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以後,隨著武昌起義的勝利,各地紛紛響應,相繼宣佈脫離清朝的統治,撼動了清朝幾百年的統治。1912年,清朝的皇室成員認識到已經無力回天,在隆裕太后的牽頭下,紛紛在《清帝退比特書》上簽了字,清朝的統治走向了滅亡。
不過,雖然大清滅亡了,但是地方勢力仍舊存在,尤其是曾經威名赫赫的九比特封疆大吏,他們都曾有著非常大的實權。這些封疆大吏對於清朝,有的是直接跑路,也有的是相當的愚忠,還有的則是風吹兩邊倒,他們的結局也囙此各不相同。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1905年,趙爾巽當上了盛京將軍;1911年,趙爾巽來到了東山省,正好碰上了武昌起義,各省都在鬧革命,他以“保境安民”為由鎮壓了當地的革命。1912年,他帶著軍隊到處肆虐,屠殺了很多的革命人士,直到袁世凱登臺,他拒絕為其效命才被解職,隨後他主持修史並在1927完成《清史稿》,同年病逝;次年《清史稿》正式出版。
直隸總督:張鎮芳
張鎮芳生於1863年,因為嚮往仕途,所以一直考到了50歲,才終於“寒窗四十載,破壁晚登龍”,在光緒甲午科中成為了舉人。張鎮芳是末任直隸總督,他因為跟著張勳鬧復辟,所以最後被抓,而且還被判了一無期徒刑,好在他不缺銀子,最後用錢將自己給贖了出來,並且開始經商混得風生水起,直到1933年才逝世。
兩江總督:張勳
張勳對於清朝非常的愚忠,儘管清朝都已經覆滅了,但是他仍舊拒絕剪辮子,還要求自己的部下也不准剪。1913年還率軍討伐過袁軍,1917年更是以“府院之爭”為名,率領部下進入了北京,並且擁立溥儀復辟,不過最後失敗了。張勳逃出來以後,回到了天津,最後因病逝世,諡號忠武。
閩浙總督:松壽
松壽這個人也很愚忠,並且比張勳猶有過之。武昌起義爆發以後,大家見大勢已去,覺得沒必要再做無畏的抗爭了,於是紛紛勸其投降。松壽不聽勸告,並且還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他决定頑抗到底,不過他最後還是失敗了,於是吞金自殺。
湖廣總督:張之洞
在武昌起義之前,他曾獲得了一份名册,上面寫滿了參與革命的人。當時有人建議,要麼抓起來全殺了,要麼乾脆燒了以安人心,張之洞抓了幾個頭目殺一儆百,然後名册也依舊留著。他這樣一弄,反而弄得人心惶惶,於是武昌起義就這樣爆發了,張之洞沒作抵抗則直接跑路了,其餘的人也紛紛效仿,於是有些地方的革命進行的十分順暢,他死於1915年。
兩廣總督:張鳴岐
張鳴岐是典型的牆頭草,辛亥革命成功以後,他逃到了日本;等到袁世凱掌權的時候,他跑回來屁顛顛的在其手下任職,等到袁世凱死後,他又逃到了天津。九一八事變,他就成了漢奸,並且在七七事變以後,公開表示投降日本,成為了一個賣國賊。1945年,日本戰敗之際,他終於在群眾的聲討中死去。
四川總督:趙爾豐
1908年,趙爾豐平定了西藏的叛亂。1911年,接任四川總督,當時保路運動興起,他曾試圖向朝廷上奏,為當地的百姓請命,不過卻收到了清朝發來的急電,要求他馬上進行鎮壓。趙爾豐是個愚忠之人,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好,但還是執行了命令,很多的百姓遭到了屠戮,武昌起義以後,他被抓住公審處決。
雲貴總督:李經羲
李經羲可以說是大有來頭,他的叔叔是李鴻章,所以他本身的人脈是很廣的,武昌起義爆發以後他沒什麼事,被蔡鍔禮送出境。不過,他在抵達上海以後,由於被人抓住了把柄,所以不得不投靠袁世凱,袁世凱倒臺以後,他還被黎元洪任命過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不過因為張勳復辟,他當了一周不到即去職;他於1925年病逝。
陝甘總督:昇允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昇允積極的進行反抗,並且還以“勤王”的名義,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為溥儀打下了十多座城池。這期間,隆裕太后已經宣讀了《清帝退比特書》,清朝已經滅亡了,但是昇允仍舊繼續攻城掠地,他的目標是攻下西安,然後以此為根據地,迎接溥儀在這裡復辟。
不過,昇允的部下們並沒有他這樣的雄心壯志,他們在聽聞清朝滅亡的消息以後,開始變得人心惶惶,也沒有了繼續戰鬥下去的動力了。此後,他戰敗舉家逃往了青島,並且仍舊一直圖謀復辟,1931年病逝於天津。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