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粒子
提到阿凡提,我們總會啞然失笑。他的智慧、勇敢、詼諧、快樂,以及他“頭戴民族花帽,背朝前臉朝後,倒騎一頭小毛驢”的形象,常令人忍俊不禁。
關於阿凡提的版本有很多,烏茲別克人說他出生在烏茲別克的布哈拉;阿拉伯人說他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達;維吾爾族人說他十二世紀出生在中國新疆的喀什;土耳其人則說他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克謝海爾城。在那裡瞻仰了他的陵墓。他的墓碑上寫著:“納斯爾丁·霍加,土耳其人,生於一二零八年,卒於一二八四年。是伊斯蘭教學者,當過教師,做過清真寺主持公眾禮拜的領拜人。他是一個十分善於雄辯、善於講故事、善於講笑話的人。”
而新疆吐魯番人堅持認為,這位樂觀、幽默、機智的民族達人,就出生在葡萄溝南部一個叫達甫散蓋村的古老村落。
從阿凡提故居石碑上的介紹可知,他生於西元1777年6月5日,死於1876年6月5日,享年99歲。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6歲讀完私立小學,11歲開始學習古蘭經,17歲時就可以翻譯阿拉伯語言書籍。由於當時吐魯番王、巴依、富商、宗教對百姓的種種欺詐壓迫和殘酷剝削,勞苦大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阿凡提對百姓遭遇深深同情,對剝削者產生了强烈的不滿,於是便勇敢地站出來與黑暗勢力作鬥爭。他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銳利無比的語言,在幽默的玩笑中,無情地諷刺地主老財,為老百姓伸張正義。
其實,不管是哪個版本,都表達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和平、正義、自由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和熱愛。
我們知道唐玄奘為了探究佛法,一人西行五萬裏,歷經千辛萬苦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而早唐玄奘三百年前,就有一比特高僧,把天竺的大乘佛法帶到中土弘揚——他就是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祖籍天竺,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世代為相。
鳩摩羅什從小就表現了超凡的天資,三歲認字,用兩年時間博覽群書。7歲跟出家的母親去佛寺。從此成為佛法的傳播者,從翻譯經文到宣揚佛法,年紀輕輕就名揚西域。
與弟子譯成《妙法蓮華經》《佛說阿彌陀經》《中論》《百論》等。所譯經論影響巨大,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而與玄奘不同的是,鳩摩羅什一生取了12個老婆!
第一個老婆是前秦王苻堅仰慕鳩摩羅什,想把這位高僧帶回中原,為先秦所用。故意灌醉鳩摩羅什,把他跟公主關在了一起,酒後亂性所為。
而第二個老婆,卻是鳩摩羅什自己要的。後秦王姚興攻滅了後凉,鳩摩羅什成了姚興的俘虜。姚興拜會鳩摩羅什,讓他給他講佛祖的智慧。鳩摩羅什對姚興說他命裡註定有兩個孩子,請他賜給他一個妻子。於是鳩摩羅什又有了第二個中國妻子,並且生下了兩個孩子。
鳩摩羅什於是在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翻譯佛經活動,幫助更多的人,據說當時“由是州郡化之,求佛者十室之九”。
因為這個原因,姚興很高興,又賜給他10個清秀靚麗的妓女為伴。
曾有人就看不過去,說怎麼出家人還能破戒?一天鳩摩羅什召集眾僧,嚴肅地告誡大家,學習佛法一定要靜心。如果有人能跟他一樣消化一碗針,那他也可以破戒。說完他把手裡的針放進了嘴裡。從此輿論平息,他也安然的過著有妻有子的生活。
鳩摩羅什死後火化,人們發現他的舌頭沒有燒化,於是那枚舌舍利被供奉在甘肅的佛寺,保存至今。
而在同時期,法顯(334年—420年),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比特名僧,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遊歷20多個國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歷時14年,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播產生很大影響。
傳說,張騫被漢武帝派遣開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黃河源頭,會見牛郎和織女,帶回了天馬。當然,這只是傳說。
然而,張騫卻是第一個將中原文明傳播到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被稱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隊,全部被抓獲。單于得知張騫欲出使月氏後,對張騫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就像漢朝不會讓匈奴使者穿過漢區,到南方的越國去一樣。於是單于將張騫一行扣留和軟禁起來,進行種種威逼利誘,還給張騫娶了匈奴的女子為妻,生了孩子。但這也絲毫沒有動搖過張騫“持漢節不失”的意志和决心。十年留居,張騫終於等待機會,趁匈奴不備,離開妻兒,帶領隨從,逃出匈奴王庭。經數十日從車師折向西南,進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過庫車、疏勒等地,翻越蔥嶺,跋涉至大宛(費爾幹盆地)
張騫到大宛後,向大宛國王說明了自己出使大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種種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並表示今後如能返回漢朝,一定奏明漢皇,送他很多財物,重重酬謝。
大宛王早就聽說東方漢朝的富庶,很想與漢朝通使往來。於是派了嚮導和譯員,將張騫等人送到康居(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輾轉到大夏,終於找到大月氏。
而這十多年來,大月氏這個“行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伊黎河畔不斷受到烏孫的攻擊,又一次向西遠徙,被迫遷到阿姆河畔,在阿姆河畔用武力臣服了大夏。由於大夏國土十分肥沃,物產又豐富,並且距匈奴和烏孫很遠,外敵寇擾的危險已大大减少。遂改變了態度,逐漸由遊牧生活,改向農業定居,無意東還,再與匈奴為敵。
當張騫向他們提出建議時,他們已無意向匈奴復仇了。加之,他們又以為漢朝離大月氏太遠,如果聯合攻擊匈奴,遇到危險恐難以相助。
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動身返國。歸途中,越蔥嶺,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昆侖山北麓的“南道”;從莎車,經於闐(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進入羌人地區。但出乎意料,羌人已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趁匈奴內亂,才帶著自己的匈奴妻子和堂邑父,歷時十三年,終於回到長安。
漢武帝對張騫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滿意,特封張騫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為“奉使君”,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張騫回來以後,向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况。這就是《漢書•西域轉》資料的最初來源。之後,由於張騫隨衛青出征立功,“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被武帝封為“博望侯”。
在二出西域時,張騫建議漢武帝招烏孫東返敦煌一帶,跟漢共同抵抗匈奴。這就是“斷匈奴右臂”的著名戰畧。
張騫率領300人組成的使團,每人備兩匹馬,帶牛羊萬頭,金帛貨物價值“數千巨萬”,到了烏孫,遊說烏孫王東返,沒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節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西元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到了長安。
此後,漢朝派出的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裡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曆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安息等國的使者也不斷來長安訪問和貿易。
從此,漢與西域的交通建立起來。新疆境內的各族人民也都希望擺脫匈奴貴族的壓迫,接受西漢的統治。西漢政府在那裡設定常駐的官員,派去士卒屯田,並設校尉統領,保護屯田,使漢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再次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系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
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逐漸推廣。此外,大宛的汗血馬在漢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馬”,“使者相望於道以求之”。那時大宛以西到安息國都不產絲,也不懂得鑄鐵器,後來漢的使臣和散兵把這些科技傳了過去。中國蠶絲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
鄭吉,是西漢時期第一任西域都護。如果說西域的發展開始於張騫,那成功一定是在鄭吉。
鄭吉,卒伍出身,為人好强,有大志,專習外國事。
自從張騫通西域、李廣利征伐大宛之後,漢政府開始在西域設定校尉,屯田於渠犁(今新疆尉犁、輪台一帶)。
西元前68年,鄭吉以侍郎的身份被派遣到渠犁負責屯田,積蓄糧食,攻打車師。鄭吉與校尉司馬熹發動西域城郭諸國軍隊一萬多人,自己帶領的屯田士一千五百人共擊車師,攻破交河城(今吐魯番西),車師王投降漢朝。
漢朝立車師太子軍宿為王,將車師國民遷到渠犁。車師王因得到漢軍保護,不受匈奴欺壓,“亦安樂親漢”。後漢朝置戊己校尉屯田,居於車師原來的地方。
鄭吉因在渠犁與車師之功,昇為衛司馬,負責衛護鄯善西南方(塔里本盆地以南、昆侖山以北,所謂“南道”)各國的安全。
西元前61—前58年年間,匈奴內部衝突,日逐王先賢撣打算投降漢朝,派人來與鄭吉聯系。鄭吉當即發動渠犁、龜茲各國五萬人迎接日逐王。日逐王部下一萬二千人、大小頭目十二人隨鄭吉到河曲地區,朝廷封日逐王為歸德侯。
鄭吉因打垮了車師,召降了日逐王,“威震西域”,於是兼護車師西北方(天山以北,即“北道”)各國的安全,所以號稱“都護”。漢朝在西域設定都護,是從鄭吉開始的。漢宣帝為了嘉獎鄭吉的功勞,封他為安遠侯,下詔書說:“都護西域騎都尉鄭吉,拊循外蠻,宣明威信,迎匈奴單于從兄日逐王眾,擊破車師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為安遠侯,食邑千戶。”
鄭吉選擇西域中心、土地肥饒的地方設立都護的幕府,治烏壘城(在今新疆庫爾勒與輪台之間),負責處理西域各國事務,“督察烏孫、康居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可安輯,安輯之;可擊,擊之。”同時發展屯田事業,“田於北胥鞬,披莎車之地”。屯田校尉開始從屬於都護。
匈奴日逐王投降於漢朝,漢朝在西域設定都護,標誌著漢朝與匈奴勢力在西域的此消彼長。鄭吉,在西域發展壯大了勢力,“鎮撫諸國,誅伐懷集之”。所以史稱:“漢之號令班於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
阿曼尼莎汗,十五世紀傑出的維吾爾族女詩人。天資聰穎、能歌善舞、能詩能文,是比特才華出眾的奇女子。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的蒐集、整理者。《十二木卡姆》馳名中外,是維吾爾樂舞藝術的稀世瑰寶。今天新疆維吾爾族表演的十二木卡姆,便是經過她整理、規範後的音樂。
阿曼尼莎汗出生在塔里木河的卡勒瑪克戈壁。父親馬合木提是比特勤勞、勇敢、樸實、善良的打柴人。阿曼尼莎汗天資聰穎、能歌善舞、能詩能文,是比特才華出眾、美麗過人的奇女子。
一天,國王阿不都熱西提汗率領大臣、官員來此打獵。到了夜晚,他化裝成農民,穿著破爛的衣服,來到馬合木提家投宿,瞭解百姓苦樂、人民的心願。阿不都熱西提汗進屋後,看到牆角上掛著一把彈布林琴。於是,就請主人彈幾首樂曲。馬合木提說:“我不會彈。這琴是我13歲的女兒的。”便讓女兒出來,阿曼尼莎汗用彈布林信手彈唱了一曲《潘吉尕木卡姆》的選曲。美妙的琴聲使阿不都熱西提汗萬分驚喜,更令他驚奇的是,靚女演唱的木卡姆新歌詞:我們的主啊,萬分感謝您,您把一比特公正的人封為國王。阿不都熱西提汗為弱者、窮人遮住了炎陽。乃裴斯啊,要為神聖的胡大祈禱,如若不為公正的國王禱告,就要受到懲罰。
歌聲剛落,蘇丹便問道:“名叫乃裴斯的詩人是誰?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從哪兒學的?”靚女回答:“乃裴斯就是我的筆名。難道我非要背誦別人的歌詞不成?”接著靚女又朗誦了幾首自己寫的詩文。阿不都熱西提汗有些不相信這麼年輕的姑娘能寫出這樣精美的詩篇,便又提出:“請再寫首詩給我看看,可以嗎?”於是,靚女拿出文房四寶,信筆寫道:胡大啊,我面前的這個奴僕把我愚弄,今晚頓覺屋裡荊棘叢生。蘇丹會心一笑,“我出去一會兒就回來。”於是他回到駐地,戴上王冠,披上斗篷,帶上10頭羊和一些茶葉、綢緞,由40比特官員陪著,回到馬合木提家中,送上禮物,恭敬地向主人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並懇求主人把女兒嫁給他。
阿曼尼莎汗嫁入宮中並未去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她把大部分時間用來蒐集、整理、規範、創作木卡姆。她的這一宏願,得到蘇丹的鼎力支持,在宮廷樂官喀迪爾汗的協助下,他們邀集了一些有名望的木卡姆樂師雲集宮中,對木卡姆展開了大規模的蒐集、整理、規範工作,使維吾爾族木卡姆的面貌煥然一新。
新疆維吾爾族在10世紀信仰伊斯蘭教後,維吾爾族木卡姆傳入了西方,阿拉伯、伊朗的音樂也進入了新疆維吾爾地區,到了16世紀,維吾爾族的木卡姆相當雜亂。阿曼尼莎汗根據維吾爾族木卡姆的民族調式特點,删除、整理成十二套木卡姆。
今天先介紹這幾比特達人,你都記住了嗎?
寫於2021.6.21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