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聞名的“儲蓄大國”。2020年,在疫情降臨、經濟波動的情况下,中國住戶存款大幅增加11.3萬億,人均存款達到6.56萬,比2019年新增了0.75萬。
具體到都市來看,有些地區的居民攢錢能力著實令人驚歎。2020年,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的都市共有18個,其中北方都市獨佔2/3。十强都市分別是北京、上海、營口、杭州、遼陽、廣州、鄂爾多斯、太原、深圳和大連,其中北京獨超20萬傲視全國。
23個萬億俱樂部都市人均存款排名變動,北京、上海高居榜首,杭州、廣州反超深圳,天津連超蘇州、南京等8個都市,佛山、成都、西安、長沙等8市人均存款數據出現回檔。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亮點?搜狐都市帶你梳理一下。
-01-
北京上海高居榜首
營口遼陽躋身前五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人均存款數據是由各大城市2020年住戶存款餘額除以常住人口數量初步得出,或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誤差,最終數據以統計局等專業機构為准。文章共梳理了280餘個地級以上都市的人均存款數據,部分未公佈存款餘額的都市不在其中。
2020年,人均存款最高的十座都市分別是北京、上海、營口、杭州、遼陽、廣州、鄂爾多斯、太原、深圳和大連。其中北京人均存款獨超20萬,其餘都市也都超過10萬。
北京和上海作為强一線都市,一方面雲集了數量眾多的富豪拉高存款總量,一方面也是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的都市,居民收入相對較高。近些年,我國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大行業一直是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業以及金融業,北京和上海恰好是這些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同樣位居前十的杭州、廣州和深圳,也有這兩方面的因素。
營口、遼陽這兩座遼寧普通地級市高居前五,令人頗感意外。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未找到2020年底住戶存款餘額數據,營口採用了截至2020年上半年的數據,所得人均存款或比實際數據偏低。但即使如此,營口的人均存款也已高居第三。
實際上,營口作為東北首個開埠口岸,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東北的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它的工業基礎十分雄厚,與大連一樣都是沿海老工業基地,輕紡、機械工業極為發達。遼陽則緊鄰瀋陽,以冶金、機械、煤炭電力、石油化工等為主的重工業基礎雄厚。這些都市雖然如今經濟發展較為落後,但作為工業開發較早、城鎮化水准較高的都市,民富程度仍不可小覷。
鄂爾多斯和太原也是“家裡有礦又有廠”的都市,其中鄂爾多斯2020年人均GDP和人均存款均高居全國前十,令人驚歎。能達到這種成績的,除了鄂爾多斯外只有北京、上海和深圳。
除了這10座都市之外,還有8座都市人均存款也在10萬元以上,分別是天津、撫順、盤錦、南通、南京、丹東、烏海和威海。與2019年相比,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的都市新增了8個,分別是遼陽、天津、撫順、南通、南京、丹東、烏海和威海,而瀋陽和佛山則退出10萬元檔比特。
有意思的是,這18座超10萬元的都市中北方都市占了2/3,與印象中南方經濟更發達的現狀不甚一致。仔細梳理可發現,除了北京等少數經濟發達的北方都市之外,其餘都市基本都是經濟已逐漸下行的老工業都市。這些地區工業化、城鎮化起步較早,居民收入基礎也相對較高。且隨著近年來經濟下行、人口流失、老齡化加重,當地居民手頭有錢也不傾向於拿去投資,而是繼續儲蓄,人均存款自然較高。
這18座都市之後,共有17座都市人均存款在9萬元量級,包括無錫、佛山、蘇州、寧波等重點都市。共有23座都市人均存款在8萬元量級,包括西安、武漢、成都等重點都市。百强榜中,共有99座都市超過全國平均水準(6.56萬),僅有榜尾的滄州在水平線之下。
此外,人均存款百强都市中,有40座都市的人均GDP都不在百强範圍之內,GDP總量也並不高。這些都市基本分佈在黑吉遼、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等北方省份,與上文提到的經濟下行、人口縮水、居民儲蓄意願濃厚等因素息息相關,也可以說是北方都市經濟活力低迷的一個注腳。
-02-
杭州排名反超廣深
南通超過南京蘇州位居江蘇之首
梳理完百强都市,我們重點來看一看萬億俱樂部都市的人均存款情况。
2020年,共有23個都市GDP破萬億,可以說是全國經濟强市的代表,但它們的民富程度卻不大相同。北京以20.32萬元的人均存款高居榜首,上海(15.4萬)、杭州(12.06萬)位居二三。
杭州之後,廣州獨居11萬元檔比特,深圳、天津、南通、南京處於10萬元檔比特,無錫、佛山、蘇州、寧波在9萬元檔比特,福州、西安、武漢、濟南、成都在8萬元檔比特,青島、長沙和鄭州在7萬元檔比特。而重慶、合肥和泉州人均存款均不足7萬元,且都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由於部分城市七普人口數據與2019年相差較大,所以2020年人均存款數據也經歷了一番調整。人口增量高居前列的深圳、西安、廣州、成都、鄭州、佛山、蘇州和長沙,人均存款數據也出現回檔;人口大减的天津人均存款數據猛增了2.63萬;人口變化較為正常的北京、上海和濟南,人均存款數據也有較高增長。
經此調整,23個萬億都市的人均存款格局出現明顯變動——杭州連超廣州深圳晉級第三名;深圳下滑兩位掉至廣州之後;南通反超南京蘇州成為江蘇萬億都市之首;蘇州被南京、南通和無錫連超,成為江蘇之尾。
這其中有兩個都市值得關注,那就是南通和泉州。
南通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江蘇排在中等偏上水准,但其人均存款卻高居江蘇之首,這是很有意思的事。南通是江蘇乃至全國“最老”的都市,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30%。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准和居民收入水准,加上較為老邁的年齡結構,使得這座城市的居民財富不斷增加。再加上南通建築業發達,數量眾多的外出務工建築工人往家裡寄錢,也拉高了整體存款餘額。
泉州作為民營經濟十分活躍的東部沿海都市,人均存款在重點都市中卻位居倒數第一,這與當地的金融氛圍不無關係。泉州商業氛圍極濃,民間“標會”的融資模式較為盛行,大部分人不青睞低利率的銀行存款。且泉州商人雖然數量龐大、十分有錢,但很大一部分都會選擇經商都市進行存款和貸款,也流失了大量的個人存款。
-03-
浙江全省位列全國百强
遼晋冀等北方省份成績亮眼
從人均存款百强都市的省份分佈來看,浙江和遼寧無疑是最亮眼的兩個省份,上榜都市超過10個。其中浙江是唯一一個所有地市全部上榜的省份,且大部分都市都位居50名之內。
浙江人有錢,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搜狐都市去年盤點的居民收入百强榜中,浙江11個地市也全部上榜。自古就極為富庶的浙江擁有龐大的資產積累和濃厚的營商氛圍,大小老闆們財富可觀,普通居民的薪水、財產收入等可支配收入也高居全國前列,人均存款數量自然不容小覷。
遼寧作為“共和國”長子,工業化、城鎮化起步較早,居民的財富積累也十分驚人。近年來東北地區整體經濟下行,人口嚴重外流,老齡化與少子化並存,這些老牌工業都市的居民就更願意存錢,而非投資。遼寧14個地市中有12市都躋身全國百强,另外2個都市鐵嶺和朝陽人均存款也都在5、6萬元,距離全國水平線不遠,足以說明其經濟基礎雄厚,只是仍在艱難轉型中。
與遼寧類似的還有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北方資源大省或老工業强省,上榜都市數量也高居前列。其中山西僅有晋豫陝邊界的運城、臨汾和呂梁3市沒有上榜,河北也僅有邯鄲、邢臺和保定沒有上榜。
福建這個人均GDP全部高居全國百强的省份,人均存款卻僅有福州和廈門上榜,反差可說極為明顯。這就像前文的泉州一樣,福建商業氛圍濃厚不假,但民間“標會”的融資模式較為盛行,故而大部分人不青睞低利率的銀行存款,有限的存款也大都集中在福州和廈門兩大商業重鎮,所以產生了這樣的結果。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貧富差距,在人均存款的排名上也有所體現。廣東7市上榜,但僅有廣州、深圳、佛山和珠海位居前50,中山、江門和東莞都位居70名開外。還有11個地市排在全國200名開外,雲浮、湛江、茂名、揭陽、河源、和汕尾人均存款更是不足4萬元。
重慶是唯一一個人均存款未進入百强的直轄市,貴陽、合肥和南寧是除拉薩(暫未公佈住戶存款餘額)外未入榜的省會城市。重慶雖然GDP總量很高,但較為龐大的人口體量和較低的城鎮化率拉低了這座城市的人均數據。不過,重慶和合肥在2019年都還在榜,只是排在90名開外,七普後人均存款增長不明顯,被擠出榜單。
貴陽和南寧2020年人均存款分別為6.1萬和5.1萬,排在全國第119名和166名。這兩座都市是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南方省會城市,人均GDP也不高,算是較為貧困的南方省會了。與高居榜首的北京、上海相比,貴陽和南寧的人均存款只相當於京滬的1/4至1/3,差距不可謂不大。
今年發佈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被寫入2035年遠景目標,拓展居民收入增長通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再分配機制等成為重點任務。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數量全部躋身前百的浙江,正具備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基礎和優勢,被賦予先行先試的重任。藏富於民,是全社會的共同期待,也是和諧發展的根本之道。
附:2020年人均存款百强都市
參考資料:
[1]各市統計局
[2]31省人均財富比拼:經濟最强省廣東人均GDP僅排第7.搜狐都市
[3]中國都市居民收入百强榜:上海人均超7萬,浙江11市集體入圍.搜狐都市
[4]2020都市居民收入榜.搜狐都市
-end-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