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奮力譜寫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三農”新篇章。23日至24日,省委十二届九次全會在哈爾濱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審議通過《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决定》,在我省省直單位引發熱烈反響。
“全會的召開和《决定》的出臺,為我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砥礪前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建設現代化新龍江。
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農業,一直以來都是龍江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
全會提出,加快建成農業强省,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兆憲表示,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要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發揮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抓總和主力軍作用,主動認領任務,積極擔當作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抓好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不斷增強龍江農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發揮供銷社再生資源回收系統作用,加大農藥包裝物、農膜、食用菌菌袋等投入品廢棄物回收處理力度;發揮小康龍江平臺作用;强化供銷社為農服務功能,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針對《决定》中涉及供銷社的重點工作,省供銷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李德喜表示,將抓好貫徹落實,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服務方式,加强專項治理,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繫農民羣衆的橋樑紐帶,走出一條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龍江供銷特色的創新發展新路。
全會對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進行了系統部署。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表示,北大荒集團將著力提高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位化水准,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農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以“綠色智慧廚房”引領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和國家糧食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糧食精深加工,推動全產業鏈優化陞級,努力實現由“大糧倉”向“大廚房”的轉型。加快“三庫一中心”建設,著力打造糧食收儲、現代物流體系和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符合現代糧食物流市場體系的主體鏈、供應鏈。
推進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
鄉村建設,萬眾矚目。在“三農”工作重心從集中力量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後,建設什麼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成為必須回答的時代問題。
村莊規劃引領行動。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鄂忠齊說,省自然資源廳抓好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主要圍繞兩條主線。一是以高水准的村莊規劃引領保障鄉村高品質發展。科學合理優化空間佈局,劃定生態、生產、生活空間,針對農村人口轉移實際,劃定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邊境鞏固、搬遷撤並五種類型。按照“多規合一”要求,編制完成村莊規劃,科學指導編制技術規範,開展鄉村規劃師志願者下鄉,評選推薦優秀村莊規劃案例。二是創新舉措,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預留5%的新增建設用地規劃名額,建立規劃“留白”機制,實施點狀供地,釋放資源價值。科學規劃生態空間,開展植樹造林增匯和廢棄地生態修復,支持發展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做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如何通過鄉村建設行動,補齊鄉村建設短板?王兆憲說,要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原則,深入實施鄉村建設“五項行動”,持續改善鄉村面貌,建設一批美麗鄉村、善治鄉村、文明鄉村,打造龍江版的“富春山居圖”。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是基礎一環。王兆憲表示,要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推進“五大革命”,推動我省村莊清潔由“短期清髒”向“長期清潔”轉變,由“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
促進農民富裕富足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富裕富足,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名額。
“要按照全會要求,實施農民增收‘四項計畫’。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加快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穩住農民經營性收入這個‘大頭’。推進農民創業創新,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切實補齊農民工資性收入短板。深化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釋放改革紅利,新增農民財產性收入。”王兆憲說。
對於供銷合作社生產服務,李德喜表示,要加强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合作,因地制宜開展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等服務,積極探索聯耕聯種、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經營機制。發揮現有糧食倉儲設施規模和設備優勢,綜合共亯資源,搭建服務平臺,構建鄉村原糧“一站式”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原糧收儲、加工、銷售、資訊等系列化服務。
對於供銷服務,李德喜談到,要發揮供銷合作社聯結城鄉、銜接產銷的優勢,在鞏固提升傳統業務的基礎上,規劃佈局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充分挖掘農村市場潜力。創新流通管道,採用聯合發展、開放辦社、產權多元化等合作方式,加快改造、開發、優化現有供銷農產品經營網絡,形成產地市場、集散地市場和銷地市場有機聯結的農產品市場網絡。充分發揮各級供銷合作社電商平臺的帶動作用,將我省優質農產品與市場有效連接起來,打通“最後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實現農副產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記者薛立偉閆紫謙)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