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是有毒的,但對於農民來說,它是一種益蟲,能够間接地保護農作物。然而很多人並不領情,因為有藥用和食用價值,售價高,就對它們進行近乎滅絕式的捕捉。捕蠍群體相當龐大而且猖獗,卻難以得到有效管制。捕蠍的經濟利潤究竟有多大?大量捕蠍又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捕蠍人在展示他的成果
捕蠍子的人難道不會被蠍子蟄傷或蟄死嗎?
全世界共有1750多種蠍子,所有蠍子尾部末端的螫針中都有毒,但毒性大小不一。全世界僅有25種蠍子的毒液會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威脅。
可以簡單用蠍子的體色來進行辨別它的毒性。紅色的蠍子毒性最小,對人類基本沒有危害,被蟄中後會感到一陣劇痛,伴隨局部紅腫,但能够很快恢復;黑色偏藍的蠍子含有輕微的毒素,被蟄到後疼痛會持續更久,疼痛會蔓延到身體的更多部位,可能還會出現傷口大面積紅腫,水皰或出血,恢復時間更長;黃色和米白色的蠍子毒性最大,毒素會隨著血液破壞人的神經系統,嚴重的會導致心力衰竭死亡。
帶有劇毒的沙漠蠍子
中國有十多種蠍子,但最常見、分佈最廣的蠍子是東亞鉗蠍,在中國10多個省都有它們的身影。野生的東亞鉗蠍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寧夏等地區。東亞鉗蠍的身體呈黑藍色,肢體和尾部是棕黃色,屬於毒性輕微的種類。
也許正是因為被蠍子蟄中後幾乎不會威脅到生命,捕捉蠍子的人才如此肆無忌憚。
蠍子蜇傷造成的紅腫
蠍子繁殖一代有多困難?
在我們印象中昆蟲類的繁殖能力都很强,但蠍子卻不同,它們對溫度的要求很高。每年僅有一半的時間處於活躍期,交配繁殖的過程也比較複雜,新的一代也要成長很久才能孕育下一代。
每年4月中旬,過完清明節,蠍子就出來活動了,但這時氣溫相對較低,它們的活躍程度不是很高。當氣溫上升到25℃~39℃之間時,蠍子就進入活躍期,交配、產子也大多在這個溫度區間內進行,剛出生的小蠍子在這個溫度下生長得也比較快。
野生蠍子活躍期
6月到7月之間,是雄蠍子的求偶期,這時候的雄蠍子最為活躍,因為它為了尋找適合的雌性,活動範圍會擴大。在找到雌性後,求偶行為也要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雌性蠍子交配完一次後,體內存留的精子可供它連續產仔3~5年。
7~9月,母蠍進入產仔期,每次可產下15~35只幼蠍。幼蠍可以說是在媽媽背上長大的,大約需要1周才能離開母親獨自生活。幼蠍需要3年才能成年,第四年才能繁殖。
小蠍子依附在雌蠍身上
10月末,雄蠍子完成交配使命,雌蠍子完成繁殖育子任務,就準備進入冬眠期。它們會鑽入地下1米左右深的巢穴中,大多都有固定的住所和固定的“舍友”。而且“舍友”之間無論大小都相互認識,如果有不同窩的蠍子闖入,可能會被無情地圍毆致死。
這樣算來,蠍子的活躍期約有6個月左右,通常只在夜幕降臨之後才會出來活動,活動時間為3~6個小時。囙此,捕蠍人會在4月下旬的每晚8點左右,成群結隊地到附近蠍子出沒的山上捕蠍子,捕到第二天淩晨2、3點才收工回家。一般情况下每個捕蠍人每晚能捕一斤多活蠍,按照每只成年蠍子2~3克的重量來計算,每個捕蠍人一晚能捕166~250只蠍子。
捕蠍人
夜裡怎麼捕蠍子?
蠍子的體長只有5~6釐米(包括尾部),體色也有一定的隱蔽性,捕蠍人是怎樣在黑暗的環境下還能捕到這麼多蠍子的呢?
捕蠍人有一種東西叫手持紫光燈,紫光燈又叫紫外線等,顧名思義就是能發出紫外線。蠍子的身體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螢光色,非常顯眼。剛出生的小蠍子不會發光,隨著它的骨片和角質層硬化後,會產生一種螢光物質,名叫β-哢啉,紫外線照射後會散發出藍綠色的螢光,蠍子年齡越大,螢光色越明顯。捕蠍人只需要拿著手持紫光燈在地面搜尋,看到有螢光色的物體,十有八九都是蠍子。
紫光燈和紫光燈照射下的蠍子
我國哪些地方濫捕蠍子的現象最嚴重?
山東是其中之一
蠍子作為我國重要的一味中藥材和地方小吃,每年都有很大的需求量。捕捉野生蠍子也成為了很多人“撈偏門”的手段之一。捕捉野生蠍子的現象廣泛存在於蠍子分佈最廣的地區,農業發展不景氣,打工來錢慢又累,看著蠍子市場價格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動起了歪心思,成群結隊地上山捉蠍子。
一些地方蠍子產業龐大,捕捉的人也多,已經嚴重入不敷出。最典型的就是山東沂蒙山地區,沂蒙山區的人甚至有“掀蠍子”的習俗,一到四月,村裡的大人孩子都會一起上山,掀開石頭捕捉蠍子,然後帶回家油炸做下酒菜。
捕蠍子的人
華東、東北地區的野生蠍子已經被捕得差不多了,西北地方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捕捉活動。甘肅、內蒙古、寧夏、新疆等地區都出現了大規模濫捕野生蠍子的情况。
寧夏等西北地方成為“捕蠍新秀”
2021年7月初,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山脈賀蘭山脈,就出現了大批人馬集體出動捕捉蠍子的情况,人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近2000人。寧夏從1995年開始就出現了濫捕蠍子的現象,當時的價格是45元/公斤。近幾年野生蠍子數量越來越少,蠍子養殖業也幾乎無人問津,蠍子的價格就在不斷上漲。2018年,活蠍的收購價大概為800元/公斤,僅僅過了3年,活蠍的價格就漲到了1000元/公斤。
這樣的“商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去捕蠍子,收蠍子的商人直接就到村口等著村民“滿載而歸”。
賀蘭山前的收蠍攤點
濫捕蠍子,村民們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到點零用錢,但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發生蝗灾的幾率增大
上面我們說過,蠍子要三年才會產出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大肆捕捉蠍子會讓它的種群數量急速縮減。蠍子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喜歡吃蜘蛛、蝗蟲、蟋蟀等無脊椎動物,一隻蠍子一年能够捕食一萬多只有害昆蟲,其中大部分都是蝗蟲。
假設一個村民捕捉了一公斤蠍子,一公斤大約330~500只,沒有了這些蠍子,自然界就會多出3300000~5000000只蝗蟲等其他害蟲。
蠍子吃蝗蟲
我國每年要投入大量資金來人為干涉蝗蟲的數量,但效果都微乎其微。農民們大肆捕捉蠍子,為蝗蟲剷除了後顧之憂,種群數量不斷擴大,大量蝗蟲就會大肆進攻農作物,釀成蝗灾,蝗灾到來的時候,第一個受損失的還是農民。可以這麼說,上山大肆捕蠍子,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與電捕蚯蚓的行為造成的後果殊途同歸。
鬧蝗灾
這麼多人都在濫捕蠍子,難道管不了嗎?
在從前,捕蠍子是沒有被明令禁止的,即使想管,也無法可依,有關部門能做的只是口頭教育。但到了2020年,新冠病毒橫空出世,國家正式下達了野生動物禁捕令,要求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包括山東在內的很多地區就先後將捕野生蠍子這件事列為違法犯罪活動,一年內累計捕捉超過1000只蠍子,就將追究刑事責任。山東的野生蠍子這才有了喘息的機會。
東亞鉗蠍
寧夏地區為什麼還存在濫捕現象呢?
可能有人覺得,“法不責眾”,但事實是因為,捕捉的群體太過龐大。像賀蘭山這個地方,蠍子出沒的時期可能一晚上都至少有上百人上山,即使執法部門有意去監管,也無法管到每一個人。而捕蠍子這件事,幾乎是零成本純利潤的高回報買賣,只要有利可圖,逃過監管的人就會繼續冒著風險去做這件事。
賀蘭山上捕蠍子的人
閃電哥認為,濫捕蠍子現象無法得到有效管制有兩個原因,一是法律的震懾性還不够强不够深,違法成本還很低;二是群眾還沒有形成保護生態的意識,只看眼前的利益,不考慮造成的後果。
蠍子養殖基地的培養基
但是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光立法和科普教育還不够。蠍子每年有這麼大的市場,如果在這些地區普及養殖技術,設立創業補貼,從根本上解决村民們的經濟來源問題,吸引更多人搞蠍子養殖。養殖得多了,產量就多了,產量上去了,蠍子的價格就會下降,濫捕野生蠍子的現象也會减少。當蠍子養殖銷售形成一條健康的產業鏈,就是野生蠍子重獲新生的時候。
(聲明:這是一篇科普文章,目的是為了給福斯講解濫捕蠍子的現象和危害,解釋一些福斯可能會有的疑問,請勿惡意揣測作者意圖,感謝各位!)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