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國軍陸續撤往臺灣的60萬官兵,包含哪些部隊?實力如何

广东 108℃ 0
摘要:國軍到了解放戰爭末期,僅存東南幾個主要海島尚在掌控之中。而這60萬人還是費勁心力“搶”出來的,不然連這點部隊都不剩。當年撤往臺灣的60萬國軍當中,都包含哪些部隊呢?在1949年底,臺灣島上並無60萬敗退官兵,只有大約50萬人。臺灣島本就部署近20萬二線部隊和新兵。當然除了這個別的幾個軍,退到臺灣的其他陸軍部隊確實整體實力較差。

國軍到了解放戰爭末期,僅存東南幾個主要海島尚在掌控之中。曾經的數百萬精銳部隊,短短幾年時間就只剩下60萬人左右。而這60萬人還是費勁心力“搶”出來的,不然連這點部隊都不剩。當年撤往臺灣的60萬國軍當中,都包含哪些部隊呢?其中哪幾支還比較能打?

在1949年底,臺灣島上並無60萬敗退官兵,只有大約50萬人。因為按照一般理解,解放戰爭到49年建國後就基本結束了,但其實西南、海南等地都是49年底甚至50年才打下的,所以在這之後還有不少國軍部隊陸續退到臺灣,這才有了60萬敗兵雲集臺灣的情况。當然退到島上的總人數並不止60萬人,帶上國軍軍官家屬和49年之後被強迫移到臺灣的近海居民,合計數為120餘萬人。臺灣島上原本有700餘萬居民,加上這100多萬人,在50年代中期有800多萬人的規模,徵兵補給方面有基本的條件。雖然和大陸相比這些兵力和人口不成正比,但是考慮到海島的特殊環境以及雙方的海空實力差距,仍然可以一守。

臺灣島本就部署近20萬二線部隊和新兵。而49年初徐蚌會戰後,國軍(尤其中央系)精銳盡失,但還有相當部隊守備長江。剩餘的華東部隊,包括從東北華北撤出的部隊,在長江下游有20個軍番號,55個師番號。1949年5月,這20個軍的殘餘從上海和浙江福建撤退到舟山和臺灣。僅僅在上海就有8個軍25個師(不含崇明島及橫沙列島),約近7萬人撤退。其中實力較强的52軍撤出2.05萬人,54軍撤出1.7萬人。

除了華東地區,另有十餘萬人(廣東、海南、青島部隊)能够有組織地撤退臺灣。有華中部隊的兩萬多人經越南富國島撤退,西南部隊有雲南數千人從緬甸赴台,甚至新疆還有數百人經印度中東輾轉赴台。如前文所述,赴台部隊不止是建國之前行動,在1950年5月部署於東南海島的軍隊7萬餘人,另有約5萬青壯群眾隨軍來臺,這部分合計約12萬人。另外50年從海南島撤退約2萬餘人,1953年越南來臺的軍民約2萬6千人,加上1953年之後有些軍隊陸續趕到(如1954年1月從朝鮮赴台的戰俘約1萬4千人),李彌第8軍在境外的殘部約3千人。陸海空合計才有了60萬部隊。

這些殘兵當中,有幾支仍具實力,比如52軍(號稱第六王牌,確實能打,且在大陸期間損失較小)和18軍。當然這個18軍早就不是曾經的美械主力,而是胡璉重建的部隊,原本被認為沒多少戰鬥力,卻在金門證明了仍然十分強悍,並且不虛報自身戰績,兩岸關於49年金門古寧頭的革命军戰損統計都是9000餘人。當然除了這個別的幾個軍,退到臺灣的其他陸軍部隊確實整體實力較差。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