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是朱元璋故鄉,但是老鄉卻不以為榮,農民軍來時還紛紛帶路

安徽 181℃ 0
摘要:中國人特別重視鄉誼,也特別注重名人效應,如果一個地方出了一個名人,那麼這些老鄉通常都以其為榮。鳳陽,原本只是安徽一個貧瘠的小縣城,卻因為出了朱元璋這個洪武大帝而出了名,並且在明朝被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是明朝的中都,政治地位頗高。由此可見,鳳陽雖然貴為朱元璋的故鄉,但是鳳陽百姓對朱元璋並無認同感,反而深受其害。

中國人特別重視鄉誼,也特別注重名人效應,如果一個地方出了一個名人,那麼這些老鄉通常都以其為榮。鳳陽,原本只是安徽一個貧瘠的小縣城,卻因為出了朱元璋這個洪武大帝而出了名,並且在明朝被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是明朝的中都,政治地位頗高。

鳳陽中都皇城

按照常理推斷,鳳陽的百姓們應該覺得十分榮耀,一來大家都是皇帝的老鄉,二來鳳陽變成了全國聞名的都市,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鳳陽的老百姓不僅不覺得榮耀,反而覺得十分痛苦,對明朝一點好感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朱元璋對鳳陽的照顧有限,首先體現在稅負之上,鳳陽的百姓們並沒有因為朱元璋當上皇帝而受到恩惠。鳳陽的居民分為兩種,一種是原本世居在鳳陽的土著居民,被稱作土民,大概在十萬人左右,朱元璋在登基後將江南和其他地區的富民遷到鳳陽,這一類人則是鳳陽縣的主體居民,超過數十萬,被稱作編民。

朱元璋像

土民受皇陵祠祭署管理,可以部分免除田賦,而占人口多數的編民則沒有這方面的政策優待,需要正常繳納田賦,而且還要應付名目繁多的徭役。鳳陽百姓並沒有因為出了一個皇帝而被免除徭役,然而更加悲慘的還在後面,他們過得比一般的縣還要差。

第二,因為鳳陽是朱元璋的故鄉,又是朝廷的中都,所以朝廷在這裡設定了很多的官府和衙門。鳳陽有朱元璋父母的皇陵,自然需要守陵的官員和太監,而且每個衙門還有很多的差役,而這些人都需要鳳陽百姓們供養。鳳陽原本就不是富庶地區,原本土地的產出就難以供養百姓,而現在又要供養如此之多的官員衙役,自然難以為繼。時人記載鳳陽百姓的困苦,鳳陽百姓們“以一日一家而當七役,仍不免於鞭樸”,可見衙役負擔之中。

明祖陵

第三,後世皇帝對鳳陽並無特殊感情,甚至擔心免除鳳陽的賦稅會讓其他地區效仿,减少國家收入。朱元璋從鳳陽走出來,內心或多或少地對故鄉會有感情,但是隨著皇位的世代相承,後世之君對鳳陽的感情逐漸减淡,幾代之後,鳳陽對於皇帝來說並無特殊,都是自己天下的一部分而已。崇禎年間,南京禮部右侍郎看到鳳陽百姓的慘狀,上疏懇求崇禎免除鳳陽的稅賦,但是崇禎卻沒有答應,因為他擔心一旦鳳陽如此,其他有類似情况的州縣也會照此辦理,那麼國家的收入就會减少,這對崇禎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鳳陽的百姓對於朱元璋和明朝皇室並沒有特殊的感情,反而甚至有點反感,一方面他們很多人的祖上是被迫遷入鳳陽的,而且世代並沒有收到優待,反而要承擔更多的衙役負擔。艱難的生活讓他們不僅毫無榮譽感,反而在農民軍到來時,紛紛給農民軍帶路。當農民軍還在離鳳陽數百裏之外的潁州時,就有“鳳之窮民,遠幾百裏相邀,具以册授賊:某家富厚,某處無兵。於是,賊遂擁眾焚劫,震動祖陵。”

崇禎八年正月十五日,農民軍逼近鳳陽,守衛鳳陽的數千明朝官軍被擊敗,朱元璋的祖陵也被農民軍焚燒了,而鳳陽的農民則歡欣鼓舞,歡迎農民軍的到來。

農民軍

由此可見,鳳陽雖然貴為朱元璋的故鄉,但是鳳陽百姓對朱元璋並無認同感,反而深受其害。著名的鳳陽花鼓唱到:“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其實,這是對朱元璋的一種感情控訴,鳳陽出了朱元璋,不但沒有給百姓帶來好處,反而讓更多的百姓受苦受窮,所以百姓們對朱元璋和明朝並無好感,也就不難理解了。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