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後裔:“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首詩團聚四川

内蒙古 61℃ 0
摘要:——《中國人史綱》。對於鐵木真的功績,世人眾說紛紜,有人稱鐵木真血腥暴力,但也有稱鐵木真英勇無比。與此同時,鐵木真的後人也只能分道揚鑣,逃亡各地。那麼,成吉思汗的後裔都到了哪裡呢?由於歷史的原因,成吉思汗後裔被迫改名換姓,但經過時間的發展,最終得以相認。

“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偉大地組織家暨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胸襟開闊,氣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度統禦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揮出高度的才能。”——《中國人史綱》

提起鐵木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中國歷史上,必定有屬於鐵木真的一篇。對於鐵木真的功績,世人眾說紛紜,有人稱鐵木真血腥暴力,但也有稱鐵木真英勇無比。但不管怎麼說,鐵木真橫掃天下,攻佔歐洲的所作所為,著實讓人欽佩。

不過,屬於鐵木真以及整個蒙古的高光時刻都是非常短暫的,在鐵木真和忽必烈建功立業以後,蒙古再無雄才大略之人。短短數十年,天下再次回到漢人手裡。與此同時,鐵木真的後人也只能分道揚鑣,逃亡各地。

那麼,成吉思汗的後裔都到了哪裡呢?還要從元朝的興起和覆滅開始說起。

一、席捲歐洲,開枝散葉

當時鐵木真統一蒙古,便不斷擴大自己的野心,在長期征戰的過程中,鐵木真不僅向內擴張,更向外擴張。當時中國境內的西夏、金,遼等國紛紛被滅,鐵木真的後人便分佈於這裡。

後來,鐵木真更是將蒙古鐵騎帶領歐洲,開啟橫掃歐洲的時代。據說,當年在西遼的契丹將領帶兵佔領高麗,而高麗人求助於成吉思汗。就這樣,高麗人引狼入室,將西遼平定,並且順便收了高麗。對於當時的成吉思汗而言,只有地盤才是他內心深處真正的追求。

等到1219年的時候,成吉思汗派商隊去進行友好交流,不過,當時的花喇子模國王卻對他的商隊進行屠殺。對此,成吉思汗血性男兒,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就這樣,成吉思汗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將這個國家給剿滅。

根據資料顯示,當初花喇子模國當控制的區域現在中亞,帕米爾等等廣大地區。也就是說,成吉思汗把領土擴展到了俄羅斯,烏克蘭還有東歐七國。換而言之,成吉思汗的後裔處在這些國家。或許,這也是成吉思汗在國外更受歡迎和推崇的原因。

準確的說,成吉思汗的子孫後代在這些地區不斷繁衍後代,他就像是播種子一樣撒在了整個歐亞大陸,孕育出現如今的蒙古民族及其後裔,就目前來看,成吉思汗的後代除了分佈在中國內蒙古以及其他省份之外,還有蒙古國、俄羅斯聯邦、阿富汗、西亞、印度等國家。

如今已經過去數百年,屬於成吉思汗的故事也都成為過去,但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已經開枝散葉,並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族”。或許,很多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但是他們卻不知道。

可以說,如今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後裔都是蒙古人的高光時刻,但是分佈在國內許多的成吉思汗後裔,卻又是元朝衰退的證明。

二、大勢已去,隱姓埋名

世人都知道,馬上打天下,卻無馬上治理天下的道理。由於元朝統治者一貫使用馬上治理天下的方法,使得元朝統治相對較短。加上元朝統治者南征北戰,樹敵太多,屬於他們的後世子孫,紛紛選擇隱姓埋名,化名漢姓存活。

然而,在成吉思汗後裔隱姓埋名的過程中,不得不提一個人物,他就是鐵木健,蒙古人中的另類人物。據悉,鐵木健在史書上記載很少,他的身份也囙此比較混亂,並且有的史料把他記載為成吉思汗的平輩兄弟,也有的把他記載為成吉思汗的重孫。

但是,不管怎麼說,可以肯定的是,鐵木健的血統和成吉思汗必然是親近之人。

作為血統純正的皇親貴族,鐵木健生活的時期,處於元朝末年。當時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昏庸無道,寵信奸佞,再加上苛捐雜稅,天灾頻繁,導致民怨沸騰,各地農民起義屢禁不止。可以說,當時元朝的統治陷入一片風雨飄搖之中,稍有風吹草動,元朝就會徹底崩盤。

隨著國內形勢的不斷嚴峻,以及各地起義軍紛紛崛起,鐵木健也感到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所以,鐵木健决定辭官回家,遠離朝堂之上的是非。就這樣,鐵木健離開元庭,帶著家人來到四川等地,只為躲避戰亂。

果不其然,就在鐵木健前往四川的時候,各地起義軍聯合起來,向元庭發起猛烈的攻擊。沒有多長時間,元庭名存實亡,而鐵木健也在憂慮之中離開人世。但在離世之前,鐵木健對自己的後人也有了合理的安排。

隨後,鐵木健的十個孩子商定將父親安葬之後,各自逃命,並將自己的蒙古姓氏改為漢姓“餘”。為了將來的子孫還能相認,他們决定留下一些暗號,由每家作詩一句,共十句,凑成一首詩,也算是他們的家族文化。

其實,當時鐵木健後人的做法,也是無可奈何的表現,倘若有一分奈何,他們也絕不會隱姓埋名。然而,這就是前朝皇族後裔的無奈。不過,由於十句詩的存在,這些成吉思汗的後裔並沒有斷絕聯系,600多年之後,他們憑藉著曾經留下的詩句再次相認。

三、物是人非,再次相認

曾經,因為戰亂不停,鐵木健以及他的後人生怕起義軍因他們的身份,而引來殺身之禍。所以,他們紛紛改名換姓,加入漢族隊伍中去。

並且,留下十句古詩“本是元朝宰相家,紅巾作亂入西涯。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頭插柳杈。是天還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十人識別歸何處,散時猶如浪卷沙。餘字更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作為之後相認的憑證。

或許當時的他們只是給自己留點念想,但不曾想到的是,多年以後,卻真的可以相認。

明朝建立以後,鐵木健的後人都已經成功改姓為餘,除了他們自己,曾經與自己有關的一切,便無人得知。即便到了清朝,他們也不敢向別人吐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在不知不覺中,鐵木健後人卻在不斷的壯大。

或許成吉思汗也想不到,在他死後,自己的後裔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改姓換名。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隱居在餘家灣的成吉思汗後裔才吐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據瞭解,餘家灣的村民,正是當年鐵木健長子的後代。

多年以來,他們都低調地生活在四川的這個小山村裏,但他們每一代都告誡子孫,一定不要忘記尋親,等到時機成熟,就可以同親人相見。

在600多年的時間洗禮中,屬於這群皇族後裔的光輝故事已經成為過去,然而,就是在這物是人非的情况下,這些改姓為餘的成吉思汗後裔,通過曾經的十句詩得以相認。

據說,當時在餘家灣牽頭之下,來自各地的成吉思汗後人趕到餘家灣,在成吉思汗的畫像前飲酒祭奠,並且感歎老天有眼。拋開民族問題和歷史問題不說,如此重大的盛會,的確足够振奮人心。

結語:

由於歷史的原因,成吉思汗後裔被迫改名換姓,但經過時間的發展,最終得以相認。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對此,我們只能感慨世事無常,造化弄人,但歸根結底地說,這也是最為美好的結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