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發行的中國第一種銀幣,卻未在民間推行,囙此流失白銀千萬兩

西藏 105℃ 0
摘要: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一直鑄造通行銅錢,明朝雖然開始實現了銀本位制度,卻沒有鑄造類似銅錢的銀幣。直到光緒年間,清政府才發行自己的銀元,但此時外國銀元已經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半壁江山。不過,光緒銀元並不是中國發行的第一種銀幣,早在乾隆年間,清政府便已經發行過一種用於流通的銀幣,名叫“乾隆寶藏”。這種銀幣專用於西藏地區,沒有在內地推行,因而瞭解的人比較少。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一直鑄造通行銅錢,明朝雖然開始實現了銀本位制度,卻沒有鑄造類似銅錢的銀幣。直到光緒年間,清政府才發行自己的銀元,但此時外國銀元已經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光緒銀元並不是中國發行的第一種銀幣,早在乾隆年間,清政府便已經發行過一種用於流通的銀幣,名叫“乾隆寶藏”。這種銀幣專用於西藏地區,沒有在內地推行,因而瞭解的人比較少。

乾隆寶藏的外形跟銅錢類似,直徑26毫米,重3.6克,厚度只有1毫米。沒有採用傳統的鑄造工藝,而是手工印模打造的,跟現在街頭的銀器錘打差不多,每枚乾隆寶藏都可以算是工藝品。銀幣正面是“乾隆寶藏”四個字,背面是藏文,證明是專為藏區流通的。

乾隆為什麼大費周折造出這種銀幣呢?說起來還真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18世紀末,尼泊爾的廓爾喀王朝崛起,兩次入侵西藏,惹惱了乾隆皇帝。

名將福康安率清軍入藏,不但擊退了廓爾喀軍隊,還殺到加德滿都城下,逼廓爾喀王朝稱臣納貢,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戰爭結束後,乾隆和福康安對西藏的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再次明確中央對西藏的主權。

乾隆認為戰爭的起因之一,就是西藏的貨幣制度有問題。西藏不習慣用銅錢,多用金銀。尼泊爾商人用本國純度較低的銀幣兌換純度較高的西藏銀錠,從中牟取高額利潤。

相當一部分西藏銀錠裡面還含有4%的黃金,更新增了尼泊爾商人的利潤。於是,尼泊爾商人故意用含銀量更低的新銀幣換取西藏銀錠。西藏地方政府發現後,要求尼泊爾用成色好的舊幣兌換新幣,遭到了拒絕,從而激化了兩者之間的衝突。

囙此,乾隆决定在西藏發行自製銀幣,並禁止尼泊爾銀幣的流通,這才有了乾隆寶藏。有意思的是,乾隆寶藏的中央有一個正方形圖框,看上去很像銅錢的方孔,但沒有打透。

銀幣的價值較高,不需要用繩子串起來使用,也省了打造的工序,同時又有中國銅錢的特點。乾隆還是敢於創新頭腦和務實的,越是庸碌無為的皇帝,越是不敢違背祖制。

林則徐在廣州禁烟之前,曾經建議道光發行銀幣,道光卻以祖制為由否决了林則徐。如果清朝能早早發行銀幣,外國銀圓也不會橫行上百年,至少給中國造成上千萬兩白銀的損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