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重慶市第四届數學文化節“24點”項目比賽上,來自江北區玉帶山小學的張之源老師帶領著全校19比特參賽選手,經過激烈的多輪比賽,最終全部獲獎,獎項囊括個人賽一二三等獎、團隊賽總分第一、個人賽搶答賽冠、亞、季軍。
出征前,指導老師張之源給選手“鬆綁”:“咱們就當去見世面,別緊張、認真完成比賽就行。”
載譽歸來,張老師說,“你看年齡最小的二年級選手劉祺瑞,拿了一等獎,這說明,24點遊戲,只要你喜歡,就能做到最好。”
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當下,如何把數學遊戲當作興趣愛好培養?張之源表示,真正意義上的“玩”,是具有鑽研精神的。
據瞭解,“24點”全市參賽選手超過300人,該校實現了100%獲獎,成為比賽中成績最優秀的隊伍之一。
▲老師和同學們撫摸獎盃
帶兒子玩撲克
他發現孩子的數感建立起來了
張之源老師告訴記者,由於自己是數學老師的緣故,兒子小的時候,他就喜歡帶著他一起玩遊戲。
身為老師的父親拿出撲克,既不玩接龍也不玩其他,讓他算24點。
“一副牌除開大小鬼,還有52張牌,從A到K,一共13張牌,每一張牌對應著相應的數位。”一年級暑假,還沒學乘除法的兒子開始接觸數位遊戲“24點”,沒有背過乘法口訣的孩子,第一次從父親這裡學到啟蒙的乘法知識,並將其慢慢地運用到24點的計算當中。
起初的計算,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很困難的,在這個過程中,張老師的“老師加父親”角色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鼓勵他,讓他多思考,有的時候,一個小時的時間,他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但我沒有理由去打攪一個這麼專注的孩子。”孩子在收穫專注思考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好的數感。後來,在數學興趣的建立及以後的數學學習中,這一個暑假的“陪伴”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前三名全部是玉帶山小學的孩子
首次出師就實現大捷
二年級兩同學分獲一二等獎
張之源老師是玉帶山小學六年級的老師,這個班,他把“24點”作為興趣愛好,對他們進行培養。
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學校又從低年級選了10來個同學,請張老師組織一個培養“24點”思維的興趣班。
這個班利用大課間的時間,每週進行2次,每次30分鐘的思維和實戰訓練。
52張撲克牌,可以組合出1800多種可能,而這其中,有400多種是無解的,有解的1400多個組合中,又有許多的組合有多種組合管道。
有的家長覺得,再不濟讓孩子背下來就行,但實際上,數學的學習必須是靈活多樣的。
“平常人習慣算加法和乘法,不習慣算除法和減法,24點恰好就能運用好逆向思維,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逆向思考,從而建立强大的數學根基,為後面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搭建起數學學習的橋樑。”張老師說。
有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退出了興趣班,而堅持下來的19個孩子在把興趣當作一種習慣的路上,開始越走越好。
這一次的數學文化節,張老師帶著19比特同學一起參加比賽,每一位都獲得了相應的名次,其中劉祺瑞和餘錦玲來自玉帶山小學二年級,兩人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
▲日常訓練
孩子的優勢是獨有的
在他們面前家長要學會示弱
2到3秒完成一道題,雙手在比賽的平板上快速地進行撥弄,最後得出正確答案。這是參賽時,孩子們給出的速度。
張老師告訴記者,無論是對待自己的孩子還是興趣班的同學,身為老師,他都有兩種身份。
一種身份,是引導他們進門,如果把“24點”當作數學,那麼,必然會給孩子們形成一種枯燥的印象,而如果把“24點”當作遊戲,和他們競賽,樂趣就大了很多。
在玩的過程中,張老師對於特別難的題,會把“機會”讓給孩子們,“讓他們贏我,讓他們多思考,我作為老師,‘輸’了又何妨。”
正是在這樣“輸得起”的遊戲過程中,張老師不但讓自己的孩子愛上“24點”,也讓很多參加興趣愛好班的同學們,從“24點”開始,數學成績在全年級都能名列前茅。
▲個人一等獎獲得者張耘豪和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宋乃慶教授合影
延伸: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都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但“陪伴”的含義是什麼,很多人並不一定清楚。
在這一次的比賽中,張耘豪是六年級同學,成績顯著,他不但獲得個人一等獎,在團隊比賽中,四十幾個隊參加,最終以總分第一參加搶答賽,並拿下冠軍。張耘豪還最終獲取了團隊賽總分第一名以及個人搶答賽的冠軍。
張耘豪就是張之源老師的兒子,儘管孩子不是他班上的,在兒時陪伴的過程中,他更多地扮演了一個“等待”的角色。“等他明白、等他思考、等他慢慢地成長。”這個等待的過程,張耘豪沒有去上任何的培訓班,看起來把時間耗費在了家裡,其實,張老師讓兒子把時間完完全全用在“玩”和“思考”上。
上游新聞記者王渝鳳受訪者供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