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中國丨在中衛,遇見語文課本裏的麥草方格

宁夏 124℃ 0
摘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邀請您一起沿著高速看中國。我們以福銀高速為主線,邊走邊讀,在書裡看見美麗寧夏,在路上探尋幸福生活。沿著福銀高速行駛,行程第三站來到中衛市,走訪沙坡頭、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中衛雲基地。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博士楊昊天向我們介紹了中科院沙坡頭站在語文課本中未盡述的故事。

【欄目介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邀請您一起沿著高速看中國。我們以福銀高速為主線,邊走邊讀,在書裡看見美麗寧夏,在路上探尋幸福生活。

【網站】沿著福銀高速行駛,行程第三站來到中衛市,走訪沙坡頭、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中衛雲基地。

【閱讀書目】《走進中衛》作者:中衛市文聯

“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保護了農田,開闢了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包蘭鐵路從銀川到蘭州的一段,要經過騰格裡沙漠,其間中衛沙坡頭一帶,風沙特別厲害。那裡沙多風大,一次大風沙就可以把鐵路淹沒。有關部門在1956年成立了沙坡頭治沙站,進行固沙造林。這一工作已經提前完成,包蘭鐵路通車以來,火車在沙漠上行駛,從來沒有因為風沙的侵襲而發生事故。”這是語文課本裏《向沙漠進軍》的一段話,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位於中衛市的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

在中衛市沙坡頭景區內,一排石牆將熙熙攘攘的遊客與靜謐的中科院沙坡頭站隔離開來,院內大樹參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紅色標語牢牢地刻在牆上。

建站之初的“三間房”如今綠樹成蔭。

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博士楊昊天向我們介紹了中科院沙坡頭站在語文課本中未盡述的故事。

20世紀50年代,國家要修建包蘭鐵路,這條鐵路要6次穿過騰格裡沙漠,可是在此之前,國際上沒有在流動沙丘修築鐵路的先例,很多國外專家認為在流動沙漠上是不能建設公路和鐵路的,即使修建完成,鐵路的運營也會受到流動沙丘的侵擾,怎麼才能把鐵路建成還保障安全?這是當時全世界都無法解决的問題。

1955年,來自鐵道部、林業部和中國科學院以及中衛縣的科研和建設力量在沙坡頭集結成軍,成立中國科學院最早建立的長期野外綜合觀察研究站,克服今人難以想像的科研、生活等困難,向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發起進攻,麥草方格就是與流沙“交手”中的勝利果實。

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博士楊昊天。

楊昊天帶記者來到綠色環保沙化治理科技與示範試驗區,體驗紮半隱蔽式麥草方格方法。

烈日當頭,我們抱來一捆乾枯的麥草依次鋪平在沙地上,拿著鐵鍬,對準麥草間部分用力壓下去。這一鍬的力度,有講究,要保證紮入沙裡和露在外面的麥稈長度,都為15釐米左右,最終,這些外露的麥草在沙地上形成一個1米X1米的圍牆。

在這次體驗中,紮麥草方格看似是個體力活,拿起鍬誰都會幹,但這些麥草方格卻作為包蘭鐵路“五帶一體”治沙防沙工程中的一部分,在1988年與“兩彈一星”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為什麼?

“先輩們在一窮二白的時候,在與自然無數次對話中,在向自然學習中,創立了一個全新的體系,比如,在對流沙跳躍式運動規律進行了研究後發現,每次沙粒跳躍約90釐米左右,只要把方格紮成1米見方的方格,就可以固定沙漠了。”楊昊天告訴記者,紮好麥草方格只是第一步。此後,在麥草牆中撒下沙生植物的種子,隨著麥草腐爛,種子生長,地衣、蕨類、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長,三五年間可形成一個小生態系統,讓叛逆的沙子乖順起來,麥草方格裏的沙地上就長滿了植被。

這樣的揮鍬紮麥草,讓科學家們創造性地提出的“以固為主,固阻結合”的植被固沙防護體系,隨著土壤層形成,形成無灌溉人工植被帶,植物蓋度可增至40%至50%。此後,以鐵路為軸線,在兩側分別建立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和封沙育草帶,也即“五帶一體”治沙防沙工程,阻擋了世界罕見的高大流動沙丘和頻發的沙塵暴,創造了中國沙漠鐵路乃至世界沙漠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迹,確保了包蘭鐵路60多年的暢通無阻,也開創了中國乾旱地區植被防護的先河。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科院沙坡頭站自成立以來,面向我國防沙治沙、西部生態環境建設、植被重建及生態恢復等國家重大需求及生態水文學、恢復生態學、植物逆境生理和分子生物學、風沙物理學等學科前沿,開展了系統、長期的定位監測、試驗研究及科普示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我國沙區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科技支撐。固沙植被建植的原理和科技為“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中600萬公頃沙荒地林分的穩定性維持,以及為四期工程中的植物種選擇、植被配寘與結構、水分平衡與植物功能群組成等工程設計和今後的科學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

寧夏是祖國西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中科院沙坡頭站如今仍研究著各種治沙新技術,與寧夏人民一起建立起阻擋風沙入侵祖國腹地的綠色長城。

這裡的藍藻培育場裡,啟動了藍藻這種遠古陸生植物的動力。曾經沙土停止流動後,要經過10年到30年,才會在表面形成一層看似堅硬實則一踩就碎的結皮,藍藻卻可以讓生物土壤結皮速率加快30倍,初期形成一層黑色的結皮,使地面粗糙,减小風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讓固沙植物安心生長,經年累月,自然生長,就讓沙漠化土地織就一片綠色地毯。

中科院沙坡頭站的每一個“玻璃房子”裏,都是不同土壤、植被、氣候的小宇宙,它們是人類探討與沙漠和諧共生的無數種可能。

近期,刷狀網繩式草方格沙障治沙科技在中衛市治沙林場研發成功,它的運用,不僅不需要人工揹運麥草紮設麥草方格,施工效率提高60%以上,治理成本較傳統草方格降低10%以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的今天來自課本裏學到的知識,也希望我們的努力,也記錄在課本裏。”楊昊天說,他正在做《騰格裏沙漠南緣流動沙丘建立人工植被後的固碳現狀及潜力研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流沙區進行科學的植被建設是一個經濟的、環境友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把大氣中的CO2固存到生態系統中,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一種科學可行的管理方法與措施。同時也有助於準確評估區域生態系統在全球碳迴圈中的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寧夏日報記者王溦王鼎劉楠)

本欄目車輛由虎克之路提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