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史話:五原塞和度遼營

内蒙古 171℃ 0
摘要:五原塞,度遼營,是東漢王朝五原郡境內一北一南的兩個軍事重地。東漢與匈奴關係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與這兩個軍事重地密切相關。西元29年,匈奴在九原縣立盧芳為漢帝,據有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大約相當於如今內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地方。在一系列叛逃事件中,度遼營充分發揮了鎮壓的功能。西漢時呼韓邪歸漢,就是先到五原塞。南匈奴單于比附漢,也是先到五原塞。所以五原塞是北匈奴南下歸漢的最重要關隘。

五原塞(當是今達茂旗西河鄉什拉文格古城),度遼營(在曼柏縣,今達拉特旗馬場壕鄉境內),是東漢王朝五原郡境內一北一南的兩個軍事重地。東漢與匈奴關係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與這兩個軍事重地密切相關。

盧芳割據五原

西元9年(孺子嬰初始元年),王莽篡漢後,中原各地農民紛紛起義,邊塞地區的地方豪强,與匈奴相勾結,割據邊郡。其中割據五原的盧芳,勢力較為强大,時間也最長,共曆十二年。

盧芳是安定三水人(今寧夏同心縣東約70裏),他趁天下大亂,冒充漢武帝曾孫劉文伯,很迷惑了一部分人。他參加三水屬國羌胡兵起義,被推舉為上將軍、西平王。盧芳得志後便與西羌、匈奴結和親。西元25年,東漢立國(光武帝建武元年)。西元29年(建武五年),匈奴在九原縣立盧芳為漢帝,據有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大約相當於如今內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地方。

盧芳手下大將賈覽善於用兵,多次打敗東漢大司馬吳漢,驃騎大將軍杜茂。漢光武帝劉秀被迫採取“固塞以拒匈奴”的防禦策略,將雁門、代郡、上穀人民(今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遷徙到常山關(今河北唐縣)、居庸關以東。在今山西、陝西中部修築防禦工事。但是不久,盧芳手下的人相繼叛逃,歸於朝延。在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驅使下,盧芳無法立脚,於西元40年(建武十六年)逃到匈奴,五原等郡才又回歸東漢王朝。盧芳後來病死在匈奴。

南匈奴附漢與度遼營

歷史的發展常常出現形式和表像上相同,而內涵與結果大不一樣的事件。

南匈奴附漢就是顯著的一例。東漢初年,匈奴內部分為二部,南部附漢,北部覆滅。這與西漢時期呼韓邪附漢相差不多。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兩者之間相差很遠。呼韓邪後來率部重返漠北;而南匈奴則開始走向與漢族融合的道路。這主要是由於時間、條件、環境都改變了的緣故。

西元前31年(西漢成帝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死後,匈奴複行“兄終弟及制”,原意是想把單于比特傳給王昭君的兒子伊屠知牙師。孰知,當單于比特傳到呼都而屍道皋單于輿時,他殺了弟弟伊屠知牙師,把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這事引起了右薁(音鬱)鞬日逐王比的不滿與疑慮。因為他是烏珠留單于長子,若是父子相傳,他早就應登單于寶座了。比管轄匈奴南部的八部及烏桓之眾,約四、五萬人,部眾駐牧在漢朝邊境之北(大約在今蒙古南戈壁省和東戈壁省一帶)。他密遣郭衡向漢朝進獻匈奴地圖。西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又被八部大人擁立為呼韓邪單于。那時,正值北方草原連年大旱,招致嚴重的蝗灾,赤地數千里,草木盡牯,人畜饑疫,死耗大半。呼韓邪單于比率部眾到五原塞請求內附,表示“願意永為蕃蔽,捍禦北虜”。從此,匈奴又分裂為二部,分道揚鑣。

呼韓邪單于比,又名䤈(音兮)落屍逐鞮單于,歸附漢之後,東漢王朝優禮相加,為之立單于庭於五原西部塞,最後移居西河美稷(在今准格爾旗納林鄉)。美稷正在五原郡的南部。

東漢王朝仿照西漢優待呼韓邪單于的舊例,待以諸侯之禮,頒給黃金璽綬、服飾、車馬、鼓樂、及大量的綿、繒絮等,撥給米糒二萬五千斛、牛羊三萬六千頭等。以後又不斷給予賑濟。

漢朝在美稷設定使匈奴中郎將,以衛護單于,把南單于的部眾,安置在邊境各郡水草肥美的地區。韓氏骨都侯部在北地(寧夏北部、東部、甘肅隴東地區),右賢王部在朔方(今後套和伊盟杭錦旗一帶),當於骨都侯部在五原(今包頭市、烏拉特前旗、達拉特旗一帶),呼衍骨都侯部在雲中(今土默特左、右兩旗和托克托縣一帶),郎氏骨都侯部在定襄(今和林格爾、清水河、山西右玉一帶),左南將軍部在雁門(今山西大同市),粟籍骨都侯部在代郡(今河北張家口及山西陽高一帶)。正好形成以美稷為中心,部眾從四周環繞的格局。各部又都為當地郡縣作耳目,偵察北匈奴的動靜。

這時,北方邊郡安寧。東漢政府鼓勵原來住在邊郡的人民返回本,給予糧食和路費的支持,幫助他們恢復生產,經營家園。

南匈奴內附,受到匈奴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又得到東漢朝廷的經濟援助,生產逐漸恢復,經過40年的經營,到西元90年(和帝永元六年)前後,人丁興旺,達到三萬四千戶,二十三萬多人,擁有軍隊五萬多人。緣邊各郡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發展農牧業生產,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榮氣象。據統計,東漢王朝用於南單于的各種費用,每年達到一億九千萬錢。正如南單于所說:“生長漢地,開口仰食,歲時賞賜,動輒億萬。”

但是,東漢王朝對匈奴的政策與西漢王朝也不完全一樣。西漢不干擾匈奴內政,尊重其獨立;東漢往往有大國思想,以君主對臣下的態度來處理一些問題。使匈奴中郎將,名為保護單于,實際上是監護單嚴,有時甚至直接干預匈奴內政。中郎將杜崇與單于安國發生衝突,単於安國上書告崇。崇控制了他的奏章,使之不能上達朝廷,這便傷害了匈奴的民族感情,加劇了雙方的隔閡。加之,從北方前來歸附的匈奴部落中,有的眷戀故土,不時發生叛逃事件。這樣,許多衝突交織在一起,便不斷出現南匈奴的一些部落叛逃回漠北的事件。為了防備匈奴部落叛逃,阻隔南匈奴與北匈奴交往,西元56年(明帝中元元年),東漢在五原郡曼柏縣(今達拉特旗馬場壕鄉境內),設定度遼營,將東漢最精銳的部隊黎陽虎牙營,調來駐紮在這裡。東漢王朝派來擔任這一職務的,都是著名的將領,如耿秉、鄧鴻、耿夔、龐參等。東漢王朝出於階級偏見,總認為“戎狄可以威服,難以化狎”,“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這一策略無助於各族之間的團結,反而成為各民族之間不斷爆發衝突和戰爭的原因之一。南匈奴附漢後,在長達169年的時間內,發生大的叛亂多達十一次,而且越到後期,隨著東漢統治階級的昏庸腐朽,外戚、宦官的擅權,社會黑暗,匈奴貴族內部爭奪權力鬥爭的加劇,叛逃次數更加頻繁,規模更加擴大。在一系列叛逃事件中,度遼營充分發揮了鎮壓的功能。東漢中期,北匈奴覆滅,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上已為鮮卑族所佔據,所以匈奴族人民不可能再向北方叛逃。為了躲避壓迫和剝削,只能向內地——山西、陝西等地遷徙。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漢(前趙)王朝,就是匈奴族貴族建立的。

北匈奴覆滅與五原塞

南匈奴附漢後,北匈奴的實力仍然相當强大,不時出兵侵犯邊郡,始終威脅東漢王朝。

經過四十多年休養生息的東漢王朝,朝廷上“爭言衛(青)、霍(去病)之事”,醞釀著北伐。西元73年(明帝永平十六年),開始派竇固、耿秉四路出征,又派班超經營西域。因為當時西域已成為匈奴的後方補給基地。西元89年(和帝永元元年),竇憲和耿秉再次大舉出師征討北匈奴,以後又連續兩年出擊。北匈奴單于經過這一系列打擊,逃到康居(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東南部),又被班超子班勇擊敗,一部分遷往歐洲,一部分殘留在漠北西北角。還有不少留在漠北高原上的,與遷入的鮮卑族融合了。

北匈奴的各部落,南下投奔漢朝的更多。他們南下的路線一般是到五原、朔方和雲中三郡,但多數是先到五原郡的五原塞。西漢時呼韓邪歸漢,就是先到五原塞。南匈奴單于比附漢,也是先到五原塞。所以五原塞是北匈奴南下歸漢的最重要關隘。如西元83年(章帝建初八年),三木樓訾部大人稽留斯等率三萬八千人,馬二萬匹,牛羊十餘萬頭,到五原塞內附。緊接著又有大人車利、涿兵等共七十三批入塞。西元87年(章帝章和元年),鮮卑從東部猛攻匈奴,斬北匈奴優留單于,漠北大亂,屈蘭、儲卑、胡都須等五十八部,口二十萬,勝兵八千人,到五原、雲中、朔方、北地內附。此後,漠北鬧蝗灾,北匈奴內部大亂,歸降的絡繹不絕。西元89年(明帝永元元年),竇憲大舉出師擊北匈奴後,俘獲牲畜一百多萬頭,北匈奴八十一部,共二十餘萬人南下歸降。

上述前後南下歸降的匈奴部落,好幾十萬人,大多數是先到五原塞。南下的匈奴都安置在沿邊各郡,以至當時的使匈奴中郎將耿譚把他屬下管理匈奴事務的從事官名額,從兩名新增到了十四名。

南附匈奴的叛逃,雖然次數和規模都不少,但結局都不好,不是被度遼營漢軍鎮壓了;就是返回漠北後,無法重建家園;或是遭到鮮卑等其他各族的攻擊,無法安身,只好再次入塞歸附,最典型的莫過於西元94年(和帝永元六年)的一次叛亂。

這一年,匈奴左穀蠡王師子立為亭獨屍逐鞮侯單於,新降匈奴人五六百人不滿,夜裡去襲擊他,被漢朝將士擊敗。這一事件驚動了大批的新降的匈奴部落,十五部二十餘萬人都群起反叛,威逼前單于屯屠薁鞬日逐王逢侯,立他為單于,四處殺掠官吏和百姓,燒毀郵亭分帳,奔向朔方,準備從那裡渡河到漠北草原。於是,漢朝派遣車騎將軍鄧鴻、行度遼將軍朱徽等率四萬多人討伐、追剿,前後斬獲一萬多人,歸順的也不少。逢侯逃到漠北,把部眾分為二部。居住在東邊的一部,自相懷疑,又回到朔方,被漢朝安置在邊郡。居住在西邊的逢侯部眾饑餓難忍,又被鮮卑攻擊,流竄入塞的絡繹不絕。南單于這時又出兵攻擊他,虜獲了數千人。逢侯更加困迫,帶著百餘騎,南下朔方塞請求歸漢。漢朝將他安置到河南穎川郡(今河南禹縣)。

注釋:

五原塞的方位,系著者近年考查漢長城時發現的。因它在漢長城內側,正當五原郡北去匈奴單于庭大道上,系一三重城垣的漢代古城。曼柏縣方位見《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册。

參見《後漢書·盧芳列傳》卷12505—頁508頁;《後漢書·光武帝紀》卷1上下;《後漢書·杜茂列傳》卷22776頁、777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年版。

參見《後漢書·南匈奴列傳》卷89;《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下·明帝紀·章帝紀·和帝紀》卷1、卷2、卷3、卷4;《後漢書·竇固·竇憲列傳》卷23810頁、814頁、819頁;《後漢書·鄭眾列傳》卷361224頁、1225頁;《後漢書·班超·班勇列傳》卷471572頁、1582頁、1587頁、1590頁。

資料來源:《包頭史話》(中共包頭市委宣傳部編;主編:李紹欽),1994年7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