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一個區域的儲水能力呢?可通俗地理解為我們人類把降水轉化成的地表徑流或地下徑流充分利用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依靠自然植被的保護和水利工程設施的修建而建立起來的。
我們國家屬於季風區氣候,降水變率非常大,一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春降水非常少,這就要求我們把夏季的洪水儲存起來,用於冬春兩季,一個區域的儲水能力對於地區經濟可持續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例如,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庫區,人類活動干擾少,植被覆蓋度高,截流降水能力强,可以調節漢江的季節變化,使之冬季枯水期也不會斷流,相反黃河流域植被較差,枯水期曾經出現過斷流。顯然漢江的儲水能力比黃河强,這裡有植被差异的因素。
對於水利工程而言,我們可實現夏季洪水存儲,這個大小才是衡量一個區域儲水能力的標準,例如,黃河上游的龍羊峽水庫,壩址多年平均徑流有200億,可它的庫容就達到250億,這意味可以把這段黃河水的徑流全部裝進水庫,實現一滴不外流,這才是龍羊峽流域內的儲水能力,達到水資源100%利用效率。
山東省儲水能力呢?我們主要看看山東河流的發育情况,就能反映山東河流的儲水狀況。山東省人類活動强烈,人口有9000多萬,植被的覆蓋度並不是很好,只是沂蒙山區和膠東丘陵一帶植被保持要好一些,但還是不能與丹江口水庫流域相比,從植被的儲存能力來看,山東表現並不是很强,這只能看看對河流的掌控能力了。
河流的發育受地形影響,山東地形似如鍋蓋,中間高四周低,中部是低山丘陵區,三面臨海,那麼山東河流發育呈現由中間向四周輻散,如臨沂市沂河、山東壽光的彌河、人類文明搖籃大汶河,膠東丘陵區一些大大小小的河流等。
這些河流特點是河程比較短,流域面積狹小,有一定的落差,加之山東低山丘陵區主要由花崗岩構成,對於修建水庫非常適宜,可以這樣說,山東河流多,只要能控制一定的流域面積,就可以修建水庫,為此山東水庫特別多,大大小小水庫得有上千座,這是它的優勢。
流經山東地區有一條大河——黃河,這條河流雖說是我國第二大河,但徑流量還不如長江上的一條支流,山東正好位於黃河的入海口處,從地形上說不能修建水庫把黃河水存儲,只能順勢利用。另一方面黃河水沒有那麼多,汛期的黃河水,利用洪水沖刷河道,保證黃河河道不升高,這些水是不能存儲的,但利用黃河灌溉還是非常方便的。
山東還有可能大幅度提高水資源的存儲能力嗎?
當然有的,上圖是2019年“利奇馬”颱風給山東帶來的臺風雨,全省境內平均降水量達158毫米,8月10一天降下了9500個大明湖的水量。2018年“溫比亞”颱風全省平均降水量達135毫米。
山東也是一個多颱風的省份,近幾年颱風北上的多,去年就有多個颱風過境山東,給山東地區帶來爆量降水,這些水我們能存儲下來,是不是很香呢。
此外近幾年北方雨偏多,梅雨帶總是偏北,去年山東南部沂河流域遭遇强降水,三天降水達200多毫米,沂河洪水濤濤,流量達到8000~10000立方米,這麼一條小河洪峰量竟然超過了黃河,這麼多的降水我們若是存儲起來,利用率達到80%,日子過得將是非常開心。
颱風雨年際變化非常大,我們若是把這部分水資源利用起來,就要依靠水利設施存儲,可以修建水庫,但是投入比較大,不是每年都能發揮它的效能,只是為臺風雨做準備,這需要有强大的財力支持,否則難以實現。
現時還有一種論調,修建水庫對河流有害,特別是北方地區,這種論調風靡於各個論壇,北方地區河流乾枯與水庫沒什麼大關係,降水少,水庫蓄水不够,旱季放不出水來,或者說這些水是救命水,只負責都市飲用水,哪裡有更多水維持河流正常的發育或農業灌溉之用,對於山東而言,水庫越多越好,把多餘的洪水存儲起來,才會有更多水資源供我們人類利用。
有錢任性點兒,多修水庫沒什麼壞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