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國僅剩2比特老人會做,如今技藝面臨失傳

江苏 140℃ 0
摘要:過去的時候,民間裏總是流傳著非常多的充滿民俗特色的工藝。比如說春秋時期出現的風箏、戰國時期的微雕、清朝出現的內畫等等。這些來自於人民靈巧雙手的獨特工藝,製作了非常多的工藝品流傳下來,並且也備受皇室和海外人員欣賞喜愛。那就是通草花,一種通過民間手法製作出來的裝飾品,非常精美好看。但是這大清皇后都佩戴的通草花,現時全國僅剩兩位八旬老翁會做了,技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過去的時候,民間裏總是流傳著非常多的充滿民俗特色的工藝。比如說春秋時期出現的風箏、戰國時期的微雕、清朝出現的內畫等等。這些來自於人民靈巧雙手的獨特工藝,製作了非常多的工藝品流傳下來,並且也備受皇室和海外人員欣賞喜愛。

在清朝的後宮裏,就有著一款在各個嬪妃之間非常流行,乃至皇后都甚是喜愛的工藝品。那就是通草花,一種通過民間手法製作出來的裝飾品,非常精美好看。但是這大清皇后都佩戴的通草花,現時全國僅剩兩位八旬老翁會做了,技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自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開始了對美的追求。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從髮型到衣服都產生了十分多的變革,《詩經·碩人》就有寫到“碩人其碩,衣錦褧衣”,人們為了追求美貌開始有了非常多美麗的服飾。

而隨著創造力的不斷提升,單純的服飾和髮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美的追求,於是乎飾品應運而生。最早的飾品就是古人們把路邊的野花或者藤蔓和衣服搭配形成的,而這一種用植物和花卉來進行裝潢的思路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並被一直創新。

通草花就是這樣的一種工藝,它是採用通草木片來經過濕潤、截斷、曬乾,最後製成紙來用手工製作的一種花卉裝飾品。這一種應用方法最早出現在五代十國的時代,《本草拾遺》有記載到“通脫木,生山側。葉似萆麻,心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在那個時候通草木就已經又被拿來作為飾品的例子了。

在宋代和明代,人們依然把通草木作為一種單純的飾品,直到清朝初期,在揚州一帶才真正的出現了通草花這種工藝。揚州自宋朝以來就有著非常高的鮮花工藝水準,而通草木的流行正是給了花匠手藝人們全新的思路,通草花應運而生。

通草花的出現十分符合當時清朝的審美,不僅在民間倍受歡迎,也很快的融入了後宮嬪妃們的飾品中。根據《揚州畫舫錄》的記載,乾隆年間,通草花甚至可以作為淮揚地區給皇帝的貢品,並且十分獲得皇帝的認可,可見當時通草花有多麼的受歡迎。

但是隨著清朝沒落,時代不斷地發展,通草花的製作在時間的沖刷下漸漸失傳了。直到如今,這一讓清皇后都為之癡迷的工藝已經只有兩位年過80歲的老人家掌握了。

兩位老人名叫錢宏才和戴春富,他們自小就開始學習通草花的製作手藝,到現在已經七十多年了,是當之無愧的老手藝人。在1953年,二老用一臺“通草菊花盆景”把通草花的美麗傳到人民大會堂上,豔驚全國。

1979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江蘇工藝展廳展出了二老精心設計的“大型通草紫藤花架”,這一美輪美奐的工藝品讓海外的媒體驚為天人。在2012年,戴春富老人還被評為了“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和“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

可是二老年事已高,身體已經不能再維持高强度的藝術創作了,這一門製作通草花的手藝又一次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實在是非常可惜。但是好在現今的年輕人重新拾起了對舊人舊事舊物的興趣,一比特名叫王蘊玉的97年揚州姑娘,毫不猶豫的拜在了戴春富老人門下,接過了這門通草花手藝的傳承。

王蘊玉在揚州開展著自己對這門手藝的經營,並且不斷加入了新的創意,讓通草花又一次綻放在了揚州的街頭。這是一門非常精美優雅的工藝,它能够得到良好的傳承,實在是一件莫大的喜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