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人皮橋”,建者是一名被剝了皮的寡婦,至今石橋仍在使用

安徽 108℃ 0
摘要:

古往今來橋樑都是一種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從古代保留下來的古橋也不在少數,非常出名並且如今仍在使用的,比如:趙州橋、五亭橋等,我們都有所耳聞。

但是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古橋,大家可能就沒有聽說過了,這些古橋雖然沒有那麼出名,但是也是經歷了歲月洗禮、時代更替,它們所承載的故事不比那些有名的橋少。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座坐落於安徽歙縣的不那麼出名的古橋——“太平橋”,大家可能會好奇,這橋到底有什麼非同一般之處呢?如果說告訴大家這個橋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人皮橋”。那大家的肯定都來了興致,想細細聽聽它的故事。

太平橋形貌

太平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是淳安優質的茶園石,加上用糯米汁攪拌的石灰。太平橋的砌築工藝十分精良,所以它的使用壽命以及承載能力都相當可觀,在全省的一眾古橋中,都是傲視群雄的姿態。

後來,到了1969年7月,由於徽州發生百年難遇的大洪水,導致練江水位急劇上升,甚至最多高出了太平橋橋面三、四米,幾乎瞬間就將整個橋體淹沒。

在河流沿岸的很多住宅,樹木等好多都被洪水沖倒,本來大家對這座被淹沒的古橋也不抱什麼希望。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洪水退卻以後,這座橋竟然還完好無損的伫立在那裡。

說完好無損雖然有些誇張了,但是整個橋體,除了橋面局部老舊破損處、條石欄杆、石墩邊緣、橋墩分水尖這些地方稍有破壞外,其他地方完全沒有受到洪水的影響,甚至洪水退去後,馬上就能在橋上走車輛。

這樣堅實又歷史久遠的古橋,理所當然的被政府注意到,在1969年8月,安徽省交通縱隊就將九萬元撥款用於保護太平橋。

由徽州專區的交通支隊機動養路隊總攬,對太平橋進行加固維護,同時加鋪一層鋼筋水泥混凝土橋面,還新增了懸臂式的挑梁鋼筋混凝土人行道以及橋面的照明設備。

站在太平橋上,可以總攬四方景觀,向北望,可以看見朦朦朧朧,浮現在霧靄間的巍峨黃山;仰望能看見西千山的輪廓,低頭還能在漾漾水波中看見西千山的倒影;東邊是風景秀麗的河西公園;西邊是古樸的太白樓和新安碑園。

太平橋歷史

太平橋古時又叫做“西橋”,最早建設於宋端平元年,也就是1234年,再開始是一座浮橋。到了1310年至1360年間,也就是元朝末期,最開始的這座浮橋,用於戰亂被破壞了,隨後被改建成木橋。

直到明弘治年間,也就是1488年至1506年才被改建為石橋,這才有了現在“太平橋”的影子。在經歷了多次修整後,到清乾隆9年,也就是1744年,又被擴建成一座大型的石拱橋。

後來天灾降臨,在清朝道光17年以及道光22年,也就是1837年和1842年,遭受了兩次洪水的衝擊,石橋被損壞。

然後,朝廷又在,道光23年開始重新修建,這次的修建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總共投入了十萬餘兩白銀,整個過程歷時七年之久,到了清朝咸豐2年,也就是1850年才完工。

後來也在這個基礎上修補過幾次,到了民國18年,在蕪屯路歙縣至屯溪段建成後,這座橋才被用於汽車的通行。

這座橋本身以前,在橋心是設有一塊碑亭的,上面撰寫了這座橋從建橋至今的歷史,但是後來在解放後,隨著科技進步、人民生活水準提高,路面上車輛的數量也隨之增長,於是出於方便起見,將橋心亭拆除。

太平橋傳說

這個太平橋,為什麼又被人叫做“人皮橋”這樣可怖的名字呢?原來,相傳這橋本在宋朝年間是一座浮橋,當時由於資金投入不多,修建的極其簡單,所以穩固性、安全性等都很差,後來戰亂頻發,這座橋也沒能保下來。

這座浮橋被毀後,給練江兩岸群眾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百姓的出行變得异常困難,想要渡江,對於當時民間的造船技術來說不那麼容易,百姓渡江很受影響。

後來有一比特家財頗豐的寡婦,人稱“李寡婦”,她為人樂善好施,平日裏就很喜歡幫助周圍的人,於是在看到由於浮橋被毀後,百姓生活的不便,就决定自掏腰包幫助大家重修這座橋。

一座橋,別管它的規模幾何,想要完整建好,所要花費的數目可不算少,就算李寡婦家底頗豐,也是幾乎拿出了畢生的積蓄,才填滿修橋這個錢窟窿。

於是這才有了這座共260餘米長、8米寬,同時擁有十六個孔洞的石橋。這座橋的出現,將新安碑園、太白樓與歙縣西千山連接在一起,極大的便利了兩岸百姓。

在重修橋樑時,出於對實用性以及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選擇了雙孔橋,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理智的選擇,讓李寡婦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當時所處明朝,規定是只有皇室才能使用雙孔橋。於是李寡婦出資修雙孔橋的事情,就被別有用心的小人利用,說她是蔑視皇威,是大不敬。在當時的封建王朝,李寡婦這樣一個普通的婦道人家如何與皇室相抗衡,於是結果可想而知,李寡婦最後被剝皮抽筋而死。

小結:

雖然不知道這個傳說裡面,有哪些虛構的成分,但是李寡婦含冤而死,是大多數人都沒辦法接受的,他們都還記得李寡婦的慷慨相助,但是就是這樣的善意,讓她最後落得如此地步。人們都抱怨上天的不公。

就是出於對李寡婦的紀念,以及對這種不公正的不滿,當地百姓才自發的將這座橋稱為“人皮橋”“寡婦橋”,這一稱呼延續了有數百年。

而在如今這個太平盛世,“寡婦橋”這個稱呼雖然還常被提起,初次聽說這個故事的人都會唏噓不已,但是這樣的寡婦橋卻不會再出現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