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一座開國將軍墓,考古隊挖到一半慌忙撤出,請當地駐軍來救命

宁夏 151℃ 0
摘要:自古至今,這些高達的土丘一直矗立在田野中,沒有人能够說明它們的來歷。鑒於這種情況,考古隊决定對封土最大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塌方發生之後,考古隊立刻向當地軍區請求支援,軍分區聽說情况後,派遣一個汽車班連夜送來了一車木板,這可謂雪中送炭,解决了考古隊的燃眉之急。

導讀:固原縣地處西北,是寧夏自治區自然條件最惡劣的縣之一,全年乾旱少雨,全縣的農業生產基本靠天吃飯。出了縣城,向南走不遠,就會在一望無際的農田中,見到很多高大的土堆。自古至今,這些高達的土丘一直矗立在田野中,沒有人能够說明它們的來歷。

上世紀八十年代,固原縣文物部門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工作,縣城南郊的這些大土堆引起了考古隊的注意,經過初步勘探,確定這些大土丘是一處古代墓葬群。由於千百年來不斷的農業耕種,這些土堆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壞,一些比較嚴重的甚至已經殘留不到三分之一。鑒於這種情況,考古隊决定對封土最大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1983年9月,考古隊正式對編號為1號的大墓進行發掘,前期勘探已經確認這座大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式墓,並有數個天井,這說明這座大墓的等級非同一般,墓主人很可能是王公顯貴。

墓道和天井的清理發掘非常順利,在當地民工的幫助下,考古隊很快將墓道清理出來。在挖掘的第七天,考古隊領隊還發現,在墓道牆壁上有很多脫落的彩色泥土,這讓他興奮異常,難道這座是一座帶有壁畫的大墓?他立刻將這個發現上報到了省裡,並請求專家支援。

專家趕到之後,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座大型的南北朝時期貴族壁畫墓,為了更好的保護壁畫,考古隊只能將墓道中的壁畫裁切下來,一共有20塊保存完好的壁畫,被運到博物館保存。

古墓雖然歷史上曾多次被盜,但經過一個多月的清理,考古隊還是在墓中發現一千餘件文物,包括金銀器、銅鐵器、玉器等。最讓考古隊震驚的是,在古墓後室的一個角落曾經發生過塌方,囙此有兩件國寶文物未被盜墓賊發現,它們就是:“鎏金銀壺”和“玻璃碗”。

除了這些文物之外,在墓室中還出土兩盒墓誌,通過對上面文字的解讀,考古隊確認這座大墓是李賢與妻子的合葬墓。其中一盒墓誌蓋上刻有“大周柱國河西公墓銘”,說明墓主李賢生前身居高位,是北周的上柱國。

在《北史》《周書》《隋書》等史書中,對李賢都有專門的記載。李賢是北周開國功臣,官至北周“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原、秦、渭、靈等十州諸軍事之職,進爵“河西桓公”。專家介紹說,像李賢墓這樣有明確紀念的北朝墓葬,國內發現很少,對於研究魏晋南北朝的葬制、歷史有很重要的意義。

對於這次考古發掘,除了發現珍貴的國寶文物之外,一次意外遇險最讓考古隊員趕到害怕,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當時考古隊清理完墓道和天井之後,正在準備打開距地面10米深的墓門時,最後一個天井和墓門的連接處發生了大規模坍塌,當時考古隊20多人全被埋在了土裏,幸好考古隊領隊及時發現,組織救援將人挖了出來,才沒有人死亡,只是幾名女隊員受傷。

塌方發生之後,考古隊立刻向當地軍區請求支援,軍分區聽說情况後,派遣一個汽車班連夜送來了一車木板,這可謂雪中送炭,解决了考古隊的燃眉之急。考古人員用木板在墓道、過洞、天井內搭起了支撐木架,才順利將墓葬清理完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