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助她留學,她卻入美籍,發財後捐款6億給美國,原因很簡單

北京 90℃ 0
摘要:古人看來,教育是一件值得快樂的事,而學習對大多數的小孩子來說卻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一旦進入學堂,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聽老師的話,不能再做別的事,否則就會受到懲罰。但也有一些人,他們學成之後並沒有選擇留在中國,靠著中國的資助她出國留了學,卻也囙此入了美國國籍,賺了錢之後又捐了6億給美國,理由十分簡單。

引言

《孟子·盡心上》有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古人看來,教育是一件值得快樂的事,而學習對大多數的小孩子來說卻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一旦進入學堂,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聽老師的話,不能再做別的事,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但學習又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事,不學習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在社會的最底層,學習雖然不一定能讓一個人大富大貴,但一定能讓一個人變得有涵養,而一個有涵養的人的運氣一般不會太差。新中國剛剛成立那幾年,中國人的教育嚴重缺失,而國家的建設也缺少人才,所以國家也支持學生們出國留學,國家甚至會提供一定的金錢資助大家。

而這種資助背後的目的自然是希望他們學成之後能回到祖國建設我們的國家。大部分的學子也確實這麼做了,像錢學森等人就是新中國建設的一代偉人。但也有一些人,他們學成之後並沒有選擇留在中國,靠著中國的資助她出國留了學,卻也囙此入了美國國籍,賺了錢之後又捐了6億給美國,理由十分簡單。

這個人便是張欣。1965年她出生在北京,這是建國初期,國家還不够穩定,所以一家人輾轉反側最終到了香港的地界上發展。原本在北京的生活還十分不錯,但到了香港,一家人的生活就發生了大變樣,他們只能住在一個狹小的房子裏,而張欣也不得不為了緩解家裡的經濟負擔而外出打工,那時她才15歲。

本應該是上學的年紀,放弃讀書就是為了緩解家裡的壓力,那時的她也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每個月都有一千多的收入,她的家庭就能過上美好的生活。但母親告訴她只靠現在手上的工作肯定是不能過上好生活的,她必須讀書才能改變現狀。聽了父母的一席話,張欣最終也决定要出國留學。

從這以後,她便過上了邊工作邊學習的生活,白天她進行辛苦的工作,而晚上她就去夜校上課。因為要出國,所以她更多的功夫用在學習英語上。偶然之間,她得到了一個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這讓她的口語突飛猛進。

五年之後,她覺得自己存錢存的差不多了,於是就準備出國,然而她的學歷和資歷卻限制了她出國,這些困難當然沒有封锁得了她。為成功出國,她找到了中國理事館,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她也獲得了出國的機會。國外的學習她一刻也不敢放鬆,畢業之後她並沒有放弃學習,而是報考了劍橋大學,在那裡她取得了碩士學位。這一次畢業之後,便有很多公司找上她。而張欣也選擇了一家美國的企業,負責中國投資。

就在這個公司做了幾年,她便遇上了人生的另一半潘石屹,兩人結婚以後也回到了國內發展,他們倆聯手創立了當時的紅石實業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SOHO。這家公司的發展重點就在房地產上,不得不說他們倆可能真的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否則怎麼知道在現在房地產能如此賺錢?

然而,就在這個兩人都十分輝煌的時刻,他們做了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决定,那就是將中國國籍更改為美國國籍。也就是說張欣在中國賺的錢將在她改變成美國國籍的這一刻變成美國的財產,面對這樣的現象,中國人自然不答應,囙此張欣他們所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隨時都有可能被唾沫星子淹沒。

然而,改變國籍並不是她最讓人憤怒的事,這畢竟是個人選擇,也是為了方便更好的發展。她最讓大家難以理解的就是在中國賺了十幾億的身家轉身就和潘石屹一起捐給了美國的哈佛大學。這一舉動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張欣開始被更多的人責駡,而大多的言論都是當初中國幫助她出國留學,而今天變成億萬富翁的時候沒有資助中國的學校,反而捐給了美國,這如何不讓人憤怒!

不過,對於這個舉動,張欣也有自己的解釋,她說自己之所以會將這6億捐給美國的哈佛大學,也是為了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能有更好的求學環境。不至於像她之前一樣艱苦,她希望這些學習能在更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將來回到祖國的時候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結語

由此看來,張欣也並不是大家眼中忘恩負義的人,只不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她所做的只是大家不太能理解而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