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喬戈裡。
之前有讀者讓我寫一下考研經驗分享,但是距離我考研已經過去好久了,記憶有些模糊,正好讀者群有一比特今年上岸哈工大的學弟,所以就邀請了他為大家分享。
如果你身邊有人想要考研,可以轉發給他看看,希望對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有一丟丟幫助。
以下為學弟的分享
作者:RaymondG
整理排版:herongwei
筆者本科是江蘇省某雙非計算機科學與科技專業,今年以初試400+(英語80+,政治80+,數學140+,專業課100+)考研上岸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電腦專碩。
受號主的邀請,寫下這篇文章給後來人一些參攷以及分享自己的一些心路歷程。
初衷及擇校
本科的保研名額200多人最後不到10個,綜合了一下還是選擇考研。
所以大學前三年過得很浪了。
小賀寄語:大學階段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一定要好好珍惜規劃。
由於高考考得由於一些原因考得並不是很理想,或許是為了追上曾經的自己又或是盲目自信。
一開始目標就定在北航或哈工深,由於我本就是深圳人,加上無法接受北方的大澡堂還是選擇了離家近的哈工深。
初試
我是從大概3月份開始準備考研的,正好碰上疫情爆發,上半年被困在家,直到8月底才去學校。
從2月份開始,我就在知乎有意無意的刷到一些考研經驗分享,現在看來大多是無用的。
純流水帳式的記錄第二天就會忘記,只能是瞭解一些考研重要時間點及需要使用的書籍,所以本文也只會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與一些自己的感悟。
這些感悟對考研初期的我必然是廢話,比如英語閱讀的“仔細讀原文”,這在對於考研初期的我來說就是一句廢的不行的話。
但我後期總結出來的經驗也確就是這句話,只不過感悟更深罷了,對於現在處於考研初期的讀者現在記下這句話或許後期感悟得會更快也會更深。
我的經歷只能作為參攷,每個人的基礎、背景不同,對於經歷的生搬硬套只能適得其反,選取一些適用於自己的模式融合進自己的學習生活才是切實可行的。
對於所有科目的一句覈心總結就是“多做題”,我現在認為學生去考試就像是深度學習,學生(模型)多做題(數據),就能得到一個好分數(準確率)。
只有多做題,不自覺的吸取到題目的特徵(特徵選取)獲得泛化能力,才能在新的題目(測試數據)面前有更好的表現。(這個比喻非常生動形象)
英語
我一開始做真題閱讀時,每一張卷子都會固定錯5個,後來在知乎蒐索怎麼提高閱讀準確率。
大部分答案是讓對錯誤進行分類又或是對不同題型運用不同解題技巧,可我照做後感覺並不是很好,感覺並沒有什麼提升,遂作罷。
後來又看到一篇文章,將閱讀分為內功派與技巧派,於是嘗試對著答案的文章中文翻譯做了一遍,發現其難度甚至比不上國中的語文閱讀題。
得到的收穫便是閱讀技巧還是其次,你想一篇中文文章放你面前,做幾個那種難度的選擇題能有多難呢。
然後就是如何解决看不懂文章內容的問題呢?
一是背單詞,這個沒有巧可以取,只能硬背,推薦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進行背誦;
二是對長難句的理解,這個其實就是將句子分解為主謂賓定狀補,結構分析出來了即使有那麼一兩個詞不認識。
大意或是情感內容是不可能理解歪的,那麼做題的正確率也會大幅提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