖和治青方略變為現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新時代的青海,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為的行動,營造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讓各類人才“近悅遠來”,共亯機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求賢若渴,
三江之源誠意足
去年,首届“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成功舉辦,為我省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人才動力。7月23日,今年第二届“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如約開啟、隆重開幕,開放的青海始終敞開溫暖的懷抱邀約天下英才。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出席,省委副書記、省長信長星致辭,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宇燕主持,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於叢樂出席,副省長楊志文發佈人才項目合作優惠政策。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振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陳發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作為引進人才代表致辭,海西州、省科技廳、青海師範大學負責同志作為用人單位代表發言。隨後,王建軍、信長星等領導見證簽約並巡看人才項目成果展。
信長星省長在致辭中表示,青海將實行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熱忱歡迎各方面專家人才參與新青海建設。我們一定努力營造尊重人才、支持創新的社會氛圍,讓各路人才各得其所,讓各路英豪在青海大展其長。
為了更好服務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青海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在深化落實《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若幹措施》《青海省“人才+項目”支持服務辦法(試行)》《關於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提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的若幹政策》等現行政策的基礎上,新出臺了《關於黨委書記人才項目責任制實施方案》和《“一事一議”支持高端人才實施辦法》,對具有戰畧意義的高端人才,在平臺建設、經費支持、子女入學、家屬安置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改變了以往政策規定對人才薪酬待遇、科研條件等事項的束縛,進一步推動政策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較好提升了政策支持高層次人才的精准度。西寧“555計畫”、海東“黃金谷地計畫”、海西“百人計畫”……人才政策紛紛出爐,各市州為了吸引人才更是鉚足了勁,下足了功夫。
“青海從人才培育引進、創新創業、激勵保障三個方面,發佈了30條重點支持政策,很實、很有含金量,對省外專家學者有著不小的吸引力。”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一項項真金白銀的政策,體現出了青海求賢若渴的滿滿誠意。青海具有獨特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加上特別重視人才工作,對國內外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
真心攬才,
不拘一格引人才
洽談會期間,“項目+人才+平臺”科技引才專場簽約、“院士專家在青海”座談會、高層次引進人才專場簽約、“青海大學鹽湖產業大型系列研究設施平臺建設”論證會、“京青專家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等活動,場場人氣滿滿。一場關於人才的盛會,讓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蔚然成風。
“院士專家在青海”座談會上,11比特“兩院”院士、40比特省內外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共聚一堂,圍繞“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推動青海高品質發展”主題,聚焦青海推動數字經濟、文旅產業轉型陞級,青海鹽湖股份鎂鋰鉀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青海光伏、風電、地熱發電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貢獻了許多管用的實招。
“項目+人才+平臺”科技引才專場簽約活動中,35名省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與我省相關組織成功簽約平臺項目5個、國內科技合作項目10個;組織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5名高層次人才,圍繞“‘項目+人才+平臺’科技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成效、强化科技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有效舉措、對科技人才工作的建議”進行了面對面訪談,肯定了科技引才聚才育才的成績,提出了務實舉措。
高層次引進人才專場簽約活動中,46名在我省組團式“校園引才”活動中簽訂意向協定的優秀應屆畢業生,與我省相關部門簽訂了聘用協議。成功簽約的應屆畢業生中,有回歸家鄉的遊子,也有外來紮根的學子,對於選擇青海,他們表示:“沃土可耕耘、未來可期許。”
青海大學鹽湖產業大型系列研究設施平臺建設方案論證會上,15比特“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就鹽湖產業大型系列研究設施平臺建設方案提出了寶貴意見,並圍繞建設“兩平臺一學院兩中心”重點建設內容出謀劃策,助力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
“京青專家服務活動”啟動儀式上,北京市委組織部與青海省委組織部按照洽談會開幕式上共同簽署的《深化拓展“京青專家服務活動”協議》,選派55名北京和省內專家赴各市州開展服務活動,力爭從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更廣範圍提升活動的實效性、針對性。
“人才項目洽談會是一場共話合作、暢敘未來的友情聚會,一系列活動的舉辦使人才項目洽談會成為學術與實踐、人才與項目、科技與資本深度對接的重要平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小明如此評估人才項目洽談會的强大輻射力。
英才彙聚,
助力高品質發展
“人才項目洽談,融洽是關鍵,只有融進去,才能談開來”。去年,首届人才項目洽談會成功對接人才項目310個,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660名。一年來,我省持續强化政策扶持、項目服務,不斷優化社會環境,以更加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開放高效的服務環境和親才愛才的創新創業環境,為廣大專家人才來青投資興業創造良好條件。
今年成功對接青海省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與碳中和先行先試戰畧研究、青海典型凍土區水文—生物地球化學監測與水源涵養和碳匯功能評估、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資料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等人才項目443個,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478名,較去年分別增長42.9%、224%……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說,在青海條銹病越夏菌源區進行綠色生態防控科技治理是他這麼多年一直關注的事情,借助人才項目洽談會,康振生的想法和青海大學一拍即合,康振生的團隊將聯合青海植物保護和小麥育種方面的優勢力量繼續開展科技攻關,進行青海小麥條鏽病菌源區綠色生態治理科技的研發和應用。
“青海省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開展碳中和先行先試是一場硬仗。非常榮幸,我們團隊能够參與到青海省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與碳中和先行先試戰畧研究中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表示,此次人才項目洽談會吸引全國廣大專家人才把發展的目光聚焦青海,把創新的資源投向青海,把科技成果轉化在青海,這對於青海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提升人才戰略性支撐作用,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人才項目洽談會平臺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將發揮科研科技優勢,加强與青海務實合作。”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表示,他的團隊將聯合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共同在青海高原地區開展“青海典型凍土區水文—生物地球化學監測與水源涵養和碳匯功能評估”研究工作。同時,在實施專案的過程中,還將積極承擔起為青海培養本地人才、建設本地團隊的責任,將通過科技創新合作,把更多的知識理念、科技方法留給服務地區,盡可能培養一批“永久牌”優秀本土人才,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科技隊伍。
由中國工程院康玉柱院士團隊牽頭實施的柴達木盆地古生界油氣資源調查項目,擬投資9000萬元,勘探柴達木盆地古生界油氣分布情况,落實油氣資源量,開展路線地質調查、鑽探樣品分析測試等工作。
海東市引進96個人才項目、130名高層次人才。“今年的人才項目洽談會,不論是人才層次還是簽約數量都遠超去年,海東市有幸參加此次洽談會,引進人才規模之大、層次之高、領域之廣,也是前所未有,我相信這些高層次人才的到來,必將為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創新活力、城鄉統籌新海東建設貢獻强大力量。”海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志忠說。
第21批來青博士服務團成員對接落實人才項目23個。“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行。雖然我們第21批援青博士服務團只在青工作服務一年,但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派出組織的發展理念優勢,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凝聚正能量、做出新貢獻。”第21批來青博士服務團副團長於炳飛說。
“高端、開放、務實”,大會期間與會嘉賓們頻頻用這幾個詞來評估第二届“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青海是精神高地、也是人才高地,更是人才嚮往之地”“青海能吸引人才,更能留住人才”……山至高處人為峰,海到盡頭天是岸。站在開創“十四五”良好開局和奮力實現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新起點上,青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奏著人才興業的强音,正以活力非凡、更加開放、充滿希望的嶄新姿態,彙聚各類人才在深入實施“五四戰畧”、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征程中,築夢三江之源。(張多均莫昌偉何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