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說荊州是累贅,諸葛亮說荊州是一統天下關鍵,到底誰對誰錯?

河北 106℃ 0
摘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筆者想先說件事,這樣有助於理解!於是他很苦悶,覺得家長騙了他。那麼筆者問一句:這兩句話,到底誰對誰錯?况且,龐統根本就沒說過“荊州是累贅”,這完全是斷章取義!而諸葛亮在《隆中對》時說,荊州是一統天下的關鍵,又是哪一年?如今再看,你認為龐統說荊州正確,還是諸葛亮說荊州正確!諸葛亮雖表達出了,荊州是奪取天下的關鍵,但同樣也強調了西川的重要。二則是,諸葛亮和龐統,都沒有否認荊州。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筆者想先說件事,這樣有助於理解!

說,有一比特家長,對他考入高中的孩子說:你啊,也就苦三年,等考上大學後就輕鬆了,那時你想幹啥就幹啥,沒人管,多美好!就這樣,這個孩子信了,玩命學習,終於考上大學,卻發現大學根本不輕鬆,哪有那麼美好?

於是他很苦悶,覺得家長騙了他。這時,很受他尊重的一比特親屬又說了:你啊,等上了班就好了。那時有錢花,想買啥就買啥。但想要有一個好工作,就先要好好學,起碼要考上研。

那麼筆者問一句:這兩句話,到底誰對誰錯?

例子也許不算恰當,但卻能反應出這樣一個本質問題:事物是處於發展變化中。放在時間座標上,恐怕就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因為連地球都會消亡對不對?

這個問題,也是這樣的道理。况且,龐統根本就沒說過“荊州是累贅”,這完全是斷章取義!

因為龐統的原話是這樣的:

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意思就是說:荊州現在已經被打殘了,人口和物質嚴重匱乏。如今是啥狀況呢,東邊是孫權,北邊是曹操,三足鼎立在了荊州。這種狀態,你劉備還拿啥匡扶漢室?現在西川很富强,要啥有啥,啥也別說了,咱應該想方設法搶西川!

敢問,可有說荊州是累贅?倘若龐統真認為荊州是累贅,那麼在劉備分兵進川時,他豈能同意把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都扔在荊州?

所以“

荊州荒殘,人物殫盡”

這八個字,是在描述荊州的現狀,跟累贅差了十萬八千裏!

且龐統說這八個字時,是哪一年?西元211年,赤壁之戰打完!曹、孫、劉,三家在荊州地區犬牙交錯,沒事就“開片打架”,自然是造成了“

荊州荒殘,人物殫盡

”的現狀。

而諸葛亮在《隆中對》時說,荊州是一統天下的關鍵,又是哪一年?在西元207年!當時的荊州,劉錶還活著呢,由於荊州一直遠離中原主戰場,連諸葛亮一家子都是遷移過來的,沒有大規模戰爭,故而堪稱是民附物豐。所以才有了荊州“帶甲百萬、糧草充足”的誇張!

如今再看,你認為龐統說荊州正確,還是諸葛亮說荊州正確!都正確吧,因為時間點不同!我們總不能拿著“明朝的尚方寶劍,去砍清朝的官”吧。

其中,還有一點,也不能忽略。

諸葛亮雖表達出了,荊州是奪取天下的關鍵,但同樣也強調了西川的重要。因為《隆中對》的大戰略是,劉備若奪天下,一要占荊州,二要拿西川,三是在時機成熟時,自西川和荊州兩路出兵,橫掃中原。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就是由於荊州遺失,導致了劉備不顧一切的要奪回來,結果來了個夷陵之變。

諸葛亮五次北伐,為何打得那麼苦?也是因,沒有荊州方向的全力配合,不足以撼動曹魏!(孫權雖有配合,但力度差太多)

搞明白了諸葛亮的態度,再來看龐統。他的那番話,顯然是在勸說劉備去奪西川。囙此,先說荊州現狀——這裡,已經不能當成根據地了,因為荊州是主戰場。今兒曹兵橫行,明兒吳軍豪奪,你劉備還怎麼在這玩?想生存,走您——取西川。

這其實才是龐統那番話的本意,哪裡有啥“荊州是累贅”的意思。

相反,荊州的重要性,龐統也是心知肚明的。龐統最先是在周瑜手下當功曹。周瑜曾提議孫權,取道荊州,去奪西川!孫權雖同意了,但隨著周瑜病亡,這個計畫被魯肅的“養劉備,共抗曹操”所取代——這一切,都是《三國志》中的記載。

周瑜為何非要玩命奪南郡等荊州地盤,龐統身為周瑜的智囊,他比誰都清楚。因為他跟周瑜是同樣的思路,執行著一樣的戰畧,兩人可曾否認過荊州——根本就沒有!

所以,這個問題,筆者的回答只能是:龐統和諸葛亮,說得都對!

一則是,時間點不同,荊州的狀況不同,自然描述不同!

二則是,諸葛亮和龐統,都沒有否認荊州。只不過是隨著三國局勢發展,取西川更迫在眉睫。僅此而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