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927年8月1日,由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在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武裝鬥爭的第一槍,從那之後,全國各地的革命隊伍紛紛響應黨的號召,發動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政權。
1927年11月,在共產黨人潘忠汝的帶領下,湖北黃安、麻城的革命隊伍發動了武裝起義,並成功佔領黃安縣城,這就是著名的黃麻暴動。雖然起義軍遭到了敵人的頑強反撲,但依靠廣大群眾的支持,仍然開創了鄂豫邊根據地,起義部隊整編為紅三十一師。
1929年5月,河南商城同樣爆發了武裝起義,在徐子清、肖方等人的領導下,起義部隊建立了豫東南根據地,部隊整編為紅三十二師。1929年11月,在安徽六安、霍山爆發了農民起義,開闢了皖西根據地,隨後部隊整編為紅三十三師。
1927年到1929年之間,在河南、湖北、安徽交界地帶不斷爆發武裝起義,建立了一塊又一塊革命根據地,為了更好的發展革命力量,中共中央决定將鄂豫晥地區的武裝力量進行整編,並且建立統一的鄂豫晥根據地。經過整編,紅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合併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簡稱“紅一軍”。
紅一軍成立之初,面對敵人的圍剿和封鎖,不僅武器彈藥非常缺乏,就連基本的糧草問題有時都得不到保證。在革命根據地,一些老百姓見紅軍戰士生活困難,紛紛伸出援手,有的拿糧有的拿錢。但是紅軍中有嚴格的紀律,不能隨便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即便在萬不得已的情况下拿了老百姓的錢糧,也會寫下欠條,以備將來如數償還。不過當時紅軍流動性很强,面對敵人的圍剿要到處戰鬥,很多借款人戰死或是部隊改編,就留下一些欠條沒有償還。
在2015年的時候,湖北省孝昌縣一比特70多歲的農民就保存著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據村民回憶,這張欠條是紅軍向他爺爺借錢時留下的,當時一共借了400大洋。村民說當年他爺爺因為做生意稍微有些積蓄,不過也拿不出400大洋,為了支援紅軍特意向周圍親戚朋友借了100多才凑足了400大洋。
在這張發黃的欠條上,清楚地寫著借款原因,借款人以及借款金額,“因我們紅軍現在擴大武裝經濟……特向楊長銀先生借大洋四百元”,落款處是“紅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款人處蓋有隊長塗杏的印章。
欠條出現之後,立刻引起了當地文史部門的注意,經過查閱《孝感縣志》等史料,歷史專家發現,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確實曾在村民所在的村子附近活動,並且還設立了革命據點。在1930年時,根據上級訓示紅一軍紅一師進行擴軍,急需一批軍費,經過上級同意後才在當地借款籌集資金,此事距今已有85年了。
雖然已經過去了85年,但老人的爺爺和父親都沒有將欠條拿出來,只是一直保存著。後來農民的爺爺和父親相繼去世,老人見自己年事已高,不得已才將欠條拿出來公諸於眾。經過專家鑒定,確定欠條是當年紅軍留下的。對此當地民政部門表示願意按照當時的購買力全額償還給老人,以表彰他爺爺當年對革命做出的貢獻。
那麼當年的400大洋購買力如何,折合成人民幣現在又值多少錢呢?金融方面的專家表示,民國初年,銀元購買力較高,一塊錢相當於現在300—400左右,後來不斷貶值,到1930年前後,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00元。所以當年老人爺爺借給紅軍的400大洋,相當於現在4萬元左右,即便放在今天,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正是由於根據地羣衆的大力支持,紅一軍才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數次打敗來犯敵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縱橫馳騁大別山區,連戰連捷,威震敵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