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4000職場人正在關注
關注我,帶你看體制內!
咱北京有一種特有文化
叫“大院文化”
不瞭解的人可能對他們充滿“神秘感”
從公主墳一直到北京西山脚下
你可以看到公主墳的空司、海司
到玉泉路的鐵道兵司令部…
差不多隔一段就會看到一個有哨兵的大門,
那時哨位沒今天威嚴,哨兵身後,
是個綠色的木頭崗樓,以備避雨。整條街安靜而神秘。
有段時間,老百姓都稱這裡叫“新北京”。
一路走來
差不多每隔一段就會看到哨兵在把守大門
那個時代,整條街安靜而神秘
而哨兵身後綠色的木頭崗樓特顯眼
那時候每個大院面積都很大
人也不像現在的多
總有感覺東西南北走不到頭
如果說大院裏有什麼?
從理髮店到小賣部
從食堂到衛生所
從幼儿園到小學校
甚至中學,一應俱全
培英、育英、群英、育紅、友誼、育翔、
七一、八一、十一等都是大院的子弟學校
(如今海澱學區房與大院子弟的精英教育不無關係)
這些大院中,大多都有操場
幹部、戰士早上要出操
50年代末
有的操場被“開荒”種上了菜
據說一比特幹部因餓得不行
晚上偷摘了個茄子吃,結果背了個處分
這些大院裏有兩座禮堂很著名
一座是總後禮堂
一座是革命军政治學院禮堂
50年代末60年代初
禮堂幾乎天天演電影
從最早的《江姐》到《長征組歌》
都曾在這裡第一輪上演
大院的孩子們和父母來自五湖四海
說著南腔北調
聽不懂也沒有關係
混熟了,很快就能聚在一起
大家一起玩耍,各種瘋玩
有時候出去玩,就差某個小夥伴
一群人在小夥伴家樓前叫喊
那陣勢跟行軍打仗似的
玩兒到飯點
等各家大人叫喊回家吃飯
大夥兒才各自散去
部隊大院的駐地,都有自己的生活圍城
各大院自成系統:高大的軍院大門
以及以大院編號為代號
同學之間回答住什麼地方都會說:住某某號院
大院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自帶優越感:
住的是部隊統一配給大房子
家裡有軍線電話
小時候就玩過槍
走到哪都愛裝著軍裝
冬天披軍大衣穿翻毛軍勾
在街上還沒什麼車的時候
大院裡面就有紅旗,伏爾加,老賓士
更優越的是大院裡面都有特供
吃的巧克力和大白兔奶糖、
以及整筐發的水果,各種戰備罐頭,壓縮餅乾
還有特供的烟酒在外面根本買不到
部隊大院子弟,也都自成圈子
一般輕易不和院外人交往
不同大院的子弟經常會“串”
但耻於跟外邊的人打成一片
以前院牆外背著筐子撿糞的農村孩子特別多
大院這幫孩子一看他們來了
特別喜歡趴到牆頭拿石頭砍人家
說是“打土鼈”,你說壞不壞
在大院長大的小孩,打小就知道誰家級別高
包括誰家有電話、有電視都知道
大家雖然都在一塊兒玩
級別低的家庭孩子的基本上插不上話
還會經常遭到取笑
關於大院有個這樣的故事:
兩個小孩為了一個活動起了爭執
有一個父親是參謀長的孩子過來協調:
——你爸什麼級別?
——上校。
——你爸什麼級別?
——中尉。
參謀長的兒子果斷地說:
“聽上校的。”
但大院兒長大的孩子回憶說:
這想像力也太離譜了吧?!
我知道國務院系統
從來就沒這種土鼈觀念!
我們院兒孩子
可不管什麼局長、處長、副部長
還是普通職工的孩子,
誰能玩兒誰會玩兒,誰就牛逼!
局長部長的兒子窩囊廢有得是!
北京的軍隊系統各院兒孩子
也沒有這種土鼈觀念的,
至少在我熟悉的二炮、總後、
空軍大院兒和北空院兒裏長大的孩子們
當中沒聽說過有這麼二貨的。
各個大院兒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身份標誌
海軍的孩子穿一身藍、白襪子、
球鞋擦得雪白
自行車也有講究,卸掉後座
同伴坐在前頭的大樑上
空軍的孩子上身是陸軍下身是海軍
也就是上綠下藍,飛行夾克倒是很顯擺
陸軍的孩子比較牛的穿一身綠
自行車座椅拔到最高
前面帶一個,後面帶一個,呼嘯而過
再大一點就開軍車亂竄
陸軍大院孩子最不能容忍
小夥伴連內衣和襪子也穿軍隊的
再套雙軍膠鞋,會被鄙視成土鼈
但大院長大的孩子回憶說:
網上傳當年海陸空各部隊院兒孩子
是靠襪子的顏色和
懶漢鞋底的顏色來區分,
是最可樂的,
就沖這一條,
這純屬那種二死人不償命的節奏了!
大院子弟身上普遍具有一種浪漫氣息
當年院裡的孩子,玩得起氣槍
或者背著吉他,會唱兩首歌的
這都是特別牛逼的人
這些部隊院兒大小不一
院兒越小、人越少、心就越齊
院兒越大、人越多、
反而相互誰也不服誰了
各院兒之間是戰是和
全憑各院兒中“戳得住的”孩子王
的個人關係好壞而定
他們身邊的這幫孩子都是跟著起哄的
也學著軍裝穿“袢兒服”
鞋是“三接頭”的,將校靴或傘兵靴
剃著清一色的平頭或寸頭
以打過無數次“仗”收尾
孩子王之間要是同學或是哥們兒
這倆院兒之間就可能友好相處
外面要有“事兒”
還可能相互“幫襯”
孩子王之間要是不和
這倆院兒之間可就是死對頭了!
有叫不完的“碴貝兒”
以至於院兒裏孩子都不敢單獨外出
這些軍隊大院的孩子
從幼儿園到小學到中學都在一起
早上聽起床號起床
中午放學到大院的食堂吃飯
沒事時能把院裡各個角落尋摸個遍
白天躲,夜晚蹲在某個角落嚇唬同伴
“發小兒”間,那些“不正經”的事兒
都在心裡熱乎乎地記著
也許要計較一輩子
院裡的孩子們從小到大
都在這個“小社會”裏
有著相近愛好和志趣
有著共同的童年
雖然昔日的哥們夥伴早已不見了踪影
只剩下一幕幕的歡樂童年
但軍隊大院的老樓房們依然告訴我們
這一切真的存在過
老百姓們對部隊大院的認知大部分來自影視,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血色浪漫》,
再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描述了從小生活在大院裏的孩子們,
每天都活的那麼精彩,有趣。
不同的是大院裏住的並不都是高幹,
也有一些警戒後勤的阿兵哥幹部。
根據級別、年齡和婚姻狀況不同,
這些人住在宿舍樓中的面積也不一樣。
家裡的門從來不鎖,出門把門帶上就行。
反正也不會丟東西,就是這麼安全。
小時候父母出門沒人管飯,
就會被鄰居李阿姨,王阿姨喊去吃飯。
大院裏的人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
不同口音,不同的飲食習慣,
可以說從小就吃遍了全國各地美食。
最“慘”的其實是女兵團的男孩兒,
有個男性朋友的媽媽在女兵團
這哥們從小被女兵團的阿姨姐姐們“騙”到大。
從進女兵團
一群女兵圍著他讓喊人
阿姨是正常的稱呼,
讓喊“姐姐”的也有,
最可怕的是一群讓喊“丈母娘”的,
小時候不知道丈母娘是什麼意思,
就一直那樣叫人,
等長大後才知道小時候已經有那麼多“娃娃親”了。
現在這哥們兒一直在烦乱娶哪個還是都娶了好。
有人說“大院的孩子沒文化”
大院的孩子也上學也讀書,
只不過從小接觸的更多的是軍事文化,
崇拜的也是手拿槍桿子的軍人。
長大後當軍人/嫁兵哥哥是每個人的目標。
有人問在部隊大院長大是怎樣一種體驗?
大院裏長大的60後的人們回憶說:
“從小我們都以為自己是正宗的北京人,
直到年紀很大了,才知道在大院之外,還有一個‘老北京’。”
他們也沒有想到在北京文化的基礎上
衍生出了大院文化。
從公主墳到玉泉路,約10公里。
如今已經是長安街延長線,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是中國重兵駐守之地。
熙攘繁華,車水馬龍。
現在出門有人問你家住哪?
你要說住公主墳京西那邊,
還有人會問:“你家部隊大院的吧?”
“大院文化”依然影響一代又一代。
關注我
帶你看體制內
專注發佈體制內職場
時政動態、公文寫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