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兩國戰死的最高將領,分別是誰?

西藏 75℃ 0
摘要:印度的著名詩人泰戈爾就曾說過中印兩國是“親兄弟”,其實兩國都是开发中国家,世界上的超級人口大國,本來可以說是“兄弟鬩牆”的。但中國很快就迅速開展自衛反擊,打下了這一場“軍事政治仗”,且獲勝後就主動撤了軍,表明了和平解决的態度。而在這一場硬仗中,雙方自然都有傷亡,不禁就有人問,在這場戰爭中雙方戰死過的最高將領是誰呢?為了保衛祖國邊疆的安全和領土的完整,中國政府宣佈了開展反擊作戰。

印度的著名詩人泰戈爾就曾說過中印兩國是“親兄弟”,其實兩國都是开发中国家,世界上的超級人口大國,本來可以說是“兄弟鬩牆”的。

不過曾經由於英國殖民的歷史遺留和擴張政策,且中國建國之初“有邊無防”的疏忽,對邊界領土產生了衝突。

但中國很快就迅速開展自衛反擊,打下了這一場“軍事政治仗”,且獲勝後就主動撤了軍,表明了和平解决的態度。而在這一場硬仗中,雙方自然都有傷亡,不禁就有人問,在這場戰爭中雙方戰死過的最高將領是誰呢?正義反擊

1959年人民解放軍挺進西藏,將叛亂平息。而在背後策動和支持的印度勢力見西藏的叛亂遭到扼殺,對西藏進行擴張的想法破滅之後,只好公然開始了進軍。

尼赫魯拋弃了曾經對新中國的中印友好關係,毅然堅持“前進政策”,訓示軍隊開始越過邊境繼續蠶食中國的領土。

而對於中方的邊防部隊,則是不斷地開展活動,製造摩擦和衝突。就在同年底,就策劃進行了朗久、空喀山口事件,攻擊了中國的不少邊防官兵。

而中方始終堅定和平解决的道路,嘗試在談判桌上謀求和平解决邊防的問題。而印方在英國殖民者的挑動下,反而將中方的克制和忍耐視為軟弱。

在一些當地的報紙如《印度斯坦報》上,就有標題大言不慚地稱道:“還要等多久,忍辱多久,印度才會為它的尊嚴而戰鬥呢?”

如此的美化侵略與戰爭,實在是讓人汗顏。甚至還有主編稱此舉為“拿破崙式的勝利”,可見印方用心之險惡,勢必將中國的邊界侵略。

而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况下,只好接下了這場戰爭。為了保衛祖國邊疆的安全和領土的完整,中國政府宣佈了開展反擊作戰。對於一系列軍事指揮、政府動員工作,以及後勤保障工作,中央軍委都開展了嚴密的部署。

於是西藏、新疆的邊防部隊迅速進入到戰備狀態,將兵力迅速合理地部署,對印軍的侵略分析後製定了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術。

儘管印軍先一步在克節朗地區布下過重要據點,但還是很快就被革命军瓦解了。印度一直心心念念的“麥克馬洪線”也被很快越過,於是短短幾十日,就收復了被佔領的中國領土。

而作戰取得勝利之後,中國政府並沒有進一步反擊,本著和平外交的原則,提出了停止衝突重新談判的條件。

印度這一次還沒有認慫,堅持進一步戰爭動員,反撲中國邊防部隊。但第二階段作戰,依舊是中方的大勝,掃清了所有印軍殘餘的據點,最終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佈停火後撤,這場戰爭得以完美結束。丟盔棄甲

雖然印方在戰前的文宣是浩浩蕩蕩,可他們打起仗來是怎麼樣的呢?這就來看看印度損失的官銜最高的軍官,是一比特叫做霍希爾·辛格的印度陸軍準將。他生於1921年,在23歲的時候加入到印軍的隊伍中。他憑藉在軍校的成績出眾,直接擔任到少尉見習軍官參與到二戰末的緬甸中部戰役中。

在此戰役中,他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本領,以優异的戰功得到了晋昇。同時他還非常年輕,可以說,迎接他的平步青雲只是時間問題。而作為“後起之秀”,他自然也參與了對中國邊境的侵略戰爭。

不過當他真的親力親為的走上戰場,帶隊一整個旅的阿兵哥時,他卻輸在了自己的年輕上。我軍當時只派了四個連的戰士前去包抄,不過霍希爾·辛格準將已經被嚇得慌了神,明明在自己的軍營駐地,卻被嚇得拔腿就跑。

於是印軍的剩餘部下眼見自己的長官都開始逃了,一下子群龍無首,丟盔棄甲地開始四處逃竄,根本沒有反擊的打算。

結果這位印度的準將竟然還沒逃出去,在路上就被我軍戰士擊斃了。而他之前甚至還發言稱,400名印度軍就能打4000中國軍人。

這樣囂張的口頭氣焰和實際的落魄死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讓人忍俊不禁。霍希爾·辛格的事蹟傳為了印度國內以後,他的名字成為了耻辱,人們甚至給他取了“長腿將軍”的稱號來嘲諷他。

英勇犧牲

與印方將領的屈辱逃亡不同,我軍在這場自衛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是一比特叫做李白石的營長,不是說他的官職不高,而是他同樣也為守護中國的疆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62年年底的時候,已經是整個戰役的第二階段,李白石營長帶著手下的阿兵哥奉命追擊潰敗的敵人。

不過此時正好碰上了印軍前來支援的喀什米爾聯隊,本來也是我軍大勝的一場戰爭,但李白石營長由於追敵深入,倒在了敵人的流彈下,為中國犧牲了性命。

在整場自衛戰爭中,中國一共犧牲了722人,而印方付出的代價是5倍不止。他們也在這場戰爭中吸取到了教訓,從此不敢再進行所謂的“擴張主義”。

其實這樣不正義的想法本來一開始就不該產生,發動戰爭引發生靈塗炭實在是雙方無論是從國家、從人民來看都是不願意面對的結果。

小結:

但其實通過這場戰爭,中國也表明了一貫的堅定立場。那就是雖然我們儘量地維護和平,把一切問題都放在談判桌上通過外交管道解决,但這也絕對不意味著我們中方軟弱。相反,如果有敵國侵略,我們一定會加倍奉還。

在戰爭中犧牲的那些戰士都是英雄,我們雖然身處和平時代,但也絕不該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因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社會,都是他們的血與肉鑄造的。

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和奉獻,他們用生命換取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我們不會有現在的安寧。而“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作為戰場上的鬥士,死亡與犧牲都應該為國捐軀,而非臨陣脫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