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江苏 83℃ 0
摘要:有句老話說的好,“少不向南,老不向北”。年輕人特別是女人最好不要去南方,因為到了南方,燈紅酒綠,物欲橫流,特別容易跌入欲望的深淵之中,不能自拔。一是南方土地稀少。山東往南是江蘇,再往南是浙江,再往南是福建。而浙江和福建一帶多山,耕地本來就極為稀少,更不可能有多餘土地。1910年,關東總人口1800萬人,1949年,關東總人口4000萬人,這4000萬人口中,山東人占了一半,其餘為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人。

有句老話說的好,“少不向南,老不向北”。

年輕人特別是女人最好不要去南方,因為到了南方,燈紅酒綠,物欲橫流,特別容易跌入欲望的深淵之中,不能自拔。

老年人最好不要去東北,因為東北那嘎達太冷了,雖然屋內有暖氣,但不能總呆在屋裡啊,一出來溜達,一冷一熱極容易得腦血栓。

當年山東人闖關東,之所以往北方去,不往南邊去,大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南方土地稀少。山東往南是江蘇,再往南是浙江,再往南是福建。江蘇的耕地較多,土地肥沃,但江蘇人口稠密,該分的土地分完了,該開墾的荒地開墾完了,根本沒有多餘土地留給山東老鄉。而浙江和福建一帶多山,耕地本來就極為稀少,更不可能有多餘土地。

二是南方多戰亂。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戰亂頻仍,太平天國佔領了南方大部區域,最後還打下了南京,清政府在揚州一帶建了個江北大營,與太平天國隔江對峙,山東老鄉估計一到江蘇,就被抓了壯丁了。

三是南方語言不通。蘇北方言倒是好懂,大體和山東話差不多,但再往南,到了淮安、揚州一帶,連聽帶猜估計還能聽懂個八九不離十,但到了蘇州、常州,那就是雞同鴨講,和聽外語沒有區別。

四是東北交通方便。山東往東北去有兩條路,一條是水路,從膠東半島坐船出發到大連,最多兩天就到了,還能欣賞到大連金石灘;另一條是旱路,推著獨輪車,領著老婆孩子就一直往北走,大約需要一個月。

五是東北土地肥沃。清朝入關之後,二十萬的滿族人都遷到了關內,關外千里無人烟,萬裏無雞鳴,只有野獸成群出沒,那時的東北就是天然的野生動物園,東北虎是統治者。

當時,清朝實行的是禁封政策,啥是禁封政策?就是漢族人禁止到關外開荒種地,漢族人禁止到關外打獵,違者要砍頭的。

滿清為何製定這項政策呢?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們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哪天在漢人的地盤混不下去了,就逃回東北老家,繼續放羊牧馬。

可是到了後來,出問題了,戰鬥民族沙俄眼見南邊大片肥沃土地無人認領,以為滿族人不要了,於是就進入了東北,在東北蓋起了房子,娶了媳婦生了娃,賴著不走了。

清朝一看,這哪成啊,留下的老本眼看要被沙俄吞了,於是就出動軍隊把沙俄趕了出去,還簽了個《璦琿條約》,此時的清政府認識到,光有家業沒人守根本不成,於是逐漸放開了禁令,允許漢族人到東北開荒。

到了1897年,禁令完全解除,誰開的荒地就算誰的,此令一出,山東老鄉齊齊出動,到處都有老鄉的身影。

1910年,關東總人口1800萬人,1949年,關東總人口4000萬人,這4000萬人口中,山東人占了一半,其餘為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