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山西被“土方”和“鬼方”佔據,它們究竟什麼來頭?

山西 73℃ 0
摘要:3000多年前,在風雲交際的華夏大地上以殷商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在中原大地開始繁盛。它分為“先商”“早商”和“晚商”三個階段,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商朝時期也只有中原地區屬於其絕對的勢力範圍,剩下的地區都被很多方國佔據著,其中佔據山西的兩大方國,分別就是“土方”和“鬼方”。讀者們,關於“歷史上的土方和鬼方”,大家怎麼看?

3000多年前,在風雲交際的華夏大地上以殷商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在中原大地開始繁盛。

那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因為夏朝的歷史撲朔迷離,所以也成為有文字可考的第一個王朝。它分為“先商”“早商”和“晚商”三個階段,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

眾所周知,從周朝開始實行的分封制,產生了很多方國。其實商朝也一樣,據近代學者研究發現,商王朝時期的國家,也是古國和方國的聯合體,有點像當前西方國家的聯邦制。

“方國”一詞最初由孫怡讓在《契文舉例》中提出。《周易·既濟》篇載,“方,國也”。

在商朝晚期的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中,蔔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稱呼當時的部落國家,所以稱作“方國”,也是現代學者研究商周歷史的基礎。

可以想像,在當時人們的認知範圍和統治範圍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王朝的控制面積也不是很大,比現在要小很多。商朝時期也只有中原地區(河南大部分地區、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屬於其絕對的勢力範圍,剩下的地區都被很多方國佔據著,其中佔據山西的兩大方國,分別就是“土方”和“鬼方”。

關於“土方”,在《詩經》和《楚辭》裏都有提及。如《詩經》:“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楚辭·天問》:“禹降省下土方”。

另外,在甲骨文中,也有關於土方的記載,如“王省土方”、“伐土方”、“征土方”等,基本上記載的都是與戰爭相關的內容。

文獻記載,在盤庚遷殷前,土方曾利用王室的“九世之亂”的機會,迅速擴展勢力,逐漸向南遊移,騷擾商朝屬國,並經常深入商王畿西效進行搶劫。土方的這一舉動,對商王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的危脅。到了武丁時期,武丁命武將禽和甘盤率軍征討,經過幾年征伐,終於將土方平服,土方的領地從此歸入商朝版圖。

之所以土方經常會騷擾商王室,主要還是離得近的緣故。據郭沫若推斷,“土方距殷京(今河南安陽)約十二三日之路程,每日平均行程八十裏計,已在千里之下”。也就是說,土方當時主要佔據山西臨汾以北、晋中、太原、忻州等地,與其他方國相比,離王室比較緊,所以時常騷擾。這和春秋時期,匈奴時常騷擾燕國一樣,主要還是離得近,打劫方便。

據文獻記載,鬼方位於土方西北,統治範圍大約是今內蒙古自治區南部、陝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一帶地區。即如今的大同、朔州及忻州部分地區。

關於“鬼方”的歷史,古書和甲骨文中都有記載,如《周易·既濟》中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的記載。高宗就是武丁,說武丁征伐鬼方,花了三年的時間就平服了。

但是已發現的甲骨文卜辭中記載“鬼方”的地方有四條,其中三條是武丁占卜“鬼方易易無禍”,就是鬼方易有沒有災禍;另一條是武丁占卜“鬼方受有佑”,就是鬼方能不能得到保佑。從這些內容看,武丁不但沒有征伐過,還祈求保佑鬼方。

傳世文獻(如竹書紀年、易經)記載的鬼方是商朝的勁敵,是武丁大帝的勁敵,實際上正好和甲骨文的資料相反。鬼方非但不是商朝的勁敵,反而是商朝的鐵杆小弟。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完全相反的記載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原因就是:1、鬼方是商朝的鐵杆小弟;2、周朝是商朝的敵人,鬼方以及鬼方衍生的隗姓北狄也是周朝的敵人;3、周朝認為周人和商人都屬於“華夏”,但鬼方屬於“北狄”;所以,周人無法抹黑商朝為“戎狄”,但對商朝的鐵杆小弟鬼方,就可以抹黑了。所謂歷史都是勝利者寫就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不論怎麼說,鬼方和土方都曾生活在山西這塊土地上。在泱泱的歷史長河中曾上演著不朽的文化傳奇。對於如今山西人而言,讀古之歷史,憶古之先人,也是感慨頗深。

讀者們,關於“歷史上的土方和鬼方”,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