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西汀州府八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 180℃ 0
摘要:汀州府位於福建西部汀江上游,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汀州置州後,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範圍包括現今整個龍岩市和三明市的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在明清時期稱汀州府,下轄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歸化(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八個縣。可見明清兩代,寧化的科舉已經淪為汀州府八縣中的一個普通縣份。

福建閩西汀州府八縣古代科舉概況

汀州府位於福建西部汀江上游,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汀州置州後,成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設立初下轄長汀、黃連、新羅三縣,境域東接沙縣,西接江西於都,東南接龍溪縣,西北接江西虔化,東北接寧化縣,西南接廣東海陽、程鄉二縣。範圍包括現今整個龍岩市和三明市的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在明清時期稱汀州府,下轄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歸化(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八個縣。

汀州歷代各類文武進士

汀州歷代3比特狀元(含1比特外地考生)319名文武進士

其中唐代1人宋代87人元代3人明代64清代164人另有舉人數千名。

(長汀為汀州府衙所在之地,寧化為客家祖地)

附:汀州府各縣進士人數現有人口

長汀70人宋代29人明代21人清代20人長汀縣:人口49萬

寧化50人唐代1人宋代29人明代6人清代14人寧化縣:人口35萬

上杭50人元代1人明代12人清代37人上杭縣:人口48萬

永定39人明代5人清代34人永定縣:人口46萬

清流38人宋代20人元代1人明代11人清代6人清流縣:人口15萬

連城30人宋代3人明代3人清代24人連城縣:人口33萬

明溪22人宋代4人元代1人明代4人清代13人明溪縣:人口12萬

武平20人宋代2人明代2人清代16人武平縣:人口36萬

合計319人唐代1人宋代87人元代3人明代64人清代164人總人口:274萬

長汀位於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是國務院頒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晋代置新羅縣於長汀初轄境相當於唐之汀州,故從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三元閣、唐代大曆四年(西元769年)修建的古城牆、獨特罕見的唐宋“雙陰塔”古井;還有革命遺址:長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央紅軍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周恩來舊居——中華基督教堂和劉少奇舊居——水東街204號。所有這些,足以使人領略汀州古城的歷史風采,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兩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

汀江文化形成較早,唐末至宋初開始興學育才。汀州郡學創建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在州府建文廟,培育人才。各縣相繼創設縣學,興辦書院。汀州客家讀書成風,人才輩出。據《客家風情》一書收錄自唐宋至清代進士以上及其他人物的汀州客家名人計148人。如文狀元張顯宗,寧化人,武狀元丁錦堂,上杭人。清代著名畫家有上杭的華岩、長汀的上官周、寧化的黃慎、武平的李燦等;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顯著地位。還有著名書法家、惠州知府伊秉綬(伊汀州)是寧化人,著名愛國華僑胡文虎是永定人。從書中所記,可見汀州人文鼎盛。

據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客家風情》一書作者統計,從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現過76比特較知名的詩人。如北宋的鄭文寶,明朝的李魯,寧化李世熊、黎士宏,上杭劉坊諸人。

除此之外,近現代的文學家江翰、詩人康泳、法學家詩人江庸、書法家伊秉授、項朝欽、黃肇河、李雲霄、林鐘鳴、羅丹等;新加坡詩人胡浪曼,臺灣女詞人傅玉良等都是汀州客家人。

古老秀美的汀江孕育了客家文化,逐步發展壯大了客家民系。明末清初從中原遷來的客家人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具有極為强烈的民族意識和名節思想。他們為人則“不食周粟”、退隱山林,為文則憤世嫉俗、慷慨激越、彪炳可翫。其佼佼者有李世熊、劉坊、黎士宏諸人,他們的道德文章,光輝千古。在客家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特殊地位。

長汀縣

府學

宋天聖中期(約1027年),創府學於文廟,幾次隨廟遷移。紹興三年(1133),遷定臥龍山下(今縣文化館址)。

府學於文廟殿翼兩廊分設六齋。殿后建明倫堂、稽古閣、宸奎閣等。嘉熙二年(1238)廟、學分開,就學左射圃地創文會堂,分前、中、後為三齋。明成化八年(1472),增拓學地,創志道、依仁、據德、遊藝四齋。十五年置樂器教舞樂。弘治元年(1488),又建書樓七間。七年,設膳堂及訓導衙。崇禎九年(1636),移射圃於府東預備倉左。清至民國迭經修葺。

府學有廩膳生(由官府供給廩米)、增廣生各40名,附學生不限額。由教授掌學宮課試等事,有訓導協助教育所屬生員。府學置有學地。清康熙間(約1670年)田產60畝左右,取租作生員平時燈油及赴鄉試旅資補助。

社學

府社學,創於明弘治四年(1491),設在古鎮南門外街右,毀於萬曆間(約1600年)。清雍正二年(1724),在各坊、裏共設縣社學13所。乾隆四十五年(1780),把位於龍山書院背後的三教堂撤毀,改辦縣社學。為時不久皆廢。

書院

長汀興辦書院,始於明嘉靖間(約1530年),多系官學,分府設、縣設。規模大小按生童多寡而定。書院由“山長”主持,教師稱“主講”。教學採取教師自由講課,個人自覺攻讀的管道。訂有不盡相同的學規,大致是端正品行、勤習課業等內容。創於明代的書院有新羅書院、正誼書院、鄞江書院、覺覺書院、龍山學舍、龍江書院等。清代增設正音書院、紫陽書院、麗澤書院、南山書院、龍山書院、道南書院、森玉書院。還有東山、喻義、廣陵、文明、觀文等書院創設時間不詳。龍山書院最著名,規模宏大,為汀州八縣人士肄業之所。

寧化縣

宋末胡太初、趙與沐編纂的《臨汀志》,特意對其中的“進士題名”做了統計分析。臨汀即汀州,當時領有長汀、寧化、上杭、武平、清流、連城六縣。該志修成於1259年,十幾年後南宋就滅亡了,進士題名統計到1256年文天祥榜。

統計結果是:唐代進士1名,寧化人;北宋進士24人,其中寧化13人,長汀11人;南宋進士35名,其中寧化17人,長汀16人,清流2人。這證明,整個唐宋時期,寧化是汀州文化最發達的縣份,超過了府治所在的長汀縣。上杭與武平建縣比清流早,沒有出現一個進士,讓人略感意外。

唐宋時期汀州府的名人分佈也此結果類似。王子今先生對《嘉慶重修一統志》中的汀州府“人物”部分進行分析,結果是唐宋時期汀州府共11比特名人,5人為寧化籍,將近一半;如果只考察唐及北宋,汀州府共8人,寧化籍多至5人;唐代汀州府只有一比特名人,就是寧化的伍正己。可見,年代越早,寧化在閩西文化中的地位越重要。

因為寧化受閩北文化輻射所致。宋代是閩北文化的全盛時期,科舉發達,理學興盛。明清時期,閩北文化衰落,而閩西文化逐漸發展起來,直至超過閩北。而這時,寧化又得益於閩西覈心區的文化輻射,能維持局面,沒有像泰寧邵武一樣大規模滑坡。寧化處於閩西與閩北兩大文化區之間,左右逢源,利益均沾。

據新編《寧化縣志》,寧化在明代有6名文進士,清代有14名文進士。據1996年出版的《福建教育史》,劉海峰先生統計汀州府明代共52名文進士,清代共87名文進士。可見明清兩代,寧化的科舉已經淪為汀州府八縣中的一個普通縣份。(蕭按:劉海峰的統計與新編《寧化縣志》不大一樣,他認為明代寧化只有3名進士,長汀17名,清流、上杭各12名,連城2名,武平1名,歸化為零)。邵武府的泰寧縣宋代也是科舉強縣,曾出過2名狀元,明清時期閩北文化整體衰退,泰寧的科舉也一蹶不振,明代有7名進士,清代竟只有1名進士。與沒落的閩北各縣比較,寧化清代的科舉成績相當不錯,沾了閩西整體文化崛起的光。

清代是寧化文化教育成就超越唐宋,大放光芒的一個朝代。清代寧化湧現了李世熊、雷、黃慎、伊秉綬這些在史學、哲學、文學和藝術方面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不但傲視汀州府諸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近代上杭詩人邱複評論說:“予嘗論吾汀人文,近三百年來獨萃於寧化,如寒支(李世熊)之文章、氣節,翠庭(雷)之理學,墨卿(伊秉綬)之書,山人(黃慎)之畫而兼詩,皆可卓然而傳百世。”寧化再次奪回在閩西、閩北文化教育的領先地位。

數據是枯燥的,在成效上有時卻很有說服力。自隋唐實施科舉制以來,寧化共考取舉人152人,正榜進士及第50人,狀元1人。在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寧化孕育出文韜武略、政聲彰著的眾多客家歷史名人,僅列入《中國人名大辭典》的就有30多位,他們為發展客家文化和繁榮華廈文明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縣學

宋建炎三年(1129年),知縣施禔建儒學於正東門。淳熙十一年(1184年)始遷儒學於翠華山之南,曾數易其址。明洪武間(1368~1398年),教諭、訓導各1人,主持孔廟祭祀,宣揚儒家經典及皇帝的訓誡,教誨和管束所屬生徒。至科舉廢,縣學停。

社學義塾

明太祖詔天下每50家設社學1所,延請有學行的秀才訓迪軍民子弟。不久廢除。正統間(1436~1449年),禦史楊春始奏民間子弟令入社學,講讀《大誥》孝順事實、四書經史之類,以備選補生員名缺。嘉靖十一、二年(1532~1533年)寧化知縣莫大德奉文建社學6所:一在太平巷五王廟,一在東門外五通廟,一在塔下街夫人廟,一在西門佑聖堂,一在安遠司前,一在石牛驛側。當時會同裡有義民張亨馴捐地、盧瑞銀募田建義塾於滑石鋪宜生橋邊。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興善、龍下兩裏新設社學各1所。光緒十五年(1889年),知縣武頌揚在城區設義塾3所。每所費錢三十千文,考選貢廩增附教讀,已俱廢,不復知其名。

書院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縣潘時宜,把山川壇左舊射圃之址,改創為書院,作為諸生藏修遊息之所。萬曆十年(1582年)廢。清康熙九年(1670年)複建。後圮。乾隆八年(1743年)就舊縣丞署創建雲龍書院,邑人賈文兆捐銀700兩。乾隆三十二年其子輝生重建書舍55間,費銀1200兩。道光、光緒年間(1821~1908年)其孫及玄孫又重修。宣統間(1909~1911年)改為縣立高等小學,迭有修葺。雍正七年(1729年)奉文設正音書院於縣城南側。乾隆五十六年知縣毛振翮在縣城隍廟右邊(今縣體育場南端)創建誠正書院,已俱廢。

在鄉村的書院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童學蘊等倡建翠峰書院於石牛驛(今雙石小學地址)。嘉慶年間(1796~1820年)陳勵堂在湖村巫坊、張亨亭在店上創辦過思樂書院和牖民書院。光緒八年(1882年)巫橋祖、官儒林在泉上創辦毓秀書院,後改為泉上學堂。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知縣鄒經鎔與西鄉紳董募資建道南書院於河口,後改為道南高等小學。

上杭縣

附:元明清全縣科舉獲“功名”人數

元文進士1人、薦舉1人。

明文進士12人、舉人54人(鄉試奪魁1人)、武舉1人、(會試)貢生220人、薦舉22人。

清文進士16人(欽點翰林4人)、舉人165人(其中解元6人)、(會試)貢生313人、武進士21人(其中“殿試”狀元1人)、武舉161人、孝廩方正10人、薦舉3人。

附:清末書院分佈

中路在城文館,贐典莊(岡背街)

東路文館有安瀾(安鄉)、九堡(廬豐)、東山(橫岡)、作新(茶地)、崇文館(泮境)、回瀾(雙溪鋪)、紫陽(黃潭)、鼇溪(官田)、輯懷(楊梅洞)。

書院有允懷(院前水口)、洛德(白水)、聚奎(磜頭水口)、五雲(豐稔市)

南路文館有上都(禪林寺側)、中都(興泰岡圩)、弘文館(中都田背)、龍文館(南蛇渡圩)、鼇山(峰市上水)、連山(峰市下水)。

書院有雙峰(河頭城)。

西路文館有應峰(湖洋下)、蘭田(橫坑裏)、見田(上坊)、蔚南(古樓岡)、太平(通賢)。

書院有龍田(回龍)、龍田(南陽、原長汀)

北路書院有螭頭(白砂)、敬業(華家亭)、崇文達(蛟洋)、成翹(白砂、古田合設)。

劉秀實,字乘時,號文敬,勝運裏幹田村(今稔田鄉官田村)人。生卒年不詳。明洪武年間中舉。初任四川順慶知府,後任江西饒州知府。永樂年間,從饒州返鄉,見家鄉土地平衍,人居稠密,田多水缺,一遇天旱常減產乃至失收,心裡焦急。他沿溪察看時,發現距村上游數裏處可引水,便倡議在此築一大陂。陂成後又組織村民從右岸開一條長700多米、底寬1米、圳塍0.7米的通路;把水引到村裡,灌溉旱田500多畝。還在陂的兩旁山上種植樹木,既可護陂,又能就近取木修復。他推舉一名誠實可靠的農民專管,另推一名協助做好堤坊疏浚工作。從此,500多畝旱田當年秋季就有了好收成。人們把“旱田”改為“官田”,以為紀念。

清流縣

書院

宋置縣後,首任縣令劉敘,在縣城南雷氏祠創辦儒學,後遷皇華驛故址,幾經修葺。明正德十四年(1519)重修。明宣德元年(1426),招收廩膳生員(由官府供給膳宿)20名,增廣生員(自費)20名,附學生(旁聽生)15名,武生歲試錄取15名,共計70名。儒學經費除縣庫撥給外,尚有學田租穀,年收租米約170.4石、銅錢62652文。

清順治元年(1644),改設豐山書院,康熙四十五年(1706),院田租米只有10石餘,尚不敷講授者薪金。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為龍津書院。乾隆五十一年,縣令俞疇捐己俸置院田,租米增至26.25石,用以補充教席薪金。清道光七年(1827),縣令喬有豫捐俸19.8萬文置田產。兩年後,喬令又捐俸錢5.16萬文置田,職員陳家言等捐助田產,院田租米增至56.4石、銅錢1800文、茶油10斤,書院經費稍為寬裕。清咸豐年間,本縣歲貢餘楚臣任該院山長。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龍津書院改為縣立敦本小學堂。

觀亭書院,設於樊公廟側,縣內士人都在這裡會課艺文。其經費來源靠群眾捐助的田產和錢,年收租米5石3鬥、銅錢7500文。

南山書院,設在賴坊鄉。

正音書院,清雍正七年(1729)設於法海坊(今文化街)。

校溪書院,設長校鄉,招收長校、靈地、沙蕪及連城一帶生員入學。

玉華書院,設嵩溪與林佘之間的玉華鋪。為明末長汀郡守王廷倫所創建,時稱“王公書院”。

另外,還有城南的龍山書院,古坑的鋤金書院,田坪的醉金樓學館(巫起文出資創辦,樓上設文館、分蒙館與經館,樓下設武館),靈地的塞上庵書院(山長黃吉賞),上坪庵書院(山長鄧文伯),黃坪書院,嵩溪的福潭書院等。

書院設山長、首士、學士各1人,由鄉社士紳公議,山長主持講學。首士學士入院講課,內容有“四書”、八股文寫作等,院舍由地方官吏籌辦。

義學

社學創辦於元代。清雍正元年(1723),規定“大鄉巨鎮各置社學”,選聘有學識的人為教師,供農民子弟免費讀書。清乾隆二年(1737),在坊廓裏、永德里設社學7所,全縣有社學11處。

清乾隆年間,由城內紳士、裏民捐金二百餘兩,在小東門法海坊設立義學,後改為龍津書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秀才葉紱、鄒廷芳等人在義學任教。

永定縣

永定縣有32比特文進士(含10比特翰林,3比特寄籍外地的進士),再加上7比特武進士,永定縣一共有39比特文武進士。

連城縣

清以前的教育,主要是私塾、經館、書院。童生經過縣試合格者稱為生員(秀才);生員入縣學或書院進修,然後進省城參加鄉試,合格者稱舉人;鄉試次年進京參加會試,合格者為進士。連城建縣至辛亥革命廢止科舉為止,經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者,有進士29人(其中武進士10人);舉人263人(其中武舉110人)。按朝代分:宋代進士3人;明代進士3人,舉人41人(其中武舉人2人);清代進士23人(其中武進士10人),舉人222人(其中武舉108人)。

私塾

建縣前連城已有私塾,建縣以後私塾有發展。明、清兩代,私塾幾乎遍及各鄉、村,人口較集中的大鄉村有十多所,偏僻村落也有一至兩所。

私塾形式多樣。有塾師自設學館的;也有殷實人家請塾師到家中開堂講學的;也有用祠堂、廟宇的公產收入或靠私人捐贈而辦義墊的。私塾的學制不正規,學生數不固定,少則三、五名,多則一、二十名不等。學生進私塾後,一般都是初學《三家經》、《千字文》、《增廣昔時賢文》等書籍。後進入經館,學習四書、五經,練習八股文,吟詩作對。塾師結合文章內容,圈點串講,尤重傳授孔、孟學說。

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多次提出廢止私塾,興辦現代學校。但由於私塾規模小,不需要寬敞教室,不講求教學設備,適合山區、農村兒童就讀,囙此,至民國24年(1935),全縣仍有私塾56所,就讀兒童1071人。新中國建立後一些山村仍有少數私塾,直至1953年,後私塾全部停辦。

縣學

連城縣學建自宋紹興四年(1134),學宮在縣治東南。紹興五年,縣令馮遷學宮於東南尉司(現商業局、供銷社一帶)。紹興八年,縣令劉國瑞修建學舍,撥給官田以資助生員就讀。明成化八年(1472),修建明倫堂,十二年又增建縣學衙舍。明嘉靖五年(1526),拆除尉司廟、定光寺、福山觀、東嶽廟等舊式寺廟,修建了適合講學的尊經閣、聚奎樓,還建了專供學官及生員住宿的學舍40間。三十二年,學宮進行全面葺,複修學前泮池。萬曆四十五年(1617)修建了文昌閣,與縣學連成一片。連城縣學至此修建完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上撥各類經史書(詩經、爾雅、易經、書經、前漢史、唐史、三國史、五代史、明史、大清律、四書解義等)共786册給學宮。

明代,連城縣學設教諭1人,訓導2人。清代設教諭、訓導各1人。教諭主持所屬生員的考試;訓導協助教諭辦理各項校務。

縣學生員,設廩膳生員20人,增廣生員20人。三年考試一次,名“歲考”,取文童15名,武童15名。每逢鄉試的前一年為科考,取文章15人的附考生員。學額有時“恩加”。光緒年間,縣學“恩加”生員5人,使縣學生中達50人左右。

書院

連城興辦書院,宋以前無文獻可考。宋代則有丘鱗、丘方叔侄創建的“丘氏書院”及鄧旦在石門岩創建的“尚有齋書室”。元代沈德衛創建樵唱山房。明、清時期,城、鄉書院有20多所。其中有官立的,也有鄉建、族建和個人建的,有的名為山房,有的則稱“館、室、軒、堂、齋”等。

修竹書院,亦稱修竹書屋或修竹書室,院址在冠豸山,系明代正統年間李慶創辦,並自任主講。

東山草堂,地址在冠豸山,是明代謝清源倡建。草堂正廳的梁上,前後懸掛著清代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題贈的“追步東山”和清道光年間民族英雄林則徐題贈的“江左風流”匾。

豸山書院,又名五賢書院,院址在冠豸山。清乾隆十一年(1746),由縣令秦士望主持修建。書院建成後,聘請名師執教,秦縣令也常在政務之餘,到書院授課。書院田產400餘畝。每年可收租穀8000公斤。

培元書院,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縣令鄭一嵩主持修建。院址設在城北文昌閣下。專作發放鄉、會試“卷資”的機构,集資捐來的公田,年可收租穀11.3萬公斤,折合市斤為10.5萬公斤。科舉廢止後書院規定凡中學畢業者發給一次性“花紅”銀元4元、大學畢業者加倍。赴省考試的憑入場卷每人津貼旅費20元,入京考試的每人津貼銀元100元。

文明書院,清道光十年(1830)修建。院址在今實驗小學。原為崇祀明代縣令徐大化的祀廟,道光年間,改建書院,增設新生“花紅”,集資捐贈學田,每年可收租穀10萬公斤,專作生員參加府試、鄉試、會試,揭榜錄取者一次性獎勵之用。

西山書院,座落在姑田西山,也稱紫陽書院。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有田產20畝,原廣東潮州、惠州知府進士華定祈卸職歸鄉後曾在書院任教。自乾隆至光緒年間,有300多名學子在此就讀。書院田產每年可收租穀3萬公斤,備用金1000銀元,在中堡曾設立書院莊,作為書院的辦事機構。

南山書院,座落在宣和鄉培田村。創辦於清乾隆三十年。乾隆年間,尚書斐元章視察南山書院,寫下了“距汀城廓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的對聯。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辦小學堂。

武平縣

縣學

武平縣學(又稱學宮)設在孔廟,是招收生員(秀才)讀經明道的場所。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官府建養士院於城東興賢坊。端平元年(1234年)增設會講堂、大成殿。元大德十年(1306年)加建明倫堂,供教諭講學。明成化五年(1469年),武平籍南京兵部主事王瓊捐獻住宅建縣學,於是遷縣學於城西(今縣政府大院內)。清咸豐四年(1854年)又一次進行改建,形成一個略具規模的建築群。以大成殿為中心,有東西廡、明倫堂、啟聖祠、鄉賢祠、文昌閣、敬一亭、教諭衙、訓導衙、崇德齋房、講藝齋房,還有戟門、泮池、欞星門。清代毀於火。

武平縣學設教諭、訓導,負責講學課藝,管理生員。有一套教學職責、考試制度、獎懲辦法等學規。生員中選學長一人,負責傳遞學生工作,檢察學生過犯。規定學額廩膳生20名(每月優待米若干鬥,並給一定數量魚肉),增廣生20名,附讀生、武童生若干名。清咸豐以後,由於武平賦役歲貢完成出色,新增文武學額各10名。縣學經費,由官府籌撥。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曾任吏部主事的西厢人王啟圖,在西門創建考棚。有前門、龍門、大院、正堂、左右長廊,規模宏敞,可容千人,供科舉考試之用。

書院

武平的書院有官辦、民辦官助和民辦三種。清雍正七年(1729年),縣署在縣城創辦正音書院,學習官話。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縣城東門街後山建平川書院。光緒十二年(1886年)在縣城東門內建梁山書院。民辦官助書院有乾隆四十年(1775年)創辦的岩前希賢書院,咸豐三年(1853年)創辦的縣城文垣書院。民辦書院始於乾隆年間,有中堡林坊的淩雲書院、十方鮮水的鹅山書院、武東川坊的培英書院等。至清末,全縣共有民辦書院22所。

書院設“山長”一人,主持講學。較大的書院增聘“助教”、“講師”。有時還請名儒來院演講。書院的學生,一類是經童試合格或相當程度的童生,另一類是準備鄉試應考的秀才。學習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從2月至11月每月授課3次,採用個人自學、集中講解、個別點化和質疑解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重視指導寫作,學生所寫的文章詩賦交山長批閱。書院訂有學規,以約束學生修正品行,勤於學業。

書院經費,多數來源於院田租穀,輔以社會捐助。

明溪縣

縣學

明成化七年(1471年),巡道周謨、知縣郭潤在城關西清街明溪舊驛站前創建縣學(又稱儒學)。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縣學遷至城東山川壇左,有正廳3間、東西廊6間,大門後塌毀。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建,後再廢。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知縣塗希禹將其遷至東門舊常坪倉,天啟七年(1627年),巡道朱大典、知縣龐景忠將縣學遷於城北,後遭焚。崇禎十年(1637年),代理知縣周謀重建,後又焚於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縣學設於縣東20裏龍湖宋儒楊龜山宅址,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落成。建學龍湖後,因距城關較遠,諸多不便,故仍將西清街舊校保留(俗稱舊學)。雍正三年(1725年),知縣周兒複重修縣學,咸豐七年(1857年),正殿及兩廄均焚毀。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明溪縣學,屢毀屢修,足見重教之風。

縣學課程,以“四書”、“五經”為主,八股文由教諭、訓導教授考核,當時全縣有廩膳生員20名,由官府發給膳食津貼。另收不享受廩膳待遇的增廣生員20名,歲科兩試每次各取附學生員15名,歲科並試取武生15名。清咸豐起,加軍數額3名,遇朝廷恩賜年再加5~7名。考取的新生須向學官交納“卯禮”(即“卯金”,每名繳銀數百或數十兩不等。武生交納的“卯金”更高,貧家子弟即使有才學,苦於“卯金”過高也不敢應試)。光緒二十年(1894年),紳士揭螽振、揭樞振、馮翼等仿永安縣辦法禀請上憲準予,由縣內各姓捐定“卯金”租穀,公舉董事經收,按新考取生員數每名送學官“卯金”40元。自此,應試考生才能安心學業。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縣學停辦。

射圃設於學宮,是生員課餘學習禮儀與習武的場所。縣射圃初設於縣舊學之後,後廢。

書院

凡參加科舉考試落第或讀過經館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均可入書院學習,書院主持人稱山長,多由名儒充任,以研讀儒家經書為主,也議論時政。採用教師集中講授與學生自學,問答結合的教學方法。縣內先後辦有書院8所。

翠雲岩書院在縣東80裏的歸下裡(今三明市岩前鎮)淳化寺側。宋元豐元年(1078年),楊龜山與侍郎張駕、司諫陳瓘青年時讀書於此。這是縣內最早創辦的書院。

文昌書院在縣城東白沙橋之右,後毀,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紳士蕭微聲,李珍等重建。

聯飛書院在縣北溫莊裏曲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溫莊廩生李維恒宣導興辦。

正音書院雍正七年(1729年),奉文將城內義學改設。

文興書院在城東登科坊前閣。民國11年(1922年)由地方捐款改建新式樓房,作為學務公所,後為國民黨縣黨部借用。

龜山書院在縣東龍湖村楊龜山祠右後面,宋創建,“題名第”即該院舊址。

道南書院在縣南胡坊鄉,創辦於清末民初(1911~1912年)。民國26年後改為胡坊中心小學。

峨嵋書院在縣城北,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紳士黃虞夏等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書院改辦學堂。

社學

縣社學創建於明清時期,有民辦公助性質,教育15歲以下少兒。除勸教農桑外,兼有教化蒙學任務。讀《三字經》、《百家姓》、《人家日用》、《孝經》、《增廣賢文》、《千字文》等;還教些朝廷文告,律令及冠、婚、喪、祭禮節。據《歸化縣志》記載,縣內社學有城東社學、廣濟街社學、西門外賓餞亭社學、石珩鄉社學、薦福寺社學。雍正二年(1724年),再設4所,即歸上裏社學、歸下裡社學、柳楊裏社學、中和裏社學。這幾所社學由村民自籌經費、自聘教師,辦學地點多借用祠堂廟宇。

附:明清時期福建各州府科舉及第情况分析錶

相關連結:

福建省長汀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省寧化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省上杭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永定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省武平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省連城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清流縣古代科舉概況

福建明溪縣古代科舉情况

明清時期福建各府州科舉及第情況一覽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