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他出國謀生,80年後兒子當上總統,回國認祖歸宗

浙江 85℃ 0
摘要:“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詮釋,以致於人們對它褒貶不一。因為有的人採取的手法過於極端,沒有正確的信仰作為指引,也沒有原則來束縛自己的脚步,所以會出現一系列反面的例子。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堅持不懈,才會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一天。他多次出訪中國,為中非兩國的友誼做出了貢獻。在經過了80年後,程志平終於又回到了溫州的懷抱。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詮釋,以致於人們對它褒貶不一。因為有的人採取的手法過於極端,沒有正確的信仰作為指引,也沒有原則來束縛自己的脚步,所以會出現一系列反面的例子。

其實仔細想想,自古以來,人類發展的前進方向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在這種追求更好生活條件的願望下,動力才會產生,才能進一步的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堅持不懈,才會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一天。

逐夢青年程志平的出國路

程志平,出生於溫州一個偏僻貧窮的小鄉村,可程志平卻在小鄉村中孕育出了大夢想。

1933年,正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那個時候的中國,處在需要有志之士站出來拯救的危難時刻。對於普通的底層福斯來說,解决溫飽的問題擺在面前,雄心壯志在炮火中顯得單薄虛幻。

程志平也是千千萬萬勞苦福斯中的一員,但是不同於人的是他有出去闖蕩的勇氣和决心,正是這兩點讓他獲得了人生的成功。他在經過一番審時度勢之後,决定偷渡去法國。

翻閱歷史書籍,我們不難發現溫州人飄洋過海的身影。可以看出,這種海外謀生活動本身就是一種人類生存的本能反應。只是在當時並不存在“偷渡”這個概念。到了明清時期,政府實行“海禁”,不允許人民出海,才有了偷渡的說法。

今天,溫州偷渡客的足迹已經遍佈歐洲的法國、西班牙、義大利,也有很多前往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地。很多人可能會耳聞目睹了當地許許多多因為偷渡而發生的慘案,無不感受到震驚。偷渡的過程總是充滿著艱辛,磨難與無法確定的風險。

然而數百萬人仍承載著希望,千方百計猶如潮水般湧入異國他鄉,甘願承受著這些高昂的費用與風險。

就像我們常說的風險與機遇並存,有的時候利益的誘惑更是會讓人們無畏,更何况是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逐夢青年程志平踏上了自己的漫漫出國路。

錯過船期,焉知非福

那個時候的法國在非洲擁有多處的殖民地,於是在法國闖蕩的程志平才有機會將生意做到了非洲。他去非洲加蓬的讓蒂爾港販賣瓷器,原本打算做好買賣之後就回歐洲,卻因為錯過了船期而不得不留在了加蓬。

這一次的錯過對於當時想要在法國發家致富的程志平來說可能是一個厄運,但是對後來的他來說這也許是一個上天賜予他的機會,錯過船期,焉知非福。

留在加蓬的程志平沒有因為當時非洲社會條件落後而喪失拼搏的信心,想要繼續生活下去就必須先找份工作。碰巧他遇到一家法國的麵包房師傅病故,於是他便去麵包房應聘了烤制麵包的工作。熟悉之後,周邊的人都親切的稱他叫“平”,因為程志平這三個字對於外國人來說發音太拗口了。

這一待就是三年,在這三年裏他工作兢兢業業,也存下了不少積蓄,為他去埃丁布埃州首府翁布埃鎮打下了基礎。埃丁布埃州首府翁布埃鎮位於讓蒂爾港以南150公里的一個楔形半島,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東面是瀉湖,西鄰大海。這裡的環境條件讓程志平的一身本領得到了最好的發揮。

靠著捕魚和伐木這兩項本領很快就在這裡站住了脚,得到了當地人的讚賞,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當地米耶內族首領女兒的青睞,兩個人結婚之後,程志平正式在加蓬紮下自己的根。不久以後兩個人有一個兒子,當地的人稱孩子“平的兒子”。

按照當地的習俗,新生兒滿月的時候都要去教堂接受洗禮,神父給孩子賜了“讓”這個教名,於是就有了讓·平這個名字。

漸漸的憑藉自己出色的經商頭腦和獨到的眼光,程志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雖然擁有了不小的成就和社會地位,但是程志平並沒有囙此狂傲自大。

全球市場危機的風暴吹到了非洲,當地很多的西方企業都受到了影響,企業管理者紛紛通過裁員來緩解危機。很多的工人囙此失去了工作,但是程志平對自己的工人不離不棄,共渡難關。

危機過後,眾多企業恢復生產,卻招不到工人。相反程志平靠著自己的仗義和善良收穫了人心,公司一躍成為當地木材業的龍頭老大,程志平自此走向了成功的巔峰。

因為他來自農村,體驗過生活的殘酷和底層人民生活的不易。善良正義的他始終沒有在金錢面前失去自己的原則,作為一方村落的領導者,他扛起自己身上的責任。經常捐助窮人,甚至是修路、買船、建醫院,部落裏的人都把他當救世主看待,親切的稱他為“平父親”。

在妻子的幫助下,深受羣衆信任的他競選上了愛丁布埃州的州會議長,一連兩任,後來又被推選成為市長。

走向政治界的程志平仍不改初心,一心為人民服務,勞累過度的他於1985年生病去世,71歲的他受到了國葬的最高禮遇,胸前佩戴了總統第一勳章,這是非洲人民對他功績的最好肯定。

程志平燦爛的一生就此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而這一切都是源自那次船期的錯過……

他國發達也不忘認祖歸宗

“回到父親的故鄉,感覺像是父親復活一樣。我的父親把我和中國聯系了起來,我又為他重新找到了根,找到了他從沒見過的親人。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感情,讓我明白我父親是個中國人,這裡有他的根。在加蓬有很多法國朋友,都勸父親加入法國國籍,他都拒絕了,父親說“我是個中國人”。如果父親能够再多活兩年,我一定陪他來溫州,我想這會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這是程志平的兒子讓·平在接受採訪時說的。讓·平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艱苦奮鬥,考上了巴黎第一大學,在學校認真刻苦學習,成為加蓬在法留學生中的佼佼者。他多次出訪中國,為中非兩國的友誼做出了貢獻。

2003年舉辦的溫州人大會,讓·平也收到了邀請,作為溫州人的後代出席會議,帶著父親的遺憾認祖歸宗。讓·平學生時代的夢想是當一名銀行白領,但是在很多的機緣巧合下,他也走向了政治界。

他是原非盟委員會的主席,2016年他曾就任過加蓬總統。即使在國外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但他永遠記得父親的教誨,自己是一個溫州人。

他多次回到溫州,身體裏流淌著的溫州血脈讓他愛上了這片土地。他鼓勵溫州和非洲的相關企業相互合作發展,從而加深雙方的友誼。

現時,溫州已經與加蓬讓蒂爾港建立友好城市關係,溫州政府還出資在讓·平的家鄉建了一座體育場。他一直在為中非之間的經貿、投資、旅遊等方面的合作忙碌著。

小結:

短短百年時間,在中非友誼史上是短暫的一筆,但是程志平父子卻讓這一筆成為了精彩的一筆。這何嘗不是一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溫州故事,身處異國他鄉,卻一直心系故鄉月,故鄉情。

雖然程志平在生前沒有機會再回家鄉,但是對於家鄉的濃濃情感都被他寄託在了兒子的身上。身處在非洲的他,也將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一併帶去,使中國人的形象熠熠生輝。

認祖歸宗對於漂泊在異國他鄉的遊子來說是人生最具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因為故鄉能讓他們安心,就像程志平說的,他們的根還在這裡。在經過了80年後,程志平終於又回到了溫州的懷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