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比特武狀元,曾靠一招打敗天下無敵手,名字更是如雷貫耳

重庆 93℃ 0
摘要:狀元往往指的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但其實狀元也是有兩種的,一種是文化考試中的狀元,一種便是武科舉考試中的狀元。這兩者皆是始於隋末唐初,武狀元稍晚一些,一文一武,輔佐國家是再好不過。但清朝末年,科舉制度一度面臨取消,最後一名狀元是光緒三十年及第。而武狀元卻要早一些,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比特武狀元名叫張三甲,此人名字霸氣,武藝更是高超。這是他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刻,高中狀元,妻子又給他生下一個兒子。

狀元往往指的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但其實狀元也是有兩種的,一種是文化考試中的狀元,一種便是武科舉考試中的狀元。這兩者皆是始於隋末唐初,武狀元稍晚一些,一文一武,輔佐國家是再好不過。但清朝末年,科舉制度一度面臨取消,最後一名狀元是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及第。而武狀元卻要早一些,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比特武狀元名叫張三甲,此人名字霸氣,武藝更是高超。

張三甲清光緒丙子年(1876年)出生在一個清貧但是尚武的家中,他從小就在父輩的薰陶下學習武藝,長大之後很是精通。槍、刀、劍、戟,還是弓箭、軟鞭他都能用,並且還用得很好,尤其是大刀。他的弟弟跟武友們都有苦學,但始終不如他,這應該便是張三甲天賦的原因了。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已經長成一個大漢,臂力過人,被家人送去武林高手楊國昌哪裡拜師。

送他學武,是希望他能報效國家,光宗耀祖。而張三甲也確實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跟著師傅學了一段時間之後,拿個百八十斤的練武刀都能耍得生風。據說,他有一次手提大刀,飛身上馬,樂的時候把一顆柳樹給砍下來了。馬背不動,他就自己下去扛起巨樹走了三裏多的路。不僅如此,他還臉不變色,楊國昌也感歎說,我的弟子有很多,只有張三甲是最罕見的。

後來楊國昌去世,張三甲又拜了另一比特清廷侍衛門下,有了大內高手的教導,張三甲的武藝自是更上一層樓。光緒丁酉年(西元1897年),三年一次的武舉考試開始了,但是參加的許多會試著都是豪門子弟。他們提前賄賂了朝廷大臣,僅是想要一個位置而已。張三甲哪裡有錢賄賂,又身著布衣,被衣著華麗的豪門子弟好一通嘲笑。

巧的是他在會試前遇上了恭親王奕忻,奕忻認為他並非是庸才,便收到了自己的門下。如此一來,那些世家子弟除非是王公,否則對於他來說都不算什麼好門第了。有了奕忻的名望,別人也不敢怎樣,張三甲自己又確實是有實力。在會試中一招便擊敗了所有的武林高手,拿到榜首,而到殿試的時候,他拿著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讓光緒看得十分的開心。

也囙此,張三甲成為開州有史以來第一名武狀元,而他也是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最後一名武狀元。按照規定,皇帝親自給他披上紅戴花,並且允許在京師誇官三日。轟動了當時的朝廷,很多官員都向他慶賀,而武舉的人則是前來拜訪他,以望今後能够得到提攜。三天之後,張三甲便回了家中省親。消息傳去,又是一通熱鬧。

這是他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刻,高中狀元,妻子又給他生下一個兒子。可惜的是,張三甲註定壯志難酬,清廷早已爛到底子裏。他又想報國,後來因為過度憂慮國事,不治身亡。他雖然英年早逝,但在賽場上威武的形象永遠在人們的心中。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張三甲家鄉的人們依然以他為驕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