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包拯真的是清官?進入墓室之後,發現盜墓賊刻的8個字

广东 53℃ 0
摘要:北宋打官司有個規矩,老百姓的狀紙要由衙門小吏遞給知府大人,這麼一來小吏就可以收取“好處費”,經過層層剝削老百姓狀還沒告到就被剝了幾層皮,包拯上任開封知府後直接敞開衙門大門,老百姓可以直接走進來將狀紙呈給他,避免了衙門腐敗現象,久而久之老百姓都說:“只有閻王與包拯那裡沒有行賄、打通關節的行為。”

《宋史·包拯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北宋打官司有個規矩,老百姓的狀紙要由衙門小吏遞給知府大人,這麼一來小吏就可以收取“好處費”,經過層層剝削老百姓狀還沒告到就被剝了幾層皮,包拯上任開封知府後直接敞開衙門大門,老百姓可以直接走進來將狀紙呈給他,避免了衙門腐敗現象,久而久之老百姓都說:“只有閻王與包拯那裡沒有行賄、打通關節的行為。”

很多人知道包拯是從元朝戲曲和文藝作品中知道的,戲曲裏的包拯面黑如炭,腦門中間有個月亮形狀的疤痕,黑色在臉譜當中代表鐵面無私,所以古代戲曲家寫包拯時把他寫成黑臉。戲曲裏的包拯還有神話色彩,他“日斷陽間夜斷陰”,白天審理人間的案子,晚上審理陰間的訟事,而他頭上的月亮就是開啟陰陽兩界的鑰匙。

戲曲都把包拯神話了,可現實中的他只是個普通人,999年出生在安徽合肥,“面目清秀,白臉長須”,他的父親包令儀曾考中進士做過官,他1027年跟隨父親的脚步考中進士,朝廷命他就任建昌縣知縣,當他孝大於天擔心父母年事已高無人照顧,就拒絕了朝廷的任命不去就任。

1037,包拯一直在家裡宅了十年,等父母相繼去世並守孝三年才在鄉親父老的鼓勵下接受朝廷任命,擔任天長縣知縣,這時他已經38歲。包拯一生清廉,從來不拿別人一絲好處,他1041年就任端州知府,端州的硯臺全國聞名,以前的端州知府都會拿端硯巴結京城權貴,可是他從來不拿去送人也沒據為己有。

1038,包拯只在端州就任兩年,就因為潔身自好留下美名,得到朝廷一步步提升1043年轉到朝廷任諫官一職,包拯身在其比特就要盡其所能,他看到當朝宰相宋庠身為高位卻尸位素餐、工作上不作為,不惜得罪他也要把他彈劾掉。

宋仁宗身為皇上但也很害怕包拯的敢於直言,他寵愛張貴妃想升遷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為宣徽使,自古以來後宮不得幹政,宋仁宗任人唯親的做法讓包拯看不下去,他直接當著眾人的面用激烈的言辭要宋仁宗收回成命,宋仁宗被他噴的一臉唾沫星子,如果不收回成命包拯還會繼續說,他只好罷免張堯佐為宣徽使。

1056年,包拯到開封府就任,他在這僅就任18個月,但短短的18個月受理了不少冤假錯案,因為明察秋毫剛正不阿被開封老百姓厚愛,包拯為人嚴肅從來不笑,開封老百姓就說要他笑一下比讓黃河水變清澈還難。

1062年,63歲的包拯病死,留下只有5歲的兒子包綖,宋仁宗前去靈堂祭拜,看到包拯的家裡擺設與其身份相差甚遠,包綖身上穿的衣服還打補丁,宋仁宗被包拯的清貧感動,賞賜了包綖大量財物,包綖替父舉行完葬禮就護送包拯屍體回合肥。

包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考古學家都想找到他的墓進行考察,1956年考古學家發現了他墓,他的墓不到30平方米,裡面根本沒有值錢的陪葬品,完全不像朝廷大官的作風,考古學家在墓裡面發現有人動過手脚的痕迹,這大概是宋朝之後的人或者是盜墓賊留下的痕迹,有人還在墓裡面刻了八個大字“包公清廉,吾輩佩服。”

古代有“事死如事生”的習慣,認為自己死了還能過上生前的生活,會將大量陪葬品帶進墓穴,從而引來盜墓者哄搶,可是包拯墓什麼東西都沒有,就連盜墓者對他也只留下佩服二字,可以證明包拯生前確實是一個好官,從來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貪拿別人的東西,這樣的人值得我們一直銘記下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