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自隋唐時期創建到清朝晚期結束,經歷了長達1300年的歷史,在這過程中,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和創新,為歷代統治者選拔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選舉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方法,科舉制度在百姓的心裡有著神聖的地位,因為能够通過考試並且取得優異成績的人都是國家棟樑。
古代的家庭裏如果出現了一比特狀元,那個人便是整個家族的光榮和驕傲,不過狀元畢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出現的所有狀元加起來也不到500人。
正因為狀元等級的人才很稀缺,所以大家會將更多的目光放在狀元身上,囙此歷史上流傳了很多有關各大狀元的奇聞軼事。基於這個原因駱成驤作為清朝時期四川地區的唯一一比特狀元,他的經歷更讓人驚歎。
駱成驤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狀元,光緒年間在清朝歷史上也是一個比較動盪的時期,當時的光緒皇帝雖然是清朝的統治者,但也只是名義上,而真正的掌權人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雖然看起來比較懦弱,但是他還是心懷抱負,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清朝完成改革。
可是憑藉光緒皇帝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够,為了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光緒皇帝想了一些方法來拉攏人才。其中,科舉考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畢竟在殿試時,皇帝會親自監考,能够通過皇帝的考查獲得第一名的人也是人中龍鳳。駱成驤就是在光緒皇帝尋找人才的時期出現的,而他的經歷以及知識正好是光緒皇帝所需要的人才。
駱成驤並不是他的原名,他原本出生在一個李姓家庭,他母親在他年幼時期病逝,他的父親因為沒有能力便將其送給了一比特姓駱的商人,自此改名為駱成驤。那位駱姓商人因為經營不錯,賺了一些錢,駱成驤囙此能够上學讀書。
而駱成驤天生喜愛讀書,非常有天分,所以他的養父便請了專人教他。駱成驤沒有浪費養父的一番心意,他勤奮好學,取得了好成績。
1893年,駱成驤28歲,他在四川舉辦的鄉試中考取了第三名。在這之後的第二年,駱成驤又前往北京參加會試,可惜的是在北京參加會試時,駱成驤發揮的並不好,最終名落孫山。
因為北京距離他的家鄉路途遙遠,而駱成驤也並不甘心最後這個成績,所以他就留在了北京繼續學習。孤身一人在北京闖蕩的他生活並不如意,還是依靠著朋友的接濟他才能勉强維持生計。兩年之後,清朝政府再次舉行會試,這一次駱成驤把握住了機會,中了進士。
成為進士之後,駱成驤獲得了參加殿試的機會,這是他第一次見光緒皇帝。當時的光緒皇帝已經意識到只依靠“之乎者也”並不能够挽救國家,所以他提出以“時局策論”為考核標準來選拔人才。這對駱成驤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他孤身在北京的這兩年間,不僅深入了學習儒家經典,而且還親身感受了北京的政治變動,同時感受到了西方列强對中國的壓迫以及底層群眾的困苦生活。
相比較其他只知道“之乎者也”的考生來說,駱成驤顯然更有優勢。他在書寫答案的時候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答卷。不過,在他將要交卷之時,抬頭看到了坐在龍椅上略有憂愁的光緒皇帝,於是再次提筆,在試卷的末尾寫上了“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八個字。
這次殿試和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對光緒皇帝來說,這是一次能够改變自己命運、改變大清命運的機會。因為光緒皇帝在政治上的決策始終受制於慈禧太后,所以他想借助於這次考試建立自己的勢力,希望找到可以幫助自己完成改革的忠臣。
基於這個目的,當光緒皇帝看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這八個字時,心中頓時感觸頗多,最終喜極而泣。光緒皇帝沒有想到他真的找到了如此忠心的學子,隨即便欽點他為“狀元”。
駱成驤在做官之後,沒有辜負光緒皇帝的期望,一生為官清廉,忠心不二,可惜清朝滅亡已成定局,駱成驤也沒能改變歷史的發展軌跡。民國建立之後,駱成驤還被邀請擔任臨時議會的議長,威望極高,這得益於他“以廉政為先、以百姓為先”的為官理念。1926年,駱成驤病逝,百姓們自發為其悼念,可見其備受百姓愛戴。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