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農夫報官:牛舌頭被人偷了,包公:把牛殺了賣,賊人自會來

河南 80℃ 0
摘要:包拯是北宋名臣,為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敢於替百姓鳴不平,被後世譽為“包青天”,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尊崇。在河南開封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北宋歷代開封府尹的名字,包拯的名字最初也刻在上面,可是後來人們經常到石碑前緬懷包拯,久而久之把包拯的名字從石碑上抹掉了,只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凹痕。據說有一天早上,包拯剛剛命隨從們打開衙門的大門,就有一比特農夫前來報官,說自家養的牛被人害了,牛舌頭被人偷走了。

包拯是北宋名臣,為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敢於替百姓鳴不平,被後世譽為“包青天”,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尊崇。在河南開封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北宋歷代開封府尹的名字,包拯的名字最初也刻在上面,可是後來人們經常到石碑前緬懷包拯,久而久之把包拯的名字從石碑上抹掉了,只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凹痕。

在民間傳說中,包拯身上也充滿了濃濃的神秘色彩,有傳說他是天上的奎星轉世,也有傳說認為是他是地府十殿閻羅之一的第五殿主閻羅王。因為包拯清正廉明,在他去世之後,人們自發為他建立祠堂,在合肥、肇慶以及開封等地至今仍然有包公祠的存在,千百年來香火不斷,十分的興盛。

包拯的事蹟經過千百年來的傳頌,已經漸漸地被神話了,他在民間傳說中不但是一個清官,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斷案高手,甚至有“日審陽夜審陰”的說法。民間也流傳著許多包拯審案的故事,比如著名的“包拯巧斷牛舌案”,就十分的有趣。

據說有一天早上,包拯剛剛命隨從們打開衙門的大門,就有一比特農夫前來報官,說自家養的牛被人害了,牛舌頭被人偷走了。對於尋常百姓來說,牛無疑是十分珍貴的,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百姓們向來也都非常愛惜畜力,前來報官的農夫看到耕牛舌頭被偷,更是難過得欲哭無淚。

包拯聽完農夫的哭訴後,心裡面已經有了計較,他安慰農夫不要難過,趁著耕牛還沒死,就趕緊殺了賣,賊人自會主動前來自首。

牛沒了舌頭自然是活不成了,雖然農夫對這頭耕牛萬分不舍,可為了減少損失,只好聽從了包拯的建議,趕緊回家把耕牛殺了賣肉。

第二天的時候,包拯早早地命人打開了衙門,不久後果然看到有人前來報案,說老農私殺耕牛觸犯了朝廷律法。可是包拯聽了此人的話後卻哈哈大笑,對這個前來報案的人說已經等候你多時了,你就是偷走農夫牛舌的賊人。這個前來報案的人馬上大驚失色,不知道何處露了馬腳,在包拯的鐵面無私之下,只好俯首認罪,說確實是自己偷了農夫的牛舌。

原來此人跟農夫素來不和,為了報復農夫,就偷偷把農夫家的牛舌割了,這樣一來農夫家的牛就肯定活不成了。看到農夫把牛殺了賣肉後,他就立刻來衙門報案,想要再次坑害農夫。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其實是包拯和農夫的計策,將計就計,讓賊人主動露出了馬腳。

宋朝對耕牛管理得十分嚴格,朝廷是嚴厲禁止私下屠宰耕牛的,如果農夫不是提前跟包拯打過招呼,那麼他可能還真會囙此而受到懲罰。而賊人卻並不知道這一點,他以為可以趁此機會報復農夫,卻不想中了包拯和農夫的計。而包拯正是因為洞悉了賊人的這種心理狀態,所以才巧妙地令賊人自己現出了原形。

包拯的智慧固然令人欽佩,不過他在歷史上並不是以神斷而著稱,雖然民間傳說中有許多包公審案的故事,可實際上大多都是虛構出來的。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最令人欽佩的地方其實是他的直言敢諫。可是因為後世的人們對貪官污吏充滿了痛恨,同時又對清官充滿了渴望和期待,所以包拯才被塑造成了一個“日審陽夜審陰”的判官形象。後來隨著戲曲包公戲的流傳,包公的判官形象也就變得更加的深入人心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