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載: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羨縣冶也。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淩統攻而擒之。禰衡亦遇害於此。
東漢末年,武漢修建了起了第一座軍事堡壘“卻月城”,到了隋朝時期,隋煬帝起名漢陽,設立縣城,漢城也成了湖北光輝的歷史痕迹,其實不僅僅中國有個漢城,在韓國歷史上,同樣也有漢城,因為這個漢城,韓國還希望湖北能够改名。
漢城也是如今的首爾,首爾大約在三千年就已經出現了居住痕迹,最早為傳疑時代的真番,辰國等,後世統稱為三韓部落的棲息地,史記雲:真番旁辰國,正式開始有文字記載,還是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滅衛氏朝鮮,元封三年(前108年)在此處設立真番郡,到了韓國三國時期,漢城成了百濟王國的都城,史書載有:烝土築城,作樓閣台榭,無不壯麗。真平王三十年,高句麗以兵六千攻百濟,戰於漢山城,
百濟亡國之後,新羅又佔領了漢陽,先後改名漢山州,漢陽郡,新羅就跟唐朝結盟,668年,唐高宗出兵高句麗,新羅一統韓國,同時韓國也成為了唐朝的附屬國,被滅國的高句麗後裔,在901年起兵建國,改國號為高麗。
高麗先後臣服契丹和金國,元朝建立之後,又成為元朝的一個行省,也就是征東行省,首爾一開始的名字是“南京”,史書記載:高麗文宗二十三年創新宮於南京。還有忠烈王九年,王與公主(元世祖女)獵於南京,此後屢次巡幸。
到了元末時期,高麗恭湣王才重新掌握統治權,但李成桂進攻遼東,發動了叛亂,廢除高麗國王,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史稱李氏朝鮮,建國之後,他也是準備遷都,1392年在漢江之北的漢陽建立了新都。
李氏朝鮮為了表達自己一心向漢的决心,就請求明朝賜名“漢城”,後來又根據“水北為陽”的風水,改為漢陽,韓國的漢陽大學就是源於此,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爆發,李氏朝鮮難以抗衡,就請求明朝援助。
進入清朝之後,皇太極也曾出兵攻打李氏朝鮮,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鮮依舊屬於清朝的附屬國,李氏朝鮮和近代時期,韓國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是沿用漢城,直到1948年,韓國起用“??(首都)”,2005年,韓國才將漢城改為了“首爾”。
其實不只是漢城,韓國還有許多地方在模仿湖北,為什麼會模仿湖北,可能跟荊楚文化有關,韓國有一條漢江,武漢同樣也有一條漢江,湖北還有江陵,江陵的前身是楚國國都“郢”,而在韓國也有一個江陵市,湖北有襄陽市,韓國則有個襄陽郡。
在“首爾”出現之前,韓國其實並不打算改名,只是希望湖北不要在使用漢城這個名字,這點要求當然不可能,漢城不僅是湖北,更是中國是歷史文化,韓國實在沒辦法,只能改成了“首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