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十分看重荊州,龐統為何一臉嫌弃?他為何覺得荊州是個累贅

河北 225℃ 0
摘要:對於荊州的問題,龐統和諸葛亮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說龐統覺得,荊州這地方難搞啊!龐統是鳳雛,諸葛亮是臥龍,甭管這種稱呼的真假,至少他們倆的智商是一個水平線上的。而諸葛亮其實也有相同的看法,諸葛亮也發現荊州是個四戰之地,但是諸葛亮的觀點卻跟龐統不同,龐統覺得要逃離荊州,而諸葛亮卻覺得荊州是大有可為之地。

對於荊州的問題,龐統和諸葛亮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龐統說: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三國志,龐統傳》

這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說龐統覺得,荊州這地方難搞啊!北邊有曹操、東邊有孫權,守住這裡整天提心吊膽,以這裡做基地,很難做大做强!

而諸葛亮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三國志,諸葛亮傳》

諸葛亮的意思就是說,荊州東邊連著東吳,西邊又溝通巴蜀,北邊還有各種水,真是個用兵的好地方啊!

乍一看,好像兩個人的觀點是相反的。龐統明顯對荊州一臉嫌弃,而諸葛亮對荊州卻十分青睞,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龐統和諸葛亮,對荊州的看法其實是一致的。

龐統是鳳雛,諸葛亮是臥龍,甭管這種稱呼的真假,至少他們倆的智商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作為優秀的戰略家,在看待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很難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對待荊州的問題也是一樣,龐統覺得荊州是四戰之地,前後左右到處都是敵人,這地方哪裡是人呆的地方啊!還不趕緊撤?留著給人家包餃子嗎?

顯然這個觀點是正確的,荊州的地理位置的確很尷尬,因為北邊、東邊、西邊包括南邊都是可以入侵它的勢力。要想在這裡建立基業,這是不可能的!

而諸葛亮其實也有相同的看法,諸葛亮也發現荊州是個四戰之地,但是諸葛亮的觀點卻跟龐統不同,龐統覺得要逃離荊州,而諸葛亮卻覺得荊州是大有可為之地。

所以說,對待同一件事,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想法。雖然面對的都是四戰之地,龐統只想著拋弃荊州,而諸葛亮卻想著可以利用荊州作為奪取天下的跳板。

現在你知道這兩個人在說啥了吧?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想法更加樂觀,這是包括龐統在內的很多戰略家都不具備的特點。

諸葛亮年輕的時候,還是非常樂觀的,忙著搞外交的人,如果性格不樂觀,很難辦成事兒,因為搞外交就是受氣的一個過程。不過後來諸葛亮被劉備、劉禪這對父子給氣壞了,後來壓力又太大,所以把自己搞抑鬱了。

二、相對來說,諸葛亮的看法更加高明。

諸葛亮說這話的時候,還說了另外一句話: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啥意思?就是在誇巴蜀的好:這地方賊辣子好,不光沃野千里,而且周圍全是屏障,當年你老祖宗邦哥就是在這裡建立了帝王之業。順便說一句,這地方山好水好美女多,尤其是火鍋更是一絕!

現在我們就知道了,其實諸葛亮和龐統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們倆都希望劉備將成就帝業的地點放在巴蜀,只是在對待荊州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當初劉備打天下的時候,好不容易佔據了荊南四郡,那可真的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啊!此後劉備又從孫權那兒順來了南郡,自此成為了荊州的主人。

可以說沒有荊州,就沒有後來的漢昭烈帝劉備,囙此荊州怎麼能說丟就丟呢?荊州的確是四戰之地,但是同時也是魚米之鄉。

這地方可以源源不斷地給劉備集團提供糧食,他們也可以在這裡招募兵馬,畢竟荊州人善於玩水,更適合做水軍。關羽不就是靠荊州水軍起家的嘛!

現在你說要放弃荊州?這事兒不光諸葛亮不答應,劉備也不可能答應。地盤是立身之本,因為地盤上有人和資源,這些東西才是奪取天下最重要的。

龐統只想著劉備能够成就帝業,捨棄荊州就等於甩掉了一個大麻煩。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捨棄荊州不光是甩掉了一個大麻煩,而且也失去了一個戰畧要地。

囙此我覺得在這件事上,諸葛亮的觀點比龐統更加優秀。社會我亮哥,畢竟是第一梯隊的優秀戰略家。

三、龐統提出這種觀點,是否存在私心?

我們都知道,領土問題,寸步都不能想讓。可龐統偏偏要劉備放弃已經到手的荊州地盤,這不是瞎胡鬧嗎?任何人都不應該提出如此極端的觀點。

但是龐統這個人自信有大才,在劉備還沒得到川地的時候,就要劉備放弃荊州。這不就是讓穿上鞋的劉備,再次光著脚走路嗎?他為啥要這麼做呢?

其實穿鞋是沒錯的,問題是誰給你穿上了這雙鞋,這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奪取荊州,很顯然是諸葛亮的戰略部署,也就是說荊州這雙鞋,是諸葛亮給劉備穿上的。

而現在龐統要給劉備穿上另外一雙鞋,那就是益州。對於一個光脚的人來說,第一雙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屬於雪中送炭的那種。而第二雙鞋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其影響力,遠遠比不上第一雙鞋。

所以說,龐統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了讓劉備將益州看得更重,只好讓劉備先把第一雙鞋給脫了!在龐統的眼裡,一個人是不能同時穿兩雙鞋的。

也就是說龐統覺得自己才應該是劉備集團的最高戰略家,諸葛亮應該退而求其次。而諸葛亮的想法就不同了,他覺得荊州是一雙襪子,而益州的確是一雙鞋。

人可以不穿襪子就穿鞋,但是穿上襪子再穿鞋走路,是不是更加舒服了呢?這也就是龐統和諸葛亮之間觀念上的差距,要我選,我覺得還是穿雙襪子再穿鞋舒服點。

總結:龐統和諸葛亮打算走兩種不同的路線。

龐統的意思是,荊州並沒有那麼重要,一來連年戰亂,二來人才凋零,所以跟益州比起來,這地方可有可無。

那麼龐統給劉備的規劃是怎樣的呢?其實他的規劃是希望劉備奪取益州、漢中,繼而掌控關中以及隴西地區。這麼一來西邊的半壁江山就是劉備的了!

至於諸葛亮,早就在《隆中對》裏給劉備規劃了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佔據益州、荊州,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再從益州和荊州分別出兵北上,繼而一統江山。

這兩個方案誰的更加優秀呢?我覺得是龐統,當然前提是劉備能拿下關中。因為事實證明從荊州北伐的時候,孫權可不是吃素的,這貨完全可以偷襲荊州,導致劉備集團腹背受敵。而從西邊往東邊打,劉備集團的大後方是有保障的。

關羽丟了荊州以後,諸葛亮的確是按照龐統的計畫進行的,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拿不下關中,自然也就無法一統天下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