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妻子談帶娃:從長沙搬家到上海,給兒子報了8個班,我後悔了

湖南 112℃ 0
摘要:“靜待花開”不是撒手不管,相反地,卷娃也不意味著每一個跟孩子有關的事兒都能即刻生效、立刻搞定。給自己和孩子多一點時間,站在更高的地方看看風景,或許,一切就會不一樣了。和汪涵結婚後,一頭紮進了家庭,慢慢從台前退到了幕後。小沐沐今年六歲,為了讓兒子上國際幼儿園,楊樂樂從長沙搬到上海,努力想要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沒想到遇到了滑鐵盧。為了達標,她“一口氣給孩子報了8個班。”

“靜待花開”不是撒手不管,相反地,卷娃也不意味著每一個跟孩子有關的事兒都能即刻生效、立刻搞定。給自己和孩子多一點時間,站在更高的地方看看風景,或許,一切就會不一樣了。

——凱叔

作者|櫻桃媽

好久沒見到楊樂樂了。

印象中她曾經在湖南衛視風頭正勁,還演過電視劇的女主角。

和汪涵結婚後,一頭紮進了家庭,慢慢從台前退到了幕後。

前兩天,無意中各刷到楊樂樂的兩段視頻,吃了一驚。

視頻中,楊樂樂談到了自己婚後15年的心路歷程,隨後眼眶濕潤:

“他就說你,是一個非常好的媽媽,但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妻子。”

這裡的“他”指的是汪涵。

之所以有這樣的抱怨,是因為楊樂樂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第二個視頻裏,楊樂樂提到自己對兒子小沐沐的教育。

小沐沐今年六歲,為了讓兒子上國際幼儿園,楊樂樂從長沙搬到上海,努力想要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沒想到遇到了滑鐵盧。

還記得《三十而已》的顧佳嗎?

為了讓兒子上高端幼儿園,一邊帶兒子學馬術(高端興趣班),一邊為打入富豪家後圈花盡心思。

楊樂樂想讓兒子上的國際幼儿園,據說孩子們都擁有小學四五年級的英語詞彙量。

為了達標,她“一口氣給孩子報了8個班。”體育類:游泳、擊劍、籃球;科學類:程式設計、自然科學;再加上畫畫、樂器。當然語數外也是日常功課。從週一到周日,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全都安排上之後,楊樂樂說:“我踏實了,我覺得我的孩子可以追上其他的小孩了。”

萬萬沒想到,沒到三個月,孩子就崩潰了!

有一天他起了床,遲遲不準備上課。等到楊樂樂去看兒子時,發現他坐在地上打滾,哭著對她說:

“媽媽,你能不能讓我有一天休息的時間啊。”

那個瞬間,楊樂樂徹底被震撼了。

就連後來說這段話的時候,她都忍不住流下眼淚。

一個不到6歲的孩子,不得不奔波於各種課外班之間,當媽的怎麼會不心疼呢。

更重要的是,孩子真的適合嗎?

反思之後,楊樂樂决定放弃所謂的精英高端幼儿園,從上海回到了長沙。

她把這段經歷當作“失敗的教育經歷”。

那些提前出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教育的玄學之處就在於,有些决定,當下你永遠不知道是好是壞。

我小時候那是90年代,很多小城市沒有太多像樣的課外班。

大概覺得我學習天賦還不錯,家人討論了一番,給我報了書法班、舞蹈班、奧數班、游泳班和英語班。

小城市教的不正規,我媽索性讓我去附近的省會上課。

每週五晚上,我自己一個人坐火車到另一個城市,有親戚去接我,那時也就七八歲吧。

我還記得一些瞬間,比如當剛剛學完“牛吃草問題”頭昏腦漲,下午又要去少年宮壓腿下腰疼得要死。

一度覺得這樣的人生好辛苦啊,當然也默默抹過很多次眼淚。

我是吃到了紅利的。

比如後來我寫字一直不錯,在考試裏能贏不少的卷面分;比如多虧有上英語課,轉學到省會後才跟得上同學的進度。奧數的獎盃,也讓我很輕鬆地進了一所好國中。

但我依然被耽誤了。

上國中後,我一下子接觸到了太多好玩的新鮮事物,逆反心態油然而生。

我開始突然變得貪玩,看漫畫書、看小說看雜誌、偷看電視……要知道小學時代的記憶裏,我甚至連電視都沒看過。

能够想像,我的成績突然下滑。

因為努力拿到的小學成績,為我拿到了精英國中的入場券;也因為過分努力之後的逆反,讓我的中考成績滿是遺憾。

重視孩子的教育,撒手不管不行,用力過猛也不行。

楊樂樂的孩子才6歲,接受那麼多超齡課程,本身也是孩子這個階段大腦和身心無法承受的。

事實上,太超前的教育,並一定會讓孩子一直領先。

人生是一場長跑,拼的不是爆發力,而是循序漸進的耐力。

贏在起跑線上的人,並不一定能同時贏在終點。

如果太過用力,就會透支自己的體力,哪怕能取得一時的領先,但也會因為後勁不足而喪失競爭力。

對於父母來說,尺度問題是最大的難題。

不多推一把,怕對不起孩子;撒手不管,更怕對不起孩子。怎麼找到最好的尺度呢?

要讓孩子持續做墊墊腳就能够到的事。

那些在焦慮下長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現在的家長普遍都很焦慮。

孩子小的時候,你要焦慮他怎麼還沒長牙?

吃輔食後,要焦慮他有沒有別人個子高?

等孩子稍微長大點了,你又要焦慮他的英文詞彙量,會不會解二元一次方程式?

但很多時候,焦慮本身就是孩子前進最大的障礙。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朋友告訴我,見過很多厭學的孩子。這些孩子背後,無一例外都站著焦慮的父母。

有一個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但現在連最起碼的日常對話都說不好。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媽媽的焦慮。

他小的時候,身邊人問他,你叫什麼名字呀?他咿咿呀呀地回答我,聲音比較小,發音有點含混。他媽媽看不下去,認為男孩說話就要聲音洪亮、反應敏捷。

而她的解決方法,是替孩子回答問題。

和小孩一起看IPAD,諮詢師問他,你平時喜歡看哪個節目呀?他想了想,不知該怎麼回答,就看看坐在旁邊的媽媽。

每當他不知該如何作答時,都會向媽媽求援。

而他媽媽呢,雖然總會露出失望的神色,但每次都自覺給他當發聲筒。

等他上了小學,他媽媽也意識到了兒子表達能力的問題。她很著急,為此很焦慮。但每當兒子需要停下來,想一想的時候,她又無法忍受,她覺得兒子慢半拍,就忍不住替他回答。

久而久之,這個小男孩就在他媽媽的“焦慮”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還有一個孩子,本來成績還不錯。

到了小學四年級,眼看著周圍孩子週末去補習班的去補習班、上興趣班的上興趣班,爸媽坐不住了。

挑來挑去,决定還是在主科上花點心思,語數外,各報了一個課外輔導班。

一個月後收到老師的微信,父母倆都吃了一驚。

老師說:父母多上點心,孩子上課總是偷玩手機,被看到好幾次了。

爸媽很奇怪,他們並沒有嚴格禁止孩子玩手機,為什麼他一定要在課堂上玩呢。心理諮詢師的朋友觀察了一陣終於找到了原因。

原本的學業量對孩子來說剛剛好,他有機會偶爾玩一玩放鬆一下;但是自從上了課外班,工作量突然加大,不僅沒有時間玩了,反而還壓榨了睡眠的時間。

出於補償和報復性心理,索性就在課堂上偷偷玩。

大人工作壓力大况且會熬夜玩手機,何况孩子呢。

慢慢來,會更快

一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者和工作者說,接觸過很多孩子和家長,發現很多父母教育裏最大的問題是——不願等待。

不給孩子留時間,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極度缺乏延遲滿足能力。

不停追問不開心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各種培訓和才藝都趕快趕早考證考級,

要孩子立刻修正錯誤但不給時間……

我以前有比特領導,家裡有人生病花光了他大部分積蓄。

當時他的孩子剛到上小學的年紀,但他的工作也遇到一些問題,收入不够穩定。原本讓孩子上個稍微好點的小學也不會太有壓力,但他一心想要讓孩子讀當地最好的貴族學校。

這讓他陷入了巨大的經濟負擔中。

過大的財富焦慮讓他失去了理智,他離開了原本的高管職位,參與到某傳銷項目當中。結果不但沒賺到錢,反而賠進去不少,甚至親戚朋友也有很多被他拉下水。失了財,也敗了名聲。

中國有句古話:欲速則不達。

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過急功近利,結果反而會離目標更遠。

朋友家一個孩子今年初三畢業,不僅學習好,考進了全省最好的高中,鋼琴過了8級,網球打得不錯,還寫得一手好字。

有人問:你們家孩子怎麼學這麼快?她哈哈一笑說:一點都不快!光寫字就練了6年。

後來我才知道,就拿練字來說,他的“老師”是廣場上用毛筆蘸水寫字的大爺。孩子週末和寒暑假早晨,去廣場上跑跑步,再跟著大爺寫一會兒字。

每天十幾分鐘,看起來沒什麼。可媽媽帶著他堅持了一整個小學,練著練著,最後出了師,還拿到了書法大獎。

有人採訪過高考學霸們的父母,問他們是怎麼培養孩子的,有一個媽媽的回答印象深刻。她說,孩子不是天才,小時候寫工作磨蹭、總想看電視玩手機,用了各種方法都不行。

不得已,她每天全程陪孩子寫工作,盯著她做每一份工作。

花了兩年,盯出了好的學習習慣。

“靜待花開”不是撒手不管,相反地,卷娃也不意味著每一個跟孩子有關的事兒都能即刻生效、立刻搞定。

教育的真相,是每一天的陪伴,和盡力做好每一件小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