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後,第一位因高考交白卷而出名的遼寧小夥,後來怎樣了?

辽宁 56℃ 0
摘要: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人墨客們就崇尚讀書,甚至說出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話,而說這句話的人正是孔子,當年孔子就把把讀書的重要性體現的淋漓盡致,時至今日讀書依舊是人們首選的一條路,而高考,則是被稱為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比賽。

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講是歷經了十多年的經歷才換來的一次機會,而其中就有一個農民因為參加高考走上了人生的成功道路,這個人正是張鐵生。於1950年出生在遼寧錦州中的一個縣城的張鐵生,在當時的社會形式中下鄉成為了一名知青。

所謂知青就是只收到過高中、國中教育的人去了農村搞建設,也囙此與未完成的學業失之交臂。不過在鄉下的張鐵生樂在其中,幹活非常勤快,根據1972年本年出勤書記載,張鐵生的出勤天數高達340天,一年也才365天,包括過年,張鐵生全年下來只休息了25天。

而且張鐵生還和當地人關係非常密切,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被當地人看在眼裡,時不時的去幫農民下田種地,還幫忙收割穀物,張鐵生永遠都是最後走的那個,不僅如此,還幫著農民們組織鄉下的活動,唱大秧歌,或者跳二人轉,人們都樂的不亦樂乎,也對張鐵生有著非常好的印象。

1973年,原本是讀書人出身的張鐵生被當地的棗山大隊舉薦,破例讓他參加大學的考試,給3周時間讓張鐵生複習知識。張鐵生先是一愣,隨即就拍手稱快,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言,能上個上學便是光耀門楣了。

天不遂人願,原本有3周的複習時間因為變故取消了,張鐵生也渾然不知,依然幫著鄉民們打理農田。等到6月27日,張鐵生務農回來,收到了當地人的提醒,第一天就要開卷考語文,第二天考數理化,這可把張鐵生著急壞了。

連忙去小賣部買了一支鋼筆,就到附近居民們那裡借來了不少教材,他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來預備明天的考試。等到考試過程中,在第一天考語文作文的時候,剛剛才在草稿紙上寫了一篇作文,但又因為時間原因沒有來得及抄寫在試卷上,成績可想而知。

等到第二天的數學,本就國中文化的張鐵生加上又是開卷考試,倒也還過得去,但國中可沒有物理以及化學,更沒有時間給他預習物理和化學的知識,也就是說張鐵生基本上就和大學夢失之交臂。

這讓張鐵生備受挫敗,於是在物理試卷的背面,大筆一揮,一篇《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的文章就在試卷後面誕生出來,比較有意思的是,這篇文章一度在《遼寧日報》上獲得了刊登,後又被當時各大紙質媒體轉載,自此,張鐵生的人生就因為這篇文章發生了改變。

後又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張鐵生入獄,直到1991年10月,張鐵生才得以釋放。出獄後的張鐵生一心向農,於是聯合了三個至交好友,共同創辦了一家規模不算大的飼料公司,而到了2014年,張鐵生創辦的禾豐牧業已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按照當時的發行價格來計算的話,張鐵生已經超過了2個億,最後憑藉自己的才幹才得以走向人生的輝煌。如果當年的張鐵生甚至連國中都沒有讀過的話,可能也與這2個億失之交臂,成功的人不一定成績好,但一定愛學習,你怎麼看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