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蘇杭,葬在北邙。”邙山地處河南洛陽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餘脈,而這處長度為100公里、海拔為300米左右的黃土丘陵地,埋葬著東周、東漢、曹魏、西晋、北魏、後唐等朝代的24比特皇帝,還有數萬貴族,因此明代文學家薛瑄有詩:
“北邙山上朔風生,新塚累累舊塚平。富貴至今何處是,斷碑零碎野人耕。”
那為什麼王侯黎庶都想葬在邙山?其一就是風水好,據《大唐故處士霍君墓志銘並序》載:“此塋域也,居二儀之折中,均萬國以會同,左控成皋之嶺危,右連崤函之險澀,傍眺軒轅以通路,前瞻伊闕以橫衢。面清洛之縈紆,背黃河之曲直。”
古時興土葬,還興厚葬,通常帝王以及大官貴族的墓都很重視自己死後的分寸地方,邙山之地非常適合土葬,此外秦嶺自古就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位於臨潼縣南、秦嶺北側斷塊山地的驪山則是秦始皇的葬身之處。
其二,祖墳可庇佑後人,邙山是軍事上的戰畧要地,它是天下“九塞”之一的崤山的支脈,在千百年前,這裡就發生過“邙山大戰”,即兩魏第4次大戰。
西魏的宇文泰趁夜登邙山想偷襲東魏的高歡,卻連高歡大將彭樂都打不過,狼狽逃跑,彭樂就追在後面,危急關頭宇文泰大聲說道:“這不是彭樂將軍,今天你殺掉我,明天你還有用嗎?幹嘛不馬上回營,帶走我丟下的金銀寶物?”
彭樂覺得言之有理,還真就不追了,然後就帶著金子回去覆命了,高歡得知後是又喜又惱,喜的是彭樂大獲全勝,惱的是彭樂沒把宇文泰弄死,不過還是獎賞了彭樂3千匹絹。
564年冬,北齊一代名將蘭陵王高肅率軍殺向了包圍洛陽城的北周軍,後獲得勝利。
儘管現今大家都不迷信,祖先葬在哪也不可能預示後人的發展,但古時大家卻很相信,所以有不少武將等人就葬在了邙山。
其三,距離洛陽近,洛陽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漢代、曹魏、西晋等都建都於洛陽,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還強制要求王公貴族不得北返,即使是死,也得葬在洛陽,邙山就成了首選之地。
正是因為邙山葬著24比特皇帝以及許多歷朝歷代的名人,囙此一挖就是文物,而且東周王陵不封不樹,1928年一場豪雨衝開了一座王陵,加拿大人懷履光、美國人華爾納等人聞訊趕來,將周王陵盜掘一空了。
而他們又聽聞邙山葬著不少名人,之後5年,這些人又將周圍的幾座周王陵全部盜掘,近萬件文物囙此流落國外,僅有三件文物分別收藏在洛陽博物館、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
據統計,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西部的東漢、北魏帝陵以及帝陵陪葬墓還存有封土墓900多座,後來因一些原因,許多封土較小的墓被推平,到21世紀,僅存封土大墓300餘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