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流域生長著一種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當地的赫哲人稱其為“大馬哈魚”。
每年一到秋天,成群結隊的大馬哈魚就會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給靠捕魚為生的漁民帶來生機與希望。
而關於大馬哈魚的生殖、繁衍,還有一個令人震撼的故事。
大馬哈魚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寒冷的河流之中,但冰冷的河水中食物匱乏,大馬哈魚不得不順流而下進入深海區覓得食物。
逆流而上的“回鄉路”註定充滿艱辛。大馬哈魚在返鄉的過程中會經過瀑布和淺灘,但最大的困難則是河流中鹽含量的降低會讓它們的身體器官迅速衰竭。
可即便是如此艱難,大馬哈魚也從來沒有放弃過對河流的追尋。
為了生命的延續和種群的繁衍,大馬哈魚在出生地完成生與死的交接,以一種悲壯的管道產下魚卵,幼魚在海洋中生活三到五年,等到了性成熟後,無數的大馬哈魚便會成群結隊地踏上“回鄉”之旅。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如今的黑龍江流域大馬哈魚的數量卻大幅度减少,甚至瀕臨滅絕。究其背後的原因,不禁令人唏噓。
01大馬哈魚之殤
在建國初期,黑龍江流域的大馬哈魚數量還相當可觀,1963年時更是歷史性地突破了4500噸。
但是隨著當地工業的發展,大馬哈魚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大馬哈魚的數量便開始急劇减少,甚至到了需要被保護的地步。
綜合黑龍江流域以及周圍海洋環境來看,大馬哈魚减少是由諸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我國為了發展經濟興修水壩、人為將河流改道,這些都無形中加大了大馬哈魚洄游的困難程度。
大馬哈魚產卵對產卵地的水溫、水質等都有極高的要求。據統計資料顯示,大馬哈魚的產卵地主要集中在黑龍江佳木斯市的撫遠縣境內。黑龍江在此分化出了眾多小的支流,是大馬哈魚天然的產卵地。
但為了洩洪發電,這裡修築了水壩。這一方面對水質造成了破壞,另一方面也阻擋了大馬哈魚洄游。經歷了重重困難早已精疲力盡的大馬哈魚顯然無力跨越巨型大壩。
其次,當地工業發展導致的廢水排放也使得河流水質遭到了嚴重污染,大馬哈魚的產卵地被破壞,魚卵質量也逐漸變差。
再加上其他魚類的競爭,大馬哈魚不僅僅是數量減少,連質量都不斷下降。原來重達十斤左右的大馬哈魚已經難覓踪影,而5斤左右的大馬哈魚已經相當普遍。
另外,大環境下全球變暖導致的生態環境惡化也使得大馬哈魚的洄游數量不斷减少。
成長期內,大馬哈魚不能向以往一樣“茁壯成長”是一個原因。而在大馬哈魚返航的過程中,其他動物的捕食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在進入內陸河流後,大馬哈魚往往會碰到棕熊,成為其豐盛的一餐。而在生態環境被破壞後,棕熊的覓食也越來越艱難。為了在過冬之前積蓄足够的能量,棕熊必須通過大量捕獲大馬哈魚來使自己能够挨過寒冬。
眼見著大馬哈魚已經瀕危,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開始搶救大馬哈魚。當地政府不僅投入人力、物力恢復生態環境,而且還採取人工繁殖的方法向河流中投放魚苗。後來甚至設立了禁漁期來促進大馬哈魚數量的增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大馬哈魚的數量緩步提升。但就在此時,人們又發現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02俄羅斯的“竭澤而漁”
由於黑龍江流域的入海口位於俄羅斯境內,囙此,每年大馬哈魚洄游都必須跨過鄂霍茨克海,經過俄羅斯地區。
雖然在黑龍江的上游,我國製定了一系列措施來新增大馬哈魚的數量。但大量的幼魚進入海洋再返回黑龍江時卻遭到了俄羅斯漁民的大量捕殺。
從俄羅斯的飲食習慣來看,他們對魚類的需求並不大,但是無論是黑龍江附近的居民還是日本居民,都特別喜歡肉質肥美的大馬哈魚。
囙此,在市場需求大的情况下,沿岸的俄羅斯漁民開始過渡捕撈,繼而逐漸形成產業鏈,一直發展到今天,形成了成規模的非法捕魚組織。
這種形式的偷漁完全不顧生態環境,只是盡可能地捕獲更多。
囙此,不僅僅是大馬哈魚的生存遭到了嚴重的威脅,整個堪察加半島附近的漁業資源都將被嚴重破壞。
資料表明,自日本福島核能電廠發生核洩漏後,漁業市場元氣大傷。俄羅斯方面立刻停止了非法捕撈活動。而也是在這一年,大馬哈魚洄游的數量猛增,到達了近些年來的最高值。
可見,即便我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金來保護環境、保護大馬哈魚,但下游的俄羅斯卻完全不當回事,仍舊在肆無忌憚的捕撈。
03拯救大馬哈魚
作為魚源國,我國對拯救大馬哈魚責無旁貸,但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大馬哈魚,穩定新增大馬哈魚數量,我國也要與俄羅斯方面加強合作,雙方共同努力,製定合理的捕撈制度,確保大馬哈魚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大馬哈魚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悲壯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的兩次遠航,它們義無反顧,不僅繁衍了族群,更為數百萬動物提供了食物。
從整個生物鏈來看,大馬哈魚在維繫這片地域生態平衡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洄游的大馬哈魚在死亡後,將海洋中的營養物質沉積在了河流中,不僅滋養了河流,而且能幫助新生的小魚快速成長。
同樣,河流沿岸森林的繁茂也有賴於大馬哈魚腐爛分解後的營養物質。科學家證明,森林中80%的氮元素都是大馬哈魚洄游帶來的。所以失去了大馬哈魚,絕對不只是餐桌上少了一道菜而已。
可以說,大馬哈魚以自己渺小而頑強的生命證明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偉大。而它對於自然界的意義,也早已超越了它本身,超越了種群的局限。
囙此,作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我們拯救大馬哈魚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拯救所有的瀕危物種,給生命一份尊重,也給大自然一份尊重。
04結語
《呂氏春秋》中曾講到:“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來年無魚”。只顧眼前利益,不做長遠打算,終究是目光短淺,最終只會一無所獲。
中國的大馬哈魚之殤絕不是結束,這僅僅是個開始,是大自然的預警。而放任其自由發展,最終的災難絕非人力可抗衡。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作為個人,我們也要盡自己所能,為保護地球、保護生態,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