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團長“犧牲”,母親祭奠兒子17年,北京突然來信:請親娘來相見

北京 105℃ 0
摘要:也正是這些前輩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難能可貴的和平生活。而有那麼一個軍人,參加抗戰許多年,母親以為他犧牲了,為他祭奠了17年,直到17年後,才突然收到兒子並沒有死亡的消息。兒子犧牲、丈夫離世,孤苦伶仃的石順香的日子苦不堪言。1949年,新中國成立,石順香收到了已經“犧牲”了十七年的兒子徐深吉的信。

“犧牲”17年的紅軍副團長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在現在的和平年代很是適用,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更是適用。在戰爭年代,每個人都生活得很是艱難,但是,如果說是為這個國家、為人民背負了最多的重擔的,莫不過是那個年代的革命軍人了。

在戰爭年代,有許多的人為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捨棄了太多的東西,親情、友情、愛情包括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這些前輩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難能可貴的和平生活。

在戰爭年代,有許多軍人都為了這個國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有那麼一個軍人,參加抗戰許多年,母親以為他犧牲了,為他祭奠了17年,直到17年後,才突然收到兒子並沒有死亡的消息。

而這個紅軍戰士,就是曾經鼎鼎大名的紅軍二一八團副團長——徐深吉。

徐深吉——

曾用名徐花奎,1910年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的一個農村家庭中,1927年,在革命氣氛的薰染下,年僅17歲的徐深吉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借此機會,他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在參與革命中,他憑藉過人的膽識,吃苦耐勞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榮耀。

從紅軍戰士開始,他憑藉自己的才能,從班代、排長、連長到團長等,一步一步,為革命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帶領的隊伍,井井有條,是友軍的楷模,讓敵人聞風喪膽。甚至徐深吉還是紅軍兩萬裏長征路大軍中的一員。

1932年,當時的徐深吉已經是紅軍的副團長了,那時,他已經離家兩三年了。在戰鬥前夕,徐深吉路過家鄉,也只是匆匆忙忙地父母道了個別,沒想到這一去,就是17年。

在1932年,徐深吉與父母道別以後,他就前往了戰線參加戰鬥。

這一戰的慘烈程度,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在敵人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參戰的紅軍戰士幾乎都是拿著性命往前衝鋒。

由於戰況混亂,當時也沒能詳細地統計傷亡人數,徐深吉戰後也沒能向父母報個平安。徐深吉的母親石順香在戰後四處打聽,沒想到傳來的是兒子已經犧牲的噩耗。

聽聞徐深吉已經陣亡犧牲的消息,徐深吉的母親十分地悲痛,此後每一年的清明節,徐深吉的母親都孤零零地拿著紙錢為徐深吉上香祭奠。

由於沒有遺體,甚至衣服都沒有,石順香連個衣冠塚都不能給徐深吉立下。她只能在當年的戰場上為兒子祭奠。

兒子犧牲、丈夫離世,孤苦伶仃的石順香的日子苦不堪言。

因為自己年事已高、石順香還要一邊躲避敵人的搜捕,一邊接受左鄰右舍的接濟,勉强度日。

在石順香為徐深吉祭奠了整整17年以後,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的“不可思議”的信。一句“請親娘前來相見。”在石順香意想不到中到來。

1949年,新中國成立,石順香收到了已經“犧牲”了十七年的兒子徐深吉的信。因為多年來戰事不斷,以及戰時的兵荒馬亂,離家萬裏、一直被誤以為已經犧牲了的徐深吉直到新中國成立那一天,才找到自己已經離別了17年的母親。

一別十七年,歸家已經是物是人非

整整十七年以後,等到戰爭稍微平息以後,徐深吉才能再見到自己的母親。雖然是“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無改鬢毛衰。”但是當年一別,重逢時,已經是物是人非。

石順香已經是佝僂著身子,十分年邁了;而徐深吉在經歷這麼多年的戰火的洗禮下,也已經遍體鱗傷。甚至見到母親的前不久,徐深吉還因為積勞成疾,只能躺在病榻上。

久別重逢,母子兩人都是抱頭痛哭,這麼多年的遭遇了多少苦難,十七年後,母子終得相見。

雖說這是不幸戰爭帶來的不幸中最大的幸運,但其中的艱辛,也是讓人難以忍受。

1955年,徐深吉被授予中將軍銜,並且獲得了八一勳章、解放勳章、獨立自由勳章。

這位老戰士在祖國的前行中功不可沒。正是有著許多像他們一樣為國家為民族不斷付出的人,我們的國家才走到了今天。

老兵雖故,精神猶在

2000年8月8日,91歲的徐深吉因病離世,這位經歷了不知道多少的老兵故去。雖然已經故去,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影響著許多解放軍戰士。

徐深吉衕誌對於我國抗戰方面、國防建設等許多方面,都有著許多貢獻,他的精神,影響著一代一代的軍人們。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徐深吉“犧牲”十七年之久,更是體現了戰爭的殘酷。

我們現在可以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最值得感謝的,就是那些為了革命,為國家,為民族奉獻一切的先烈們。他們,是永遠值得我們去紀念、去緬懷、去尊敬的人。

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當年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的戰士們,大多數都已經故去了。如果遭遇到那些曾經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可敬的人,請多一些珍惜和關愛。他們真的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但是,隨著時代越來越遠,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似乎已經忘卻了這些人。“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現象越來越多。這是值得我們警醒的。這些可敬的人曾經為我們付出了太多,不應該被歷史遺忘。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果沒有他們的奮不顧身,也許就是另一個樣子了

同時,因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這些老兵們身上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遺忘。老兵雖故,戰爭的年代雖然已經過去,但是,他們身上的精神仍然需要我們去繼承下來。紅色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老兵精神永遠都不會故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