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3日,全國共有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佈了2021年上半年經濟資料。
這些地區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北京、江西、陝西、重慶、雲南、遼寧、廣西、山西、內蒙古、貴州、天津、吉林、黑龍江、甘肅、海南、寧夏和青海。
在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考驗後,各地經濟持續處於恢復當中。從2021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情况來看,已發佈數據的省份中,有25省份的GDP增速超過了10%,其中湖北的增速最高,達到了28.5%,遼寧和青海的GDP增速低於10%。
但由於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基數較低,如果僅看同比增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數位幻覺”,囙此結合“兩年平均增速”來觀察更具有參攷意義。“兩年平均增速”指的是以2019年相應同期數為基數,採用幾何平均方法計算的增速,這一名額更能反映各地經濟對比疫情前復蘇的程度。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經統計分析發現,江蘇、山東、重慶、廣西、吉林和海南六省市的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了2019年上半年的水准,表現出了較為強勁的經濟韌性。
此外,四川、福建、湖南、安徽、江西、雲南、貴州和寧夏的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速都超過了6%,有的與2019年同期增速已經相差不遠,表明經濟復蘇之勢十分顯著。
【27省上半年經濟增長情况】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6省GDP兩年平均增速超2019年同期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全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如果以全國作為參照,現時僅有10個省份的上半年GDP增速超過全國或持平;如果比較GDP兩年平均增速,則有14個省份超過了全國水准。
湖北的GDP增速最高,為28.5%,2020年湖北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導致2020年基數較低,高增速很大程度在意料之中,而湖北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速為1.8%。
但從各省份排名來看,與今年一季度相比,湖北上半年的GDP排名反超了湖南,與福建的GDP差距也由878億元縮小至136億元,這表明湖北在第二季度的表現尤其矚目,疫情造成的損失正在加速追回。
2020年,湖北GDP排名被福建反超,跌至全國第八名,與福建大約有460億元的差距。從當前的追趕勢頭來看,在第三季度或全年,湖北能否順利逆襲福建,重回全國經濟第七省的位置,值得關注。
在湖北之外,海南是上半年GDP增速第二高的省份,為17.5%,並且海南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速在各省居首,達到了7.0%,比2019年上半年同期增速高出了1.7個百分點。隨著自由貿易港建設利好的持續釋放,海南的投資、消費、進出口等均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海南當前的經濟體量仍然較小,上半年GDP總量為2886億元。相比之下,全國經濟第二大省江蘇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速為6.9%,比2019年同期高出0.4個百分點,就顯得更為難得。上半年,江蘇多數主要經濟指標兩年平均增速均優於2019年同期,江蘇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該省經濟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准。
江蘇最值得一提的是工業經濟,上半年該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5%,兩年平均增速高達10.8%,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准。在代表新動能的工業產品中,如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產量均高速增長,增速分別高達92.8%、36.6%、167.8%和51.2%。
此外,山東、重慶、廣西和吉林的GDP兩年平均增速也均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准,分別為6.1%、6.6%、6.3%和5.0%。
總體來看,實體經濟的增長對於各省份經濟的整體復蘇起到了顯著支撐作用。以吉林為例,上半年吉林第二產業兩年平均增長7.7%,增速在各省中位於前列。據吉林省工信廳介紹,吉林自主品牌汽車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紅旗品牌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12%,解放品牌卡車同比增長22%,有力拉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發展。
北京則是唯一一個第二產業兩年平均增速超過10%的地區,增速達到了12.7%,其中,北京上半年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了2.9倍,兩年平均增長94.2%。這很大程度緣於北京是目前國內最主要的疫苗產地,今年一季度的資料顯示,科興中維和國藥北生研兩家在京的疫苗公司累計貢獻全國疫苗產量約八成。
在27個省份中,有13個省份的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速低於全國同期水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遼寧和黑龍江,增速分別為2.8%和2.4%,是除湖北之外僅有的兩個低於3%的省份,與2019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仍有較大差距。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當前我國實體經濟還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海運物流不暢、用工成本上升、電力緊缺等困難,各地政府要密切關注和克服困難,同時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積極尋找新動能,推動經濟進一步復蘇。
各省消費復蘇態勢較為分化
在各省經濟運行中,消費值得重點關注,一方面是因為消費是直接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消費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地方經濟活力,以及居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簡稱“社零總額”)為21.2萬億元,同比增長23%,兩年平均增長4.4%,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1.7%。
從各省來看,消費也呈現持續復蘇之勢,但復蘇程度分化較為明顯。
在27個省份中,消費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海南,上半年其社零總額增速高達46.4%,兩年平均增速也達到了10.7%,對比一季度提升了5.4個百分點。據海南統計局披露,離島免稅進一步激發旅遊消費市場活力,上半年免稅品零售額拉動社零總額增長23.5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海南自貿港離島免稅購物新政自2020年7月1日實施後,對很多消費者而言,在出境遊受阻的情况下,海南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境外購物目的地的替代選擇,這一趨勢在短期內還有望持續。海南有必要抓住機遇,加强消費環境建設,提升購物消費體驗的舒適度,提高免稅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打造中國的新消費高地。
除海南之外,中部省份江西和安徽上半年社零總額兩年平均增速也分別高達12.2%和10.9%。其中,江西餐飲消費加速回暖,餐飲收入653億元,增長93.4%,高於全國44.8個百分點;陞級類消費增長迅速,電腦及其配套產品增長67.2%,智慧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增長58%,體育和娛樂用品增長37.2%;汽車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銷售額為570億元,增長34.7%,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了1.2倍。
安徽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更是亮眼,增長了4.7倍,而智慧家電、智能手機的銷售額也分別增長了1.3倍和94.2%。
此外,重慶、貴州、江蘇、湖南、上海、甘肅、四川等地的消費復蘇勢頭也十分強勁,上半年社零總額兩年平均增速也都達到7%以上。
相比之下,包括廣東、北京、陝西、寧夏、青海在內的不少省份,上半年消費復蘇態勢相對不及預期,社零總額兩年平均增速均低於2%。
譬如,北京上半年社零總額增長21%,兩年平均增速低至0.6%,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6666.3億元,同比增長18.2%,兩年平均增長1.1%;餐飲收入561.2億元,同比增長68%,兩年平均下降4.9%。
內蒙古的社零總額兩年平均增速更為-0.9%,當地政府還需進一步出臺、落實促消費措施,抓住接下來旅遊旺季的機遇,促進消費市場穩定恢復。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流行態勢,國內有些地區也出現了散發疫情,這對當地的餐飲、旅遊消費以及生產、物流等都將造成衝擊。囙此,各地仍需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鞏固抗疫成果,並加快經濟創新發展步伐。隨著疫情平穩控制,以及疫苗覆蓋率逐漸提升,到第三季度末、今年年底,有望實現更多省份經濟增長恢復至疫前水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