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400多年的守城世家,祖上曾是守城參將,後代一直未曾離開

甘肃 68℃ 0
摘要:位於甘肅景泰縣寺灘鄉戈壁灘上的永泰古城,歷史上可考的是400多年前明朝明萬曆三十五年開始建設的。進入清朝之後,由於我國疆域的變化,邊塞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永泰城逐漸變為了屯墾戍邊的要塞。現時生活在這座古城中的人就數量不足400,其中多數都為當年守城參將的後代,今年69歲的李崇仁就是其中的一比特,他擔任過這座古城許多的職務,現如今的古城究竟是何樣呢?

位於甘肅景泰縣寺灘鄉戈壁灘上的永泰古城,歷史上可考的是400多年前明朝明萬曆三十五年開始建設的。進入清朝之後,由於我國疆域的變化,邊塞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永泰城逐漸變為了屯墾戍邊的要塞。

當時那裡的官兵就像現如今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樣,他們戰時為兵、閑時為民,兼顧著雙重的歷史重任,並且一代代這樣傳承下去。現時生活在這座古城中的人就數量不足400,其中多數都為當年守城參將的後代,今年69歲的李崇仁就是其中的一比特,他擔任過這座古城許多的職務,現如今的古城究竟是何樣呢?

古城淪為戈壁灘,400多年前李氏一族將軍在此戍邊

明朝末年期間,戰爭不斷,時常有一些部族部落侵略我國,在當時韃靼部落就經常入侵,朝廷派遣李汶前去征戰。這場戰爭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在打仗的過程中卻摧毀了以往的要塞之城,囙此李汶將軍在收復韃靼部落之後,向皇帝上書建議在甘肅永泰這裡建城,讓永泰城擔負起要塞都市的職責。

永泰城建成之初的時候,城牆之上有12座炮臺、4座城樓,城牆的南北兩側分別指向長城和蘭州,並且城牆南北綿延數十裏地,城牆之下還有瓮城和護城河,如此完備的防守,簡直就是當時教科書一般的典範之作。

從這個時候開始,永泰這個春色不絕於四季的地區,成為了通往青海省、河套走廊、新疆省和西藏省的咽喉要塞之地,同時也開始具有了政治、軍事、外交、商業發展的多重重要義。

從400年前的永泰城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統治者十分注重這個要塞,這裡雖然不是一座經濟繁榮的都市,但是也絕不能用落後來形容。永泰城建成之後,朝廷派遣當時收復了大小松山的三邊總督李汶駐守這裡,當時跟隨李汶將軍來到這裡的共計有千餘人,這也是最初永泰城的高山族。

400年來堅守在戈壁古城的守城參將後裔

李汶帶領著他的部隊來到永泰之後就擔負起“戰時為兵、閑時為民,”的雙重歷史重任,不得不說李汶所帶領的軍隊是一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軍隊,他們持長槍能打的了勝仗,握扒犁能種得了好糧。不久之後,永泰城就興旺發達起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中,李氏族人都生活在這片土地,肩負著他們的重擔。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永泰城還有1300餘人,30多個姓氏,那時候城內外還是一片繁榮景象,大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是同一個軍隊遷徙過來的後人,關係也更加親密一些。

但是近幾十年來,永泰城周圍的環境卻開始急劇惡化,幾百年都沒有斷流過的護城河水不知道何時已經乾涸,山上的樹木一年比一年少,一眼望去都是一個個樹樁,再也不復從前的美景。

李崇仁是原址居民的後裔之一,他們家族已經在這裡生活了400多年了,也曾是永泰城內最大的家族。李崇仁今年已經63歲了,從前他擔任過永泰小學的校長,退休以後,擔任了文保員和旅遊文宣員。他的二太爺在民國時期被任命為永泰城的縣長,也正是這位縣長主持修建了永泰小學,讓永泰城內的孩子們在這裡讀書。

根據李崇仁回憶,在他小時候,永泰城的氣候還沒有這麼惡劣,不像現在大風不斷。那個時候雨水極其充沛,莊稼也長得也十分好,能有人的一條胳膊那麼長,不像現在,雨水十分稀少,莊稼能長到一尺高就不得了了。李崇仁還說到,從前他家的後山上都是樹,但是在這近20年來,樹木幾乎被村民們砍伐殆盡。爾後的幾年,連年乾旱,樹木再也沒能長起來。

根據李崇仁的講述,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永泰城連年乾旱生態環境變差之後,年輕人都搬到生態環境更好的地方去了,留在這裡的基本上都是無兒無女的孤苦老人。

李崇仁覺得,自己是守城參將李氏一族的後人,400多年前他們的先祖來到這裡駐守這裡,這是他們家族的歷史使命,他不會搬離永泰城,即使永泰城已經不復往日的繁華景象,但是他依舊要堅守在這裡,他相信自己的祖輩能把這裡建設起來,他也能够這樣做到。

古城現如今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李氏一族的堅守

李氏家族作為永泰城最大的部族,後人還有很多很多。77歲的李志仁也是李萬疆的第13代後人,他和李崇仁是同輩人,與李崇仁不一樣的是,他的兒子們在永泰城之外的縣城給他買了新的房子,讓他搬離了永泰城。

雖然搬離了這個地方,但是李志仁的心依舊在這裡,年輕時他在永泰城種地,現在雖然不在這裡生活了,但是他的內心還是放不下來地裏的農活,在農忙的時候,他還是會回到永泰城住上一段時間,料理一下莊稼。

李志仁有2個兒子,小兒子在外地生活,大兒子叫李大義。李大義是李氏家族的第14代人,他今年53歲,是永泰古城的村支書,與自己的弟弟不同的是,李大義選擇留在古城生活。在他任職期間,他積極的開發永泰城的旅遊資源,多次向國家申請援助,想要幫助永泰城恢復到以往的繁榮。

李大義和自己的叔叔李崇仁想的一樣,他是李氏家族的後人,就應該擔負起當年祖輩們的責任。現在古城的狀況大不如從前,李大義能够理解現在的年輕人的想法,他並不會強迫李家的年輕人生活在這裡,他自己也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大學畢業後選擇離開了古城,女兒現在在讀研究生,估計畢業以後也會離開古城,在外面尋找工作。

但是李大義也說到,他不干涉年輕人離開,但是他也不會聽信一些年輕人勸他離開永泰城的話語,李大義認為人各有志,誰都不能去干涉別人的想法,但是想到自己可能是李家最後一代堅守在這裏的人,心中難免還是有一些難過與心酸。

李氏一族人400年來一直堅守在永泰城,雖然在艱難時期有人選擇離開,但是那些堅守下來的人,他們是最美的“英雄”,也希望永泰古城能够在國家政府的扶持和李大義這樣領導者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繁榮。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