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教師、家長、學生共寫中考同題作文!一連寫三篇,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上海 133℃ 0
摘要:上海中考語文考試結束後,滬上名師向上海升學發來了作文點評,也有教師、家長、學生投稿了上海中考同題下水作文。這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不是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人,喜歡,有意思的生活。滾滾逝水,看上去真美,如同哲人感慨,有意味;湧湧人潮,有幸相伴,這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但是,我覺得我得到了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而且他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一段時間裏,我很受打擊:教語文,真沒什麼意思。

上海中考語文考試結束後,滬上名師向上海升學發來了作文點評(點這兒查看),也有教師、家長、學生投稿了上海中考同題下水作文

復旦五浦匯的教師,一氣呵成三篇文章,分別從寫人、敘事、狀物的角度;一比特上師大二實驗的教師,在父親節當天,寫下特別感悟;一比特學生家長是中國女排的鐵杆粉絲,更新四稿又精雕細琢,為的是心中的這份鍾愛信念;還有獲得第七届“新聞晨報杯”寫作之星榮譽稱號的小作者,寫下尋訪一大會址的心中所想……這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不是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

圖/視覺中國

今年上海中考語文作文題為: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下水作文賞析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吳鐘銘

(上師大附屬第二實驗學校副校長、

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

人,喜歡,有意思的生活。

曾經喜歡夕陽西下的浦江,最愜意坐輪渡。從金陵東路碼頭一路覽見兩岸高樓,歷史的滄桑與現代的輝煌,人在其中,悠悠江水,滔不盡夕陽一席碎金。經常坐在船的二樓,微風拂臉,聽,船笛長鳴;看,船中人世百態。那時,覺得這就是有意味的生活:於匆忙中偷閒一刻,在抒情中不失烟火氣息。多好!

其實,小時候,就喜歡這樣看。那時渡輪簡陋,船艙外多以帆布蒙皮;艙內人車混雜,常被擠在船艙中間,無法遍覽浦江。於是,在人群縫隙中,看船艙帆布外一絲絲江水,偶爾窺見江豚起伏,一聲聲驚呼,惹起周邊一陣不屑,卻不改其樂。更喜歡在雨天,船艙裏彌漫著水汽和雨衣的味道,聽著雨脚砰砰地肆意在艙頂跳舞,看著雨打江水,雨圈圈奔進水漩渦,水濛濛一片,呆呆地想著,時間轉瞬而過。

圖/視覺中國

那時,父親便是老師,常教我看各種江上景物。內行看門道,一個津津有味地講,一個樂此不彼地看。江鷗翔集,百舸爭流。點點滴滴,流入我心。兒童不識愁滋味,反反復複地這樣來回輪渡,便是世上最有樂趣的事兒!

工作以後,不知不覺中疏離了這樣的生活。浦東濱江改造以後,也是出入美食門店,與友人暢談,船笛依舊會長鳴,卻已是小資情調的背景音樂,只有滾滾東逝水,陪伴著這樣自覺“有意思”的生活。也會偶爾乘渡輪過江辦事,卻不再有滋有味地看,滿懷心事,自顧不暇地忙亂,失去了品味的自在。

又是在雨天,因為地鐵口步行太遠的緣故,又一次選擇了渡輪。這次,沒有選擇二樓,我早已失去了看兩岸風景的興致,如茅盾在《天窗》中兒童般仰望與想像船外世界心境已消逝在風中。只是人車混雜的一樓船艙,空氣中熟悉而又久遠的氣息,到底還是讓心底湧起感慨。鏡片模糊,也看不清船外風物。耳邊傳來對話:“你這單是送花?”“是啊,客戶要得急,走輪渡快些。”模糊間,一個憨厚漢子在我身邊悉悉索索地擺弄著,一陣好聞的幽香襲來。擦乾淨眼鏡,看清了一比特快遞小哥小心翼翼維護著車上一大捧香雪蘭,自己身上濕了一片卻也不顧。“下雨真麻煩。”我不由抱怨:“否則你也不會濕成這樣。”那漢子卻笑了,“我倒覺得蠻好,下雨,單子提成會高些。多攢幾單,我就能帶兒子來看看黃浦江外灘夜景。”

我有些尷尬,望著窗外。東方明珠塔若隱若現在水霧中,仿佛多了些嫵媚。近些年來,很多事讓自己覺得很沒勁兒,慢慢地,就連什麼是樂趣都快要模糊了。然而快遞小哥的一番話,讓自己又重新審視起周圍的風景。有多少日子,沒有和父親一起渡輪指點兩岸了;兒子出生以後,又是否帶著他像當年的老爸指點我一樣指點他呢?

浦江兩岸,風景舊曾諳。只是風景中人是否依然牽手相伴?滾滾逝水,看上去真美,如同哲人感慨,有意味;湧湧人潮,有幸相伴,這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小編注:復旦五浦匯的李老師一連寫了三篇,一氣呵成,分別從寫人、敘事、狀物的角度,看看你最欣賞哪篇?)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寫人篇)

文/李金財

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教師

老耿是我的同行,也是多年老友。

初識老耿,是參加黃玉峰老師的“慕蘇堂”名師工作室。第一次見面,只是點頭之交。他五短身材,帶著一個鴨舌帽,背著一個大雙肩背包,一條舊牛仔褲,一件普通的T恤衫,滿臉堆笑,聲音慢條斯理,給人的感覺很隨和。他介紹自己是耿京的後代,我趕緊百度耿京是誰,發現竟然是山東老鄉,內心裏感覺一下子親切了許多。但也不過是互道寒溫的同學而已。

我是一個擇友很苛刻的人,看起來和誰都挺熱絡,但是很少有人能走進我的心裡。老耿像個笑面佛,很快就跟工作室裏的每個人都熟絡起來,還送了每一個人一個印章。他說他喜歡石頭——印章石,什麼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壽山石……如數家珍。他還興致勃勃地跟大家講他年輕的時候一個人背著大書包,從昌化縣的礦山上整整背回四十多公斤各種各樣的雞血石。我一下子來了興趣——這個人挺有意思。

圖/視覺中國

一來二去,我們逐漸熟悉起來。我從小生活的山溝,到處都是石頭,囙此對老耿和石頭的故事來了興趣。2015年元旦前夕,老耿開始攛掇我:金才,你會開車,咱倆元旦去昌化礦山看石頭怎麼樣?運氣好,能撿到雞血石,那你就發了。我頭腦一熱,答應了。

一大早,我開著自己的兩廂小破車,接到依舊背著個大雙肩書包的老耿上了路。只有三個半小時的路,因為路不熟,又有很長一段山裡的羊腸小路,我整整開了七個小時。但是這一路上,我卻有了不少收穫。老耿是一個特別擅長講故事的人——他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於是,一邊開車,一邊聽他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彼此分享各自的故事。我突然發現,人和人走不近,就是因為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特別是苦澀的故事。

我們入住了昌化鎮唯一的飯店,我們倆是元旦期間唯一的客人。早上,店主竟然把飯店大門鎖上了。老耿提議翻窗出去。結果找了一圈,只有二樓的一扇窗能打開。於是,兩個四十多歲的老男孩,七手八脚,沿著雨水管爬出了飯店。一路上山,遍地銀霜。老耿非要和我比賽爬山。我這個山裡長大的“猴子”,當然不肯示弱。然後整個清晨的礦山,就充滿了兩個老男孩的大呼小叫、肆意歡笑,和大口的喘息。我真的意外撿到了一小塊雞血石,雖然是沒什麼價值的硬地,老耿還是滿臉壞笑地誇讚我運氣爆棚。後來被老耿攛掇著也買了一大堆印石,回來後他還送了我一把刻刀,刻了幾次,不知道丟哪裡去了。但是,我覺得我得到了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而且他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老耿興趣廣泛,雕刻、寫文章、寫詩、帶學生旅行……不論幹什麼,他永遠是幹勁十足。老耿也非常耿,他不喜歡的人,看不慣的事,總是當面就懟,從笑面佛瞬間變成怒目金剛。他和我一樣,被生活磨圓了外表,骨子裡卻有刺;表面看起來已經是油膩大叔,內心底卻永遠住著一個不安分的男孩。

我的兄弟老耿,絕對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敘事篇)

文/李金財

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教師

我教了二十多年書,當了一名語文老師。說起這件事,我還真有不少話說。

認識我的朋友都說我適合當記者或者律師。大學期間,我的確也應聘了大連電視臺的實習記者,但是百轉千回,大學一出校門,又一頭紮進了中學校門。做了兩年政治老師以後,我以熱愛為由,死乞白賴地纏著校長轉行教語文,從此走上償還前世“罪業”之路。

初次走進語文課堂,我是躊躇滿志的。然而,我在課堂上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卻換來的是學生們的糞土視之:做數學題的,背英語單詞的,刷物理卷的,打瞌睡的……語文課,雖然是他們的“正宮”,但是他們卻“敬而遠之”。偶爾有幾個同學來了興趣,也不過是聽到我講了他們關注的八卦之類,興趣點一過,又自行其是去了。一段時間裏,我很受打擊:教語文,真沒什麼意思。

但是,我無法放下心中的熱愛。我是真愛語文,從國中到高中,大學裏扔下自己的專業課去中文系旁聽。為什麼學生們不愛語文呢?我做了一番研究:找學生聊天、研讀語文教學研究文獻、請教老教師、觀摩名家示範課……日積月累,摸到了一些其中的門道。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語文的愛,也是興趣使然。於是,如何讓我的課堂有趣,就成為了我上課的第一目標。“我的語文課,就是帶著大家玩兒”,這是我每帶一個新班級的開場白;“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這是我介紹自己最常用的開場白;“這篇文章有個最有意思的點,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是我最常用的“釣魚”套路……每當我看到學生們坐直了身體,眼睛裏發出光來,我就知道自己的“計謀”得逞了。哄孩子嘛!我可是專業的!我覺得這件事,也沒那麼難,挺有意思!

圖/李金財老師授課上海升學資料照片

如今到了國中教語文,孩子年齡小了好多,他們的興奮點更加容易調動起來。孩子們對語文的喜愛,常常讓我倍感幸福。“老師,我來說,我來說!”“老師,我發現了一個文章的秘密!”“老師,老師,把鈴聲關了吧,我們想繼續聽你講!”“老師,你累了,坐著講吧!”……有時候看看快下課了,就坐著講一會兒。一下課,就會有小可愛們沖上講臺來,有人給你捏肩,有人給你捏胳膊,還有人充當人肉捶背機,輪不到的,還會在邊上抱怨。我呢,就眯著眼睛,哎呦哎呦地叫起來。旁邊立刻有人大聲斥責:“你輕點,弄疼李老師啦!”

教書如此,還有更幸福的事情嗎?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寫物篇)

文/李金財

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教師

我是一個養仙人掌都能養死的人,卻曾經養過兩條小魚。

這兩條魚也不是什麼名貴品種,就是我從家附近公園的野塘裏釣魚時隨手撈起來的小魚。連頭尾只有一兩釐米長,身體是灰褐色的,頭兒小小,尾巴略長,有點兒像金魚的尾巴。我釣魚科技奇差,就拿著小抄網在水邊溜達,看到這兩個小傢伙在緊靠岸邊的一個小水坑裏不走,躲在很小的一蓬水草下麵欲蓋彌彰,於是就被我擒獲了。

從來沒有養過魚,就把他們放在一個較大的瓷碗裏,順帶著把他們棲身的水草也放在碗裏。本以為一兩天他們就會死掉,沒想過了一周還活蹦亂跳的。於是我來了興致:既然我們有緣,那就養著你們吧。

我立刻去了花鳥市場,買了一個設備齊全的小型水族箱,燈光、供氧設備齊全。我還把多年收藏的一個海螺放進水族箱,給他們當“別墅”,又去挖了一些細砂,采了不少水草,完成了兩條小魚的“喬遷之喜”。兩條小魚似乎很興奮,在藍色的燈光背景下不停地在水草間游來遊去,時而遊進海螺裡面,但是不久就耐不住寂寞,又鑽出來,繼續在水草間嬉戲。它們是兄弟?還是姐妹?但肯定是兩個孩子。它們很淘氣,不停地追來追去;它們很好奇,一會兒去咬水草,一會兒去吞吐沙粒,沒一刻停下的意思。我下班了就喜歡在它們旁邊坐一會兒,靜靜地看著它們,想像他們在幹什麼,在說什麼,想像它們的喜怒哀樂。傳說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那它們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哀愁的,難怪一直那麼快樂。

圖/視覺中國

我繼續釣魚,其實就是想一個人靜靜地待著。魚沒釣著,又撈回來幾只草蝦。於是,水族箱裏多出來幾個“異類”。兩條小魚似乎並不排外,仍然自由自在地嘻樂,水族箱足够大,它們的身體比起草蝦來也足够大,根本不構成衝突和威脅。那幾只草蝦已進入水族箱,迅速佔領了水草,把自己的身體藏進其中,不注意看,根本不會發現他們。我繼續保持著在下班以後坐觀“魚世界”的習慣。我稱它“世界”,是因為雖然它與我只是家中角落裏的一個小“景觀”,但是對於那兩條小魚,卻是他們的整個世界。我經常在看他們的時候想:我們是不是也像這兩條小魚一樣,時刻被更高級的存在觀察,甚至圍觀呢?我們何嘗不是這個世界裏的無知的魚兒呢?

相安無事只是我的一廂情願。一天下班,我發現兩條小魚的尾巴變得破破爛爛,遊動起來也無精打采的。我有點心疼,也有點好奇。一天夜裡起夜,我動了一探究竟的心思,就靜靜地坐在水族箱邊上觀察。我意外有了發現。原來,兩天小魚在休息的時候,那幾只小草蝦竟然偷偷地遊過去,用小小的蝦鉗在夾兩條小魚的尾巴。水族箱裏是不缺食物的,我敢斷定,這幾只小小的草蝦,絕不是因為覓食而在背後偷襲。也許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吧?可是水族箱足够大啊?

我覺得這像極了人的世界。小小的水族箱,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幹贍靜

(熱心讀者、學生家長)

“世界女排聯賽開始了,我要熬夜看球!”最近我心心念念的,就是這件“頭等大事”。“熬夜看球?有意思嘛?一點意思也沒有!”我的耳邊不時傳來冷嘲熱諷。

有意思,當然有意思!我是中國女排的鐵杆球迷,無論什麼時候,在哪裡比賽,只要有中國女排的比賽,我都必看無疑。這個習慣,從幼儿園開始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骨子裡!

1981年,女排首奪世界盃的冠軍。幼時的我,被爸爸媽媽抱在懷裡,和四周的鄰居一起,簇擁在一臺小小的黑白電視機前,聽著大人們振臂高喊:“贏了!冠軍!”至此之後,追隨女排,成為了我生命中的一種習慣,流淌在我的血液裏。

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女排的每一場奪冠的比賽,1981年女排首奪世界盃冠軍以後,又連奪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冠軍,成為女排世界歷史上,首個斬獲五連冠的團隊!那時看女排比賽,非但有意思,還是一種榮耀,一種振奮,為它心潮澎湃,血脈賁張,隨它激情四射,自豪驕傲!女排精神成為了一種時代的精神力量,鼓舞著前進的中國和拼搏的中國人。

可是至此之後,中國女排的歷史上有了長達17年沒有世界冠軍的沉寂。看女排比賽變得沒有意思了。記不清有多少次,看著姑娘們煎熬,我為她們落淚,接受她們的失敗,為她們扼腕痛惜。雖然在日記本上寫下:女排太讓我失望了!可是每當聽到女排的消息時,我又忍不住偷偷地張望,殷殷地期盼:姑娘們,加油啊!我想陪你們走得更遠!

時光荏苒,女排姑娘們經歷了新老交替,反覆運算更新;我從不經世事的孩童,漸漸走向了成年,含淚告別老女排,滿心期待記住每一名年輕隊員的名字。每當困惑與煩惱纏繞在我身邊時,我的眼前似乎總能出現姑娘們一次次撲地救球的身影,還能隱約聽到她們一聲聲呐喊:“加油,再來!還有機會!”她們的永不放弃,頑強拼搏,總在我心頭揮之不去。我似乎漸漸走出困惑,時代雖然變了,可是女排精神在傳承。年輕一代的她們,更加朝氣蓬勃,開放有趣,但團結拼搏依舊是她們堅守的信仰,一天天的堅持,長年累月的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圖/視覺中國

女排隊員的堅持,換來了雅典奧運會的崛起,贏得了19年世界盃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她們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為祖國獻上了一份熱血大禮。當她們身著鮮紅的運動服,驕傲地站在“祖國萬歲”的花車上時,“中國女排,世界第一!”的呐喊聲響徹廣場,那一刻,我的堅持也有了意義,永不放弃成為我人生的篤定信仰!

熬夜看女排,可能是別人眼中無關緊要的事情。於我而言,從在爸爸媽媽的懷裡看圍棋裏的“拍球”,到如今每一次毫無遲疑的堅守,是因為理解和追隨女排精神是我生命中不會更改的熱愛。甚至我的身邊還多了小球迷,時不時地問道:“媽媽,我們的女排為什麼是世界第一?”拼搏、團結、傳承、永不放弃、絕不服輸!即使沒有必勝的把握,也要放手一搏!這就是她們成功的秘訣。勝利往往是短暫的高光時刻,可是在光鮮亮麗的背後,付出的是常人難以想像和承受的努力與堅守。

追隨女排,並不僅僅為她們是世界冠軍,而是緣於她們是時代積澱的精神力量,是永不服輸的中國崛起,在漫長的寂寞和等待中,冷靜地思考,尋求突破,當機遇來臨時,毫不猶豫,自信躍起,果敢地留下擲地有聲。我愛女排,更愛女排精神帶給我生命篤信的支柱,絕不輕言放棄,哪怕只有微弱的希望,也要傾盡全力,無怨無悔!這遠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蘇悅祺

民辦蘭生復旦中學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許多紅色故事也逐漸走入福斯的視線。在尋訪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新館後,我才發現,共產黨誕生地閃光的足跡,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6月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全新開放。週末,我來到這裡,近距離觸摸著往昔的崢嶸歲月。在紀念館門口,熟悉的青磚紅瓦鋪進我的眼底。新館看著也和以前差不多呀,沒准,它比看起來更有意思。

圖/視覺中國

進入展館“偉大的開端”,一件件無聲的紅色文物講述著共產黨從誕生到壯大的歷程。相比以前的陳列,新館在文物數量和展示形式上給我帶來了大大的驚喜:五四運動中的報刊雜誌,展現我黨發展的沙盤投影,72版《共產黨宣言》的展示,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嘗到的“真理的味道”……記憶中紅色故事的片段變得越來越清晰,成為一塊塊拼圖,在腦海中回蕩。

館中運用了蠟像的形式再現了“一大”會議召開的場景,在革命先輩們的臉上,我看到了信念與理想。我靜靜伫立在蠟像面前,凝視著它。腦海中紅色故事的拼圖一點點拼凑,合攏,拼出一幅完整的畫面。革命先輩們的形象在我眼前立了起來,我第一次感到,紅色故事是那麼有血有肉。

在“開天闢地,日出東方”展廳,由實景和裸眼3D共同組成的場景影像“開天闢地大事變”正在放映。影像真實還原了中共一大召開的每一個細節,從石庫門到南湖紅船,中國共產黨在這裡揚帆起航。拼圖慢慢地變得立體,一幀幀畫面閃過,紅色故事變得完整。我仿佛身處那段崢嶸歲月中,切身體會著黨的精神與信仰。原來,紅色故事不只是書本中的一段段文字,黨的故事,遠比看上去的有意思。

走進展覽的尾廳,周圍是一幅幅如今美好生活的影像。共產黨的紅色故事有續集嗎?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就是續集。黨的革命基因早已融入進了生活中,帶著紅色記憶和故事來看現在的生活,會比看起來更有意思。

你喜歡哪幾篇文章呢?

如果你也躍躍欲試

歡迎投稿至文末郵箱

RECOMMEND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