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500公里,驚動了全世界網友:這群大象成了“中國美麗的一幕”!

云南 136℃ 0
摘要:大型中國真“象”秀之《大象去哪兒?》,上線開播整整倆月了!從4月16日至今,這個由15頭亞洲象組成的大家庭幾乎每天都要來回霸佔熱搜榜好幾次,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成當下頂流網紅中的超級現“象”了。一年多來,野生亞洲象群一路“象”北,足足走了1000多裏地,沿途“攻城拔寨”,甚至一度逼近省會昆明市區,史上罕見。不過,根據6月19日的最新消息,象群開始呈現出南返趨勢了。妥妥的“帝王級出行”無疑了。

大型中國真“象”秀之《大象去哪兒?》,上線開播整整倆月了!

從4月16日至今,這個由15頭亞洲象組成的大家庭幾乎每天都要來回霸佔熱搜榜好幾次,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成當下頂流網紅中的超級現“象”了。

一年多來,野生亞洲象群一路“象”北,足足走了1000多裏地,沿途“攻城拔寨”,甚至一度逼近省會昆明市區,史上罕見

不過,根據6月19日的最新消息,象群開始呈現出南返趨勢了。

網友們還給這個在人類社會裏豪橫得不行的家族起了個花名——“斷鼻家族”,一看就很社會的樣子!

“斷鼻家族”所到之處,陣仗不可謂不大:不僅有警詧封路,路邊還有上百輛大卡車組成的“車牆”圍護,天上更是有無人機24小時的安全監控,每隔兩三米,還有村民們準備的各種歡迎零食迎接……

妥妥的“帝王級出行”無疑了

看一看大象們在幹嘛,也成為了這段時間不少人打開手機的必行公事之一:

小象夢中解鎖“翹二郎腿”睡姿啦!小象發動“扭屁股攻擊”叫媽媽起床啦!……

斷鼻家族的日常,不僅把國內觀眾萌得不要不要的,就連CNN、BBC、半島電視臺、朝日新聞、NHK等國際媒體也齊刷刷地擠上了看象吃瓜的一線,報導的“可愛值”也都是直接拉滿

法國《巴黎競賽畫報》網站更是讚歎道:大象們在旅途中打盹的場景是“中國美麗的一幕”

不過就像日前昆明市民在接受採訪中說的那樣:好想它們來,又怕它們亂來

大象雖然可愛,但它們,實在是太“皮”了!

亞洲象究竟能有多“皮”?

亞洲象(Elephas maximus)是歐亞大陸最大的陸生野生動物,世界重要珍稀瀕危物種,我國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為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物種。

平時除了動物園,估計全國99.9%的人都很難見到野生狀態下的亞洲象,對於它們的相關習性,瞭解得就更少了。

比如說,大象睡覺居然是這樣的!

事實上,亞洲象最為出彩之處就在於:它們真的是太聰明了!

所以和其他比較害羞的野生動物比起來,亞洲象最討喜的地方就在於——記性好、善於學習而且膽子也特別大,以至於在不少當地被它們騷擾過的農民看來,簡直可以用“沒羞沒臊”來形容

就拿6月4日發生的這一幕來說,有村民拍到象群進入院子後,發現了水龍頭,居然直接就用鼻子擰開一頓暢飲,同行大象也輪流來喝水。

喝飽了轉身就走,留下開著的水龍頭和“節約用水”的標語。

氣得農民伯伯直喊:“怎麼不關水就走了,節約用水沒看到嗎?

就這,還不算皮的。

在“斷鼻家族”途經普洱市的時候,監測員發現了兩頭退群的野象,這倆兄弟就特別喜歡吹著鼻子串村走寨,不幹別的,就為了拆魚塘,毀雞窩,還踩扁了老鄉家的兩隻雞

而作為雲南大象遷徙的直接受害者,小寨組副組長家的狗子,自從見到比自己大300倍野象之後就被嚇得再也沒有沒有吃下過一口飯,直接被網友們心疼上了熱搜

大象所過之處,雞也不飛狗也不跳,你以為這就算完?

4月16日,17頭野象組成的暴走團正式成團,離開普洱市墨江縣,邁入玉溪市元江縣的地界。

啟程的第二天野象們就迎來了第一頓大餐。它們闖進村民家中,大快朵頤玉米:

從4月到5月,野象群曾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踏過元江的田壟,也曾打著看家護院的名號進入老鄉們的家中行破壞之實:

它們也曾在水塘中洗澡嬉戲,試圖與村民家門口那棵樹角力。

5月中旬,野象跨越紅河繼續北上,來到石屏。

大象瘋狂吸入楊梅,當天夜裡又將玉米地掃蕩一空。它們甩一甩象鼻,只留下新鮮象糞幾坨。

還有因為吃得太歡樂不慎掉隊的。5月24號象群在峨山縣大維堵小寨組覓食的時候,其中一頭小象一鼓作氣喝下200斤酒糟,直接醉倒在村寨裏,天亮醒來才發現大部隊沒了踪影

可這頭小象蠻佛系的,它不急著找爸媽,也沒攻擊人類,自顧自跑到田埂上去散個步、曬了太陽,還跨進水塘沖了把澡,到25號晚才終於回歸象群。

喝水的小象

此情此景,弄得當地村民們是又好氣又好笑,也只能無奈地笑道,“雖然我是雲南人,但這輩子也難得看到一次大象啊,算啦。”

短短40天裏,象群“肇事”了412起案子,破壞的農作物超過842畝

這裡插播一個歷史冷知識:上一次,亞洲象給中國社會如此之大的震動的時候,還是在康熙爺年間,平西王吳三桂帶著亞洲象軍隊北上造反的時候呢!

我們為什麼對亞洲象那麼寵溺?

“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威爾遜在他的代表作《生命的未來》裏,曾經創造出來一個新詞——“biophilia”,翻譯過來就叫“親生命性”。

就是說人天然地對動物、森林,以及海洋裏的一些生態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

而在亞洲象身上,中國人的這種親近性,更是被深深刻進了文化基因裏。

青銅象尊,湖南省博物館藏

當我國古代社會從野蠻時代跨進了文明的門檻,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了以後,黃河中下游一帶還仍然盛產大象。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還有大象的象形字:

並屢見“複象”、“來象”的記載。

現在河南省簡稱“豫”,《說文解字》說:“豫,象之大者,從象,予聲。”

由此可知,地處中原的河南省,在古代曾經以產象而聞名一時。

現在我們常用的“為”字繁體寫作“為”,甲骨文刻作:

似人以手牽著大象的長鼻以供役使,是“為”字的造字初意。

自西周起,大象的活動範圍已經從中原(包括黃河中下游一帶)往南遷徙到了江、淮流域。

例如《孟子·滕文公下》說周公“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

而《戰國策·楚策》中則說:“黃金、珠璣、犀、象出於楚,寡人無求於晋國。”

到了漢代,大象活動的主要地域又急劇地從江、淮流域向南轉移到了五嶺以南,即今天的廣東、廣西和雲南以及更南的越南、緬甸等國。

皇帝所用的儀仗“大駕鹵簿”,需要用到大象6頭。

但是漢代以後,也還有一些大象殘留於江淮故地,為謀生存和繁衍而掙扎,直至北宋時期,亞洲象甚至到了“活動猖撅”的地步

《宋史·五行志四》有如下記述:

建隆三年(西元962年),有象至黃破縣,匿林中,食民苗稼。

乾德二年(西元964年)五月,有象至澧陽、安陽等縣。又有象至澧州澧陽縣城北。

它們在嶺南的兩廣、雲南等大部分地區的消亡,大概是本世紀初的事了

背後的原因,除跟自然氣候的變化有關外,還跟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不斷開發和對大象的大量捕殺密切相關的。

古代文獻中,犀、象並稱,而如今,犀牛已經徹底從中國土地上消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考察歷史,如今我們對亞洲象的重視,也是彌補我們文明史對它們的虧欠。

大象,為何也要做“北漂”?

對於這一問題,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的是:對於大象來說,遷徙對於它們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例如,20世紀60年代的調查表明,亞洲象曾經分佈在西雙版納景洪和猛臘的大面積連續分佈的森林中。

80年代,景洪市的猛養、景訥、普文,猛臘縣的象明、猛臘、瑤區、尚勇、猛倉和猛滿等鄉鎮都有亞洲象的分佈。

5月28日在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境內拍攝的象群。

而1996-1997年的調查又表明,亞洲象只分佈於猛養保護區和尚勇保護區及其周邊,猛臘保護區和猛侖保護區內已經沒有亞洲象了。

到了現在,亞洲象的分佈區域又有了改變:不僅在西雙版納的猛養、猛臘、尚勇有由亞洲象分佈,臨近的普洱市也出現了零星的亞洲象分佈。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次“斷鼻家族”的“北遷”會引發如此持續的關注呢?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在我國亞洲象保護領域經常會提到的兩個詞:“種群外溢”和“生境碎片化”

圖:雲南發佈官微

首先說說“種群外溢”。

野生亞洲象現時在我國僅分佈於雲南省南部3個地區,種群大小在288~338頭。西雙版納地區的亞洲象種群大小在228~279頭,分為5個獨立的種群。

這和80年代比起來,整個亞洲象的數量幾乎翻了一倍,一方面,這說明這幾十年間我國的亞洲象保護工作做得很好,於是也就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

亞洲象的棲息地相對而言,就變得小了。

而且,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亞洲象的棲息地保護區,實際上是非常“零碎”的

我們知道,亞洲象現時生活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裏,而事實上,西雙版納自然保護不是一整塊完整的土地,而是由彼此並不相連的5個子保護區組成的。

這使得亞洲象難以在各個棲息地板塊中自由通行與交流。

西雙版納亞洲象的種群數量及分佈區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以面積最大的猛養子保護區來說,現時,大部分的亞洲象都生活在這片保護區裡面,但是隨著種群數量越來越多,食物越來越少,那麼大象就不得不外出其他的保護區尋找新的家園。

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要路過人類的村寨或者都市,出現“人象衝突”

猛養子保護區內亞洲象向周邊地區遷徙示意圖

來源:林柳.西雙版納猛養保護區亞洲象的棲息地選擇、分佈和對植被的影響[D].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9.

事實上,亞洲象的“北遷”運動,早在1992年就已經開啟

1992年,一頭名叫“阿波”的雄象從猛養子保護區出逃前往北部的普洱市,它因為在當地破壞巨大而且殺死一人而於1996年被逮捕,之後被送到昆明動物園。

西雙版納猛養子保護區內的野象穀的野象。

而現時在普洱境內分佈的三個象群,也都是自此之後從猛養保護區擴散出去的:

在普洱雲仙鄉生活著一個由4頭雌象組成的象群,它們最早於1996年由景洪北部的猛滿、大荒田遷入普洱的南坪鎮,2006年轉移到雲仙鄉活動;

在六順鄉和南屏鎮生活著一個11頭的象群,它們是2006年由景洪北部景訥鄉遷入該地區;

在瀾滄糯紮渡生活著一群9-12頭的象群,是2001年從猛養保護群西北角遊過瀾滄江後由猛海的猛往鄉進入糯紮渡。

種群的擴散,除了以上兩個原因之外,還不得不引起重視的是,這些年來,我們過於重視森林保護,森林覆蓋率和鬱閉度雖然提高了,但反而導致了亞洲象易取食的植物不斷退化

健康的森林應該是一個平衡的系統,但現在情况卻是,森林覆蓋率提高了,但是草地面積卻减少了

要知道大象可是食草動物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人類活動無限擴張,使得一些象開始對農作物產生依賴,把農田農地當成新的棲息地。

和人一樣,從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嘗過農民種的包穀、玉米,一路吃過芒果、鳳梨,翻食了村民家裡的鹽……

大象們找到了自己的快樂星球,試問,誰還想回到啥都沒有的森林裏去呢?

參考資料:

[1]王蘭新,郭賢明.野生亞洲象棲息地管理的思考[J].四川環境,2016,35(04):113-117.

[2]徐六符.我國古代大象的踪迹[J].福建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04):178-181.

[3]李冀.先秦動物地理問題探索[D].陝西師範大學,2013.

[4]林柳.西雙版納猛養保護區亞洲象的棲息地選擇、分佈和對植被的影響[D].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9.

[5]王巧燕,陶永祥,李勁松,等.西雙版納地區野生亞洲象種群分佈及變遷原因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17,42(04):113-118.

[6]蔣桂蓮,朱高凡,湯永晶,等.雲南江城-思茅-景洪交界亞洲象種群數量及結構分析[J].林業建設,2019(06):74-78.

#今日份互動#

話說那些可可愛愛的動物,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行為?

歡迎在留言區和阿信分享~

“當代達爾文”

“生物多樣性理論之父”

殿堂級科學大師愛德華·威爾遜

代表作2021新版

-End-

編輯:楚旗

2021.5.23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