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造就河南大饑荒,餓死300萬人,人販市場300元買個女人

重庆 65℃ 0
摘要:七七事變之後,華北淪陷,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河南成為了中國軍隊和日軍作戰的主戰場,日軍在此發動了十多次大規模進攻,造成了當地民不聊生。加上1938年蔣介石為了封锁日軍過黃河馳援徐州,掘開黃河“花園口”,洪水順勢而下,封锁了日軍,但是造成了大量的洪泛區,尤其事河南更加嚴重,豫東平原的萬頃良田變成了沙灘河汊。

七七事變之後,華北淪陷,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河南成為了中國軍隊和日軍作戰的主戰場,日軍在此發動了十多次大規模進攻,造成了當地民不聊生。加上1938年蔣介石為了封锁日軍過黃河馳援徐州,掘開黃河“花園口”,洪水順勢而下,封锁了日軍,但是造成了大量的洪泛區,尤其事河南更加嚴重,豫東平原的萬頃良田變成了沙灘河汊。

而常年征戰的過程中,河南本身就是全國出糧出兵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已千瘡百孔,多年的征糧徵兵,青壯年都離開了土地,農民家裡沒有存糧。而洪水過後更是趕上了天灾,1942年整個夏天沒有下過一滴雨,夏天播種的農作物全都在持續的乾旱中枯萎,而大旱之後就是鋪天蓋地的蝗灾,蝗蟲所過之處,田間僅有的秧苗被一掃而光,臨河、依井的一些良田原本還能略有收穫,這下全都成了蝗蟲的口糧。

原本這種灾荒都是日積月累起來最終爆發,如果足够重視的話是可以做好應對和緩和的,但是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不顧人民死活,仍在強征軍糧。而河南民間也有“水旱蝗湯,河南四荒”,這個“湯”指的就是湯恩伯。抗戰時期湯恩伯數十萬大軍在河南駐紮,軍紀敗壞,為禍鄉里,還強征民役,被民間列為四害之一。1940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為了確保戰區供糧,在各省“征實”(即直接徵收糧草等生活物資)制度,這讓各省都形成了“報喜不報憂”的風氣,河南的灾情也被隱瞞了下來,而蔣介石對此也視而不見,或者他自己內心深處也不希望有這樣的灾情,所以選擇了不相信。

其實在1942年的八九月間,蔣介石已經從李家鈺、蔣鼎文那裡得知了河南的灾情嚴重,於是將河南徵收的軍糧從500萬石减為250萬石,但是糧食部長徐堪卻將250萬石變成250萬包,一石合小麥140至150市斤,一包合200市斤。這一字之改就讓河南的徵收軍糧新增了三分之一,讓河南灾情雪上加霜,豫籍參政員郭仲隗將所收集的河南灾民所吃的榆樹皮、觀音土、雁糞等帶到重慶參政會上當眾展示,這次蔣介石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派專員調查,之後撥款5億法幣賑災,其中的2億用於災區各處開設粥場應急,3億元用於購買賑濟糧。雖說粥場開設起來了,但是對於龐大的灾民數量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很快斷頓,而剩下的3億法幣被挪作他用,甚至還被貪官挪用販運私貨,一直持續到1943年6月,隨著新一季小麥的成熟豐收,那場餓死了300萬人的大饑荒終於過去了。

而這次天災人禍造就的大饑荒,整個河南的場景猶如人間地獄,在河南當地的人肉市場上,女人的價格從3000元急劇下降到了300元,也就是說300元就可以買一個女人帶回家,更加讓人諷刺的是當地男子賣身替人去當兵的價格從3000降到了2000,也就是說那時候一條壯男的命就值2000法幣。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時在河南洛陽城工作的工人,他們每天的薪水是22-26元法幣,也就是說普通人用不了半個月的薪水就可以買一個女人。一條性命不值一個月的薪水。

別以為當兵就可以吃軍糧,但是當時因為戰爭全國早已千瘡百孔,加上軍隊裡面的層層貪污,新兵的待遇可以說是差到了極點,當兵就意味著高死亡風險,所以很多灾民寧願在家裡活活餓死也不願意去當兵,所以需求大,但是去的人少,這也是新兵價格跌得比女人少的一大原因,在生存面前生命一文不值,更不用說尊重生命,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猶如人間地獄,活活餓死了300萬人,所以我們今天要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幸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