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阿兵哥被遺忘,忍饑挨餓4年,見革命军大哭:終於有人換崗了

新疆 94℃ 0
摘要:《塞下曲》中寫道:“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戍衛邊疆,國之大任,猶如先鋒,敵軍來犯,首當其衝。環境惡劣,溫飽不足,身體不支,意識堅挺,負重前行。這個說法聽上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具體情況還需考證,當初南越確實有五十萬秦軍,至於北方就不得而知了。

《塞下曲》中寫道:“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戍衛邊疆,國之大任,猶如先鋒,敵軍來犯,首當其衝。環境惡劣,溫飽不足,身體不支,意識堅挺,負重前行。

去年,大家在網絡平臺上應該看過類似的視頻,其內容主要是說在秦末時期,當初被項羽打敗的秦軍只不過是臨時被組織的囚犯,在北部守衛長城的精銳和南部鎮守南越的部隊才是真正的秦軍,但他們為了國家邊疆的安全,儘管秦朝被滅亡也不能離開一步。這個說法聽上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具體情況還需考證,當初南越確實有五十萬秦軍,至於北方就不得而知了。

可畢竟那個時代相距我們現在已經很遠,很多歷史資料都已經遺失,沒辦法揭開歷史的真面目。不過,在我國近代,確實存在類似的故事,他們肩負保衛國家邊疆的重擔,以至於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都不知道。

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正是我國一處歷史久遠的哨所,叫做賽圖拉哨所,從清朝開始建立,一直到如今還在沿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當我們的革命军部隊來到賽圖拉時,才發現此處有一個班兵力的國民黨軍隊在鎮守,他們衣衫襤褸,已經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待了有四年之久。

那麼賽圖拉到底在哪裡呢?它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這個還需要從賽圖拉的歷史說起,它具體位於新疆皮山縣,最早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支點,從這裡可以直接通向印度,同時也是南北疆之間的一個戰畧要地,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拿到賽圖拉,進可取南疆,退可至印度。

不過,從漢朝到清朝末期之間,我國的綜合實力還比較强,是世界頂級強國。再加上外國人並不活躍,大都只是前來貿易經商,所以沒有必要在此建立哨所。但在清末,因為國家實力羸弱,被西方列强多次瓜分,像新疆、西藏這些地方早已被列强盯上,時至今日想要破壞我們國家領土完整的賊心還不死。

所以,最早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左宗棠收復南疆後,意識到必須新疆地區建立一系列哨所,隨時保衛邊疆安全,而賽圖拉哨所便是南北哨所的大本營。但大家也都知道,新疆本來就地域廣闊,賽圖拉所處的位置比較偏僻,相距最近的縣城都有四百多公里。

可想而知,在那裡建立哨所以及保持後續正常運行有多麼困難。當初,左宗棠深知這個道理,特意派遣了一百多人帶著充足的食物和水前往,才建立起了賽圖拉哨所,在那個時候,它還是我國最西邊的防禦大本營,任務艱巨。一直到1928年民國政府在這裡成立邊卡隊,守衛人數逐漸由100人增至200人。而在1937年到1942年,這裡守衛部隊最高增至一個團。

不過,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到在那裡生活的艱難,沒有充足的資源,四周也很少可以看到居民,士兵們每天只能望著雪山,抱在一起取暖,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决。據瞭解,當時鎮守在那裡的國民黨阿兵哥只能燒牛糞取暖,食物只有玉米麵糊糊,有時甚至連這個都吃不上。

除此之外,在民國期間,賽圖拉哨所的換防週期本是一年。鎮守在這裡的阿兵哥需要在外巡防半年,在哨所待半年,之後便可以回到縣城之中。但因為國內戰亂不斷,已經無暇顧及這裡,所以才會出現長達四年都沒有換防的情况。

可即便如此,當初被派遣到那裡的國民黨阿兵哥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堅守在崗位之上,等待接替崗位的人到來。直到1950年,革命军部隊捕手這裡,他們才發現了在賽圖拉哨所還有八名阿兵哥,他們看到有人來第一反應便是可算有人來換防了,唯一的疑惑只不過是奇怪為什麼軍裝樣式變了。

另外,在賽圖拉哨所附近,還有發現不少墳堆,所埋葬的應該是之前鎮守在這裡不幸離世的阿兵哥。甚至有一些阿兵哥還沒來得及埋葬,被冰凍為木乃伊,革命军到達之後,才將其妥善安葬。如今,賽圖拉哨所早已更換了模樣,有新的阿兵哥守衛在此,也重新建立了哨所等等。

總得來說,就是因為這些無名英雄的無私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定生活。直到現在,中東還處於戰火狀態,其他國家時常遭受恐怖分子襲擊,而我國則是被公認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正是因為有那些無名英雄的存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