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參與編寫的《2021年城市可持續移動性觀察報告》重磅發佈

湖北 120℃ 0
摘要:上海訊國內首個回歸價值本源解讀城市交通內涵、觀察都市移動性的行業報告——《2021年城市可持續移動性觀察報告》近日在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發佈正式發佈,獲得業內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報告由深圳市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雲合數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編制。

上海訊國內首個回歸價值本源解讀城市交通內涵、觀察都市移動性的行業報告——《2021年城市可持續移動性觀察報告》近日在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2021)發佈正式發佈,獲得業內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報告由深圳市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雲合數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編制。

圖1報告封面

報告以出行有效率、街道有魅力、都市有活力為主線,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昆明、南昌等8座都市開展探索性的觀察與評估,旨在緊密圍繞“人民滿意”核心價值,推動城市交通發展理念陞級、促進規劃與政策邏輯轉型,加快科技方法體系創新,重塑人、交通、都市間的和諧關係。

圖2各都市內容框架

三大發現

【發現1】出行有效率

各城市公共交通與小汽車通勤時間比普遍大於1.5。

公共交通全程出行時間與小汽車比值是公共交通競爭力的覈心要素。新加坡、深圳市均提出了“公車1.5戰畧”,即將公車全程出行時間控制在小汽車出行時間的1.5倍以內。現時,國內城市公共交通競爭力普遍不强,縱觀本報告八座都市,出行時間比小於1.5的地區所覆蓋人口比例,僅上海市中心城區超過40%,其餘都市均低於30%。

圖3各城市公共交通與小汽車通勤時間比一覽圖

軌道交通為居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機會。

提升交通可達性,能够極大地拓展豐富居民就業選擇面。報告發現,軌道交通建設,為八座都市居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機會。就45分鐘可達崗位規模而言,軌道沿線地區是非沿線地區的2.5倍。

(1)北京

(2)上海

圖4公共交通45分鐘可達崗位數量(以北京、上海為例)

軌道快線有效提升了交通樞紐的輻射能級。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及大興機場線開通後,五環內乘坐公共交通90分鐘可達機場的居民比例由64%大幅增長至92%。浦東國際機場在考慮磁懸浮線路後,公共交通出行1小時覆蓋中心城區的居民比例提升了一倍,極大改善居民的對外出行便利性。

圖5大興國際機場開通前後航空樞紐公共交通輻射等時圈分佈圖

圖6浦東、虹橋機場公共交通出行1小時輻射圈(未考慮磁懸浮)

圖7浦東機場公共交通出行1小時輻射圈(考慮磁懸浮)

中心城區一半以上居民步行15分鐘即可便捷地享受到社區基本公共服務。

現時,提升都市宜居性已成為國內都市的共識,上海、北京、深圳等都市紛紛提出建設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報告發現,8座都市中心城區社區生活圈建設成效較好,超過50%社區生活圈便利性達到“較為方便”以上級別,居民就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1]平均達到5類。但是,國內都市也普遍面臨養老、體育等基本服務設施規模不足、分佈不均等問題。

(1)上海

(2)武漢

圖8 15分鐘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分佈圖(以上海、武漢為例)

圖9各年齡段人群15分鐘宜居圈(以成都為例)

[1] 8類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醫療、教育、商業、休閒、體育、養老、交通、文化。

【發現2】街道有魅力

綠視率、圍合感、建築介面、街道傢俱共同構成了街道的魅力圖譜。

高魅力街道,往往給人以優質體驗。較高的綠視率給人舒適的視覺感受,適宜的天空可見度給人開闊明朗的步行體驗,連續的建築介面則有助於營造安心的圍合感。

高魅力街道,並非千篇一律。街道魅力基因圖譜顯示,高魅力街道包括景觀型、生活型、商業型等各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型街道兼具高綠視率和高圍合感,生活型街道兼具高綠視率、高介面滲透率及高人行道空間設定率,商業型街道兼具高建築介面、多樣街道設施與豐富街道色彩。

圖10體驗優質的非主幹道畫像(以成都為例)

“窄路密網”對營造街道空間魅力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窄路密網”有利於提高步行通達性、提升街道體驗。報告發現,低等級的“窄路”普遍具有高人行道可見度、高綠視率、高建築介面等魅力基因,體驗感高於高等級的“寬馬路”。現時,各都市仍存在大量寬馬路、大街區的片區,步行體驗感、通達性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圖11基於ANN評估模型所開展的非主幹道類型得分示意

【發現3】都市有活力

高品質發展階段下的都市活力由通勤出行向全時段活動拓展。

活力不同於傳統的交通出行。報告顯示,8座都市活力高峰出現在中午12點和下午6點,大量“家門口”、社區內的活動構成了都市活力圖景。囙此,都市公共資源配置策略需要調整,從傳統關注通勤出行為主向更加關注全時段活動轉變。

此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大城市中心城區夜間活力高峰持續時長明顯高於其他城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超大都市的快節奏生活和更發達的夜間經濟。

圖12工作日0-5點活力熱點分析(以上海內環為例)

(1)上海

(2)武漢

圖13工作日和週末24小時活動强度分佈(以上海和武漢為例)

都市活力與15分鐘生活圈呈現正相關關係。

豐富的服務設施更加吸引人。以北京五環內為例,社區設施服務非常便利的區域,工作日全天平均活動强度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顯著高於設施便利度低的片區。

圖14 15分鐘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可達性分佈與活力變化圖

圖15 15分鐘生活圈覆蓋率與工作日活動强度(以北京五環內為例)

大咖點評

汪光燾/原國家建設部部長、第十一届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

報告聚焦出行效率、街道品質、都市活力,力求從百姓視角出發觀察城市交通的綜合社會效益,無疑是對傳統都市交通規劃思維的有效拓展,更是對推動交通發展範式創新的有益嘗試與積極探索。期待這項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做下去,不斷完善城市交通的評估指標體系,發揮名額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願望、促進都市永續運行的引領作用,推動城市交通研究思維方式轉變,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品質、增强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交通發展的道路。

張曉春/深圳市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董事長

近年來,業界對城市交通內涵的認知逐步從關注出行這一派生性需求向關注市民生活這一本源性需求轉變,交通發展的覈心理念、關鍵目標、規劃科技方法等也亟待突破創新。作為都市交通規劃科技體系轉型陞級的初步探索和嘗試,報告探索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及評估名額,將永續移動性這一行業前沿熱點轉化為人民能够切身體驗的“身邊故事”。希望能借此機會抛磚引玉,引發行業更多的有益探討,共同譜寫新時代交通強國建設亮麗篇章。

景國勝/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院長

城市交通工作關乎民生利益,應該遵循新發展理念和交通發展的內在規律,找准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方案。這個報告從就業、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的交通服務水平入手,引入有溫度、可感知的名額,對各都市永續移動性狀況進行評估,是交通工作走出專業領域獲取更廣泛共識的一次有益嘗試。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推動城市交通長期可持續發展!

孔令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目前我國都市發展正逐步進入存量階段,國家提出了都市發展理念和發展管道轉變的總體要求,由注重發展速度轉向高品質發展,由關注設施建設轉向關注對人的服務。囙此,都市的永續移動性研究立足人的活動與交通服務品質提升,是促進我國都市發展管道轉變的有益探索和研究,對我國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借鑒。

陳小鴻/國家磁浮交通工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

出行有效率是交通系統的基本職能,街道有魅力是交通設施的提升要求,都市有活力是交通服務的恒久目標。交通對於都市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人與物在空間移動的能力,還在於營造、甚至是引導一種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實現人民都市的目標。但都市有個性、觀察需多元,比較不是為評判高下、通過借鑒取長補短才是這個報告的意義所在。期望這個工作能延續,成為中國都市可持續發展觀察的模範;也期望從大城市逐步延伸到中小城市,從都市到都市中的有代表性的空間單元。更希望這個工作能保持獨立性、公信力、開放度,為都市讓生活更美好添磚加瓦。

潘海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希望能持續跟踪,為了更有說服力最好可以使用公佈和可核實數據來源。建議報告中包括環境和社會的參數。技術路線比較有趣,可能有不少遊客會感興趣。公共交通的競爭力比較很有必要。在我國二輪車使用比較普遍,如果能補充這個內容更加全面。

鄒兵/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規劃師

評估報告體現了“有溫度的城市交通”的新理念,拓展了城市交通評估的維度;建立的評估體系和方法有利於方便快捷地開展各類都市的特徵比較,且具有現場感、體驗感。希望持續深入開展此項研究,納入更多有代表性的都市,例如將評估都市的地域範圍儘快涵蓋東北、西北等地區;同時持續完善評估指標體系,可考慮新增與都市圈範圍的其它城市聯系度的評估名額,有利於對所評估的中心都市所在都市圈的發育程度進行比較。

黃煥/武漢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交通是空間的位移和時間的藝術,報告從出行效率、空間魅力、都市活力三個角度詮釋永續移動性內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永續移動性,不僅關乎效率、亦關乎公平性、選擇的多樣性、安全、成本和品質,評估現狀亦需要結合都市空間結構形態、建立衡量未來發展的基線,發揮目標導向作用。大數據評估的通識性和人文地理的精准性如何拿捏?移動性與社會功能如何對應並强化生活圈與城市功能的聯系?如何通過一個適宜的觀測角度,基於人本出發自下而上,從時間支配、空間活力、移動性等開展一些穿透性的分析研究,在一個點上做足,這些都可以在後續工作中予以延展。希望該項工作能够長期堅持、持續創新,不斷豐富可持續性移動性指標體系及內涵,提升評估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最終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評價體系,為新時期交通規劃轉型發展提供有價值和洞見的思考與觀察。

汪小琦/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面向高品質發展新階段,聚焦“以人民為中心”已成為指引城市規劃編制的覈心方向,本報告從“交通服務於人”角度入手,開展以人的需求為導向的特徵評估,既是一次突破傳統思維局限的全新探索,也是對“以人為本”研究理念的充分彰顯,為後續開展城市交通出行特徵與系統運行評估研究提供了範式路徑,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同時,城市規劃數位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利用多元大資料分析手段開展定量化研究已逐漸成為指引規劃編制的重要支撐依據。本報告利用多樣化的數據資源,依託科學高效的分析科技方法,深入分析多個都市的交通出行活動與交通系統建設發展特徵,為精准評估提供了準確可靠的依據基礎。報告中所展示的依託大資料分析的數位化研究思路與科技方法,在業內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具備較强的借鑒意義。

劉岱宗/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永續都市部主任

從研究目的來看,報告的研究成果體現了城市規劃中以人為本的理念,過去的交通研究更為關注交通基礎設施運力規模等數據名額,該報告從居民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出發,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好都市發展中永續交通這一重要環節的故事,切實地瞭解不同地區居民的出行體驗和現時亟待解决的交通問題,為未來的規劃提供科學的參攷。從研究方法來看,報告採用了深度學習、大資料分析等科技,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也是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在城市規劃上的成功實踐,體現了城市規劃日益數位化、智能化、精細化的趨勢。(同濟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