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三國無雙戰將是誰?
如果你說是呂布,那就有點可笑了。
正史中的呂布不過是一個言而無信的諸侯而已。
他只能欺負戰力極低的黃巾軍,被李榷郭汜按在地上摩擦。
還被人家摩擦了兩次。
正史中的呂布,全方位被關羽吊打。
相信很多讀者和我一樣,對關羽的直觀印象,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英武過人,大刀快馬,斬顏良誅文醜,又過五關斬六將。
關二哥不計得失,無視利祿,千里迢迢回到劉備身邊,堪稱忠勇無二,義薄雲天。
《三國志》裏的記載和《三國演義》有很大差距。
關羽斬顏良是事實,但並沒有誅文醜;奔先主於袁軍是史實,但並沒有過五關斬六將,失了荊州是史實,但並不是大意導致的。
《三國志》裏的關羽,是一個更加立體,更加接近“武聖”的英雄。
論個人武勇,關羽傲視三國無對手,因為他千軍萬馬中斬了顏良。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三國志關羽傳》
曹操戰袁紹時,被孔融評估為勇冠三軍的一代名將顏良,在陣前被關羽策馬斬於萬軍叢中,顏良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正史中,關羽是堂堂正正斬了顏良,沒有偷襲,是硬生生殺進敵軍大陣裡面去了。
演義小說素來喜歡用“千軍萬馬取敵將首級”來形容武將能打。
但三國正史中只有關羽一人做到了。
關羽的操作,簡直有點《雪中悍刀行》徐鳳年的感覺。
一個人,沖進敵軍大陣,且不說眼前明晃晃的刀槍劍戟,四處橫飛的箭矢就足够危險了!
關羽不僅無視這些明槍暗箭,還提著顏良的腦袋殺了出來。
袁紹麾下那麼多猛將,沒有誰能留住關羽。
別說顏良,呂布敢在關羽面前放肆,一樣斬了!
《三國志關羽傳》: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於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關羽這次打出的戰績很强,幾乎把曹操嚇破膽,在當時影響力極大,所以被稱為威震華夏。
三國大部分時間,戰事最多的三個地方是漢中,荊州,合肥。
建安二十四年,是蜀漢戰事非常頻繁的一年。
劉備先是率軍進攻漢中,與夏侯淵、張郃對峙。
正月,老將黃忠率部斬殺夏侯淵,蜀軍士氣大漲。
五月,蜀軍逼退曹軍主力,攻陷漢中,張郃率軍撤退。
蜀軍攻陷漢中後,劉備又派劉封、孟達進攻上庸,以鞏固前線戰果。
大概就是此時,關羽為了在荊州地區策應劉備的進攻,與曹仁搞起了小動作,但是後來越戰越勇後收不住手了。
關羽突破數百裏後,把曹魏內姓頭號大將曹仁圍在了樊城。
之前曹仁曾經死死攔住周瑜一年多,這次曹仁被關羽給打得龜縮不出,毫無還手之力。
曹操派於禁、龐德前去救援曹仁。
正值此時八月份漢水暴漲,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兵鋒直逼許都。
關羽把曹魏外姓第一大將於禁給淹了。
不要說關羽是靠天時的霖雨,其實也有人謀。
關羽一直在準備,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統領荊州期間,關羽一直在練水軍,不然襄樊以北盡是平原,他要帶水軍幹嘛?
曹操雖沒有親臨一線,但他又派去了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進駐宛城,策應曹仁,決戰關羽。
同時曹操還命令駐紮合肥的張遼率軍奔赴前線。
就在關羽前線越來越吃緊時,曾經的盟友東吳,在關羽背後捅了刀子。
陸遜攔住關羽回蜀的路線,呂蒙白衣渡江,配合蜀漢的叛將糜芳、傅士仁,襲擊荊州。
關羽前後進退兩難,率殘兵四處遊走,最後被東吳部將潘璋的手下馬忠擒獲,把關羽、關平斬首。
我們看看襄樊一戰曹魏和孫吳兩方為了把關羽拉下馬,所投入的名將陣容:
曹魏:曹仁、於禁、龐德、徐晃、滿寵、張遼(在途中);
孫吳:呂蒙、陸遜、朱然、蔣欽、潘璋;
蜀漢叛將:糜芳、傅士仁、劉封、孟達。
三國中有哪個武將面對過如此的豪華陣容?
關羽威震華夏,兵鋒直逼許昌,打的曹操想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晉書宣帝紀:蜀將羽圍曹仁於樊,於禁等七軍皆沒,修、方果降羽,而仁圍甚急焉。
是時漢帝都許昌,魏武以為近賊,欲徙河北。
關羽在襄樊一戰中,打得曹魏內姓第一大將曹仁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生擒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斬殺西凉名將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要不是被盟友東吳偷襲,己方傅士仁、糜芳背叛,關羽不一定會敗。
關羽一人獨自面對十一比特猛將,還有幾個要命的叛徒。
不得不說,武聖的光輝是不可掩蓋的。
但是,關羽最後敗走麥城,也是有戰畧上的失誤的。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曹操大軍主力陷於漢中,尤其是折損夏侯淵,士氣低落。
關羽進攻的時機還是很恰當的,襄樊之戰的前期也是很順利的,但是後期出現了戰畧上的失誤。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不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無愧青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