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六盤山探索“蜂旅”融合為遊客“釀”甜蜜之旅

宁夏 73℃ 0
摘要:新華社銀川7月6日電盛夏時節,六盤山綠意濃郁、山花遍開,成為蜜蜂的采蜜樂園和遊客的避暑勝地。晚風習習,半山腰處的一處蜂場裡,69歲的夏寧成吹著薩克斯為空地上燒烤嬉笑的同伴們助興。主人家王丁向是一比特47歲的蜂農,家在中國西北的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六盤山鎮東山坡村。同時,六盤山因夏季氣候溫凉,被譽為“避暑聖地”。

在位於寧夏六盤山半山腰處的一處蜂場裡,69歲的遊客夏寧成吹著薩克斯為空地上燒烤嬉笑的同伴們助興。新華社記者黎廣滔攝

新華社銀川7月6日電(記者謝建雯、呂澤、黎廣滔)盛夏時節,六盤山綠意濃郁、山花遍開,成為蜜蜂的采蜜樂園和遊客的避暑勝地。晚風習習,半山腰處的一處蜂場裡,69歲的夏寧成吹著薩克斯為空地上燒烤嬉笑的同伴們助興。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農家樂裏養蜂,很新鮮。聽說這裡的百花蜜又香又甜,回去時打算給親戚朋友帶一點。”他說,“主人家很好客,大家玩得很開心。”

主人家王丁向是一比特47歲的蜂農,家在中國西北的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六盤山鎮東山坡村。2016年,借著當地發展蜂產業的東風,在外做生意失敗的王丁向重燃鬥志,返鄉釀蜜。

王丁向(左一)在他的“半山蜜園”蜂場裡忙活。新華社記者謝建雯攝

涇源縣地處六盤山腹地,境內無工廠,且植被覆蓋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種類豐富,生長著530多種中藥材,3月至9月百花相繼盛開,是中華蜜蜂養殖的優質天然蜜場。

“這裡生產的百花蜜有自然的花香味,口感濃郁、營養價值高,很受消費者歡迎。”涇源縣中華蜜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閆雪琴說。2018年,當地土蜂蜜被農業農村部登記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成為人們舌尖上的蜜之珍品。

同時,六盤山因夏季氣候溫凉,被譽為“避暑聖地”。看著家鄉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大山裏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也不斷完善,王丁向打定主意,“養蜂和旅遊要結合起來。有了人,蜂蜜就更不愁賣了”。

他重新修葺了半山腰的老院子,以蜂箱為主角精心設計了這個農家院落,還在院裡種上了觀賞牡丹,取名“半山蜜園”。去年4月,他開始直播賣蜜,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400多名粉絲關注。

“一年四季沒停過,一有時間我就做直播。粉絲看得見,才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王丁向說。

如今,一到盛夏,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避暑散心、賞花買蜜。今年除了360箱蜂,他還養了300多只土雞,並在蜂場的一塊空地上建了凉亭,供遊客燒烤放鬆、喝蜂蜜茶、開室外KTV……

“城裡人來這兒拍照、唱歌,用露天柴火灶燉土雞,有時最多能待兩三天。”王丁向說,為讓遊客玩得盡興、住得方便,他還在蜂場外一公里處承包了一個旅遊驛站,每晚能住10人。

據王丁向介紹,他一年能接待三四百人,多數都是常客,年產蜂蜜4000斤左右,毛收入30多萬。如今他閑時沏一壺蜂蜜茶,坐聽風聲鳥鳴;忙時搖蜜分蜂,待客賣蜜,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釀蜜甜了好日子、旅遊鼓了錢袋子,王丁向的蜜旅產業只是當地發展養蜂和旅遊的一個縮影。“蜜蜂能產蜜富農,更重要的是通過授粉修復和改善植被,對生態農業、旅遊等產業也有促進作用。”國家蜂產業科技體系固原綜合實驗站站長李勇說。

王丁向的“半山蜜園”蜂場裡,遊客在拍照。新華社記者黎廣滔攝

據瞭解,當前涇源縣蜂群養殖規模達到3.5萬群,年產蜂蜜約30萬公斤,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蜂農年均收入達2.3萬元。

去年全縣旅遊綜合收入7.9億,實現養蜂綠生態、旅遊聚人氣、賣蜜富羣衆這一產業融合的良性閉環。“今年的旅遊收入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涇源縣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王鑫說。

王丁向的“半山蜜園”蜂場裡,遊客在參觀蜂箱。新華社記者謝建雯攝

為了讓養蜂、旅遊兩大產業更好融合,讓農民更多受益,當地繼續探索發展“蜂旅融合”,為遊客“釀制”避暑“蜜旅”:在涇源縣六盤山鎮劉溝村,分佈在百花深處的蜂巢民宿已開始試營業;在涇源縣黃花鄉羊槽村的一片峭壁上,懸崖蜜景觀也已初步形成……

看著蜜蜂飛舞、感受著晚風輕撫,夏寧成停下伴奏,輕嘬了一口蜂蜜茶。“聽慣了都市裏的汽笛聲,這些鳥叫聲讓人很放鬆,下次帶著家人也來體驗下。”他笑道。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